在小山脚下的月亮村里,住着六岁的亚诺什。他瘦瘦小小的,总爱戴着爸爸遗留的铜铃铛,那铃铛系在褪色的红丝带上,走起路来叮当作响。村里的孩子们都说,亚诺什胆子小得像田鼠,连谷仓里的老鼠都能把他吓哭。
这天清晨,亚诺什正蹲在溪边给妈妈洗围裙,忽然听见村口传来喧闹声。他踮着脚跑去一看,原来是马车夫老扬科瘫坐在地上,他的马车上堆满了新鲜的苹果,车轮却深深陷进了泥坑。
“谁能帮帮我?这苹果要送去邻村的集市,再耽误就卖不上好价钱了!”老扬科急得直拍大腿。
村里的壮汉们都去山上砍柴了,围观的妇人们只能干着急。亚诺什盯着泥坑,铜铃铛在胸前晃了晃:“我、我能试试!”
“你?”扎着麻花辫的小塔尼娅撇了撇嘴,“上次你被田鼠吓得摔进鸡窝,现在要当大力士啦?”
亚诺什的脸涨得通红,他握紧拳头走到马车旁。车轮沾满黏糊糊的黑泥,比他还要高。他学着大人推车的样子,把肩膀顶在车厢上,可马车纹丝不动。围观的孩子们发出一阵哄笑。
“等等!”亚诺什突然跑开,不一会儿抱着几块木板和枯草回来,“爸爸说过,在车轮下垫东西就能减少阻力!”他跪在泥水里,把木板塞进车轮底下,又铺上干草。
“一、二、三!”亚诺什涨红着脸用力推,老扬科也在前面拉缰绳。马车终于“咕噜”动了一下,慢慢地驶出了泥坑。
“亚诺什,你真有办法!”老扬科惊喜地抱起他,把最大最红的苹果塞进他手里。小塔尼娅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对不起,我不该笑你……”
从那以后,亚诺什总爱帮大家解决难题。但真正的考验,是在深秋的雨夜降临的。
那天傍晚,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砸下来。亚诺什正帮妈妈收晒在院子里的草药,忽然听见急促的敲门声。邻居卡塔琳大婶浑身湿透地站在门口,怀里抱着发高烧的小孙子。
“医生去县城了,这孩子烧得说胡话,得赶紧送去镇上的医院!”大婶急得直掉眼泪。
可是通往镇上的木桥被暴涨的河水冲断了,村里唯一的船也在下游捕鱼没回来。亚诺什想起后山有条很少有人走的山路,虽然陡峭,但也许能更快到镇上。
“我带你们走后山的路!”亚诺什披上蓑衣,把铜铃铛塞进怀里,“我上个月跟放羊的老巴什学过认路!”
“太危险了!”妈妈抓住他的胳膊。
“妈妈,小贝拉在哭呢。”亚诺什抬头看着妈妈,眼神坚定,“我会小心的。”
雨越下越大,亚诺什举着油灯走在前面,卡塔琳大婶背着小贝拉紧跟其后。山路又湿又滑,泥浆裹住了他们的鞋子。亚诺什的油灯好几次差点被风吹灭,他就用身体挡住风雨。
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前方的山坡发生了小面积滑坡!石块和泥土滚落下来,挡住了去路。卡塔琳大婶绝望地捂住脸:“这下怎么办?”
亚诺什盯着滑坡的土石堆,发现旁边有棵歪脖子树。他解下系铜铃铛的红丝带,把一端绑在树干上,另一端攥在手里:“我们拽着丝带爬过去!就像走绳索桥一样!”
卡塔琳大婶犹豫了一下,接过丝带。亚诺什第一个贴着湿滑的山壁挪动脚步,泥浆顺着裤腿往下淌,雨水模糊了他的眼睛。每走一步,他都紧紧拽住丝带,心脏在胸腔里“砰砰”直跳。
终于,他们跨过了滑坡地带。当看到远处镇上医院的灯光时,亚诺什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小贝拉在医院得到了及时救治,退烧后对着亚诺什甜甜地笑了。
第二天,全村的人都知道了亚诺什的事。小塔尼娅把自己珍藏的彩色玻璃弹珠送给了他,老扬科特意做了个新的铜铃铛挂在亚诺什脖子上。
“亚诺什,你真是个勇敢的小勇士!”村长摸着他的头说。
亚诺什摸着胸前的铜铃铛,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望着窗外的阳光,忽然觉得,原来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使害怕,也愿意为了帮助别人迈出第一步。从那以后,每当月亮村的孩子们遇到困难,他们都会说:“去找亚诺什吧,他会有办法的!” 而亚诺什的铜铃铛声,也成了村里最动听的声音,叮叮当当,回荡在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