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见过父亲!”
到达西陵后,陆晏带着大汉国书面见了吴西陵都督陆抗。
在正式的外交会面之后,陆晏才以儿子的身份重新跟陆抗行礼。
陆抗笑着把陆晏扶起来,再次打量后,才对陆晏说道:
“我儿此行辛苦了!”
陆抗所说的辛苦,不止是陆晏从汉水而来的辛苦。
而是这些年在蜀汉的辛苦。
当初为了让陆晏能够安心待在成都。
陆抗把这个长子从族中去名。
虽说事出有因,但在这个看中出身的门第的时代。
这一举动仍然给陆晏的名声带来了不小的伤害。
幸得汉帝看重,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的这一片苦心。
只是看着儿子眼里的丝丝疲惫,陆抗心中难免升起一丝愧疚。
陆晏闻言却摇了摇头说道:
“父亲在吴国才是真辛苦!”
这些年吴国的江河日下,陆晏虽然没有亲身经历 ,但还是有所了解的。
倚重他的孙皓死于非命,新君却是孙休之子。
若不是当年孙休也看重父亲,且陆氏在江东颇有名望。
父亲的下场已经是可以预料的。
后来江东士族瓜分朝堂,几乎没有给陆家留下多少好处。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陆家已经在被慢慢的排挤出朝堂。
既要防备着朝中的暗箭,又要挡着对面魏国的明枪。
父亲的压力之大,同样令陆晏感到心疼。
听到儿子的话,陆抗欣慰的拍了拍陆晏的肩膀。
却把这次话题转移到了此次联合军演上。
“此次军演,恐怕不止是军演这么简单吧!”
“那汉帝是个有野心的,为父可不信他只是为了练水师之兵。”
自己的儿子什么能耐,当老子的比谁都清楚。
尽得自己真传的陆晏训练出来的水师,可不是只有一个空架子。
之前汉魏魏兴之战,陆晏硬是凭借着劣势兵力拦住魏国水师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陆晏闻言刚要开口,却被陆抗抬手拦住:
“你我虽是父子,如今却各为其主。”
“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要想好。”
陆晏点了点头:
“父亲安心,此次出来。”
“我家陛下早有密旨,除了不准泄露机密。”
“余者皆不用瞒着父亲!”
陆抗闻言心中泛起一丝担忧。
他和刘谌打的交道不多,拢共也就那么两三次。
那两三次里除了一次花钱买俘虏的公平买卖外。
其余都用阴谋让自己吃了不大不小的亏。
原因也很简单,经历了成都之乱的蜀汉,实力已经弱到几乎不堪一击的地步。
而这次联合军演这么大的事,刘谌却表现的如此光明磊落。
可见蜀汉国力在这短短几年的时间,已经有了足够长足的发展。
同样也能 看出来,在刘谌的心中,吴国这个盟友已经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了。
也说明蜀汉已经过了那个借力的阶段,开始进入用势的阶段。
这对于吴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吴国之所以能够存续,除了长江天险之外,就是仗着蜀汉弱小,需要联合同样弱小的大吴对抗魏国。
现在人家已经不把吴国放在眼里,吴国的未来将会如何?
“此次和吴国联合军演, 除了要给底下的水师将士们一个真正练兵的机会外。”
“主要还是想打探一下魏国水师的实力。”
“朝廷已经夺取陇西三郡。”
“长安司马攸自顾不暇,一时间不能西顾。”
“大汉已在陇西站稳脚跟。”
“听闻陛下已经在对凉州用兵。”
“隔断了凉州和长安的联系后,短则半年,长则一年。”
“凉州必然归于大汉之手。”
“等到夺回凉州后,朝廷便会训练出一支骑兵,届时东进长安,必能一战而克!”
“对付完司马攸,自然就要对付洛阳。”
“但是洛阳除了有函谷关等关隘可以把守外,还有整个中原作为大后方供给粮草。”
“所以肯定不能和长安一样的打法!”
“多半是要两路并进的。”
“两路并进,自然就少不了水师出力,我想这才是我家陛下这次军演的真实目的。”
陆抗闻言点了点头:
“汉帝心思之大,非常人所能及。”
“当初进攻魏兴的时候,我就感觉他有些想法。”
“那司马氏皆是目光短浅之辈,竟无一人能够看出魏兴之重要。”
“轻易就丢了这个汉中门户。”
“甚至还闹出了内讧的笑话。”
“可见司马氏家族气运已然被斩。”
陆抗感慨的说道。
当初谁能想到蜀汉皇帝都投降了,硬是被这个刘谌从死地里找出一丝生机,然后一步步走到今天。
难道说真是汉祚未绝,刘氏当再兴?
陆抗的心中升起一个荒唐的念头。
“联合军演一事,在三日后正式开始。”
“朝廷限制了汉军水师和大吴水师的演练范围。”
“不过这对于你家陛下的心思 并无影响。”
“因为魏国水师自魏兴一战后,余者多在襄阳。”
“至于广陵线,你不比我少知道多少。”
“但是我有句话要提前告知你。”
陆抗看着陆晏说道。
“请父亲赐教!”
陆晏道。
“此次军演,魏国水师必然会出动。”
“你绝不能让大汉水师趁机进攻魏国水师。”
“这会让吴国和魏国之间的关系变紧张。”
“而且 对你们也没有任何好处,只会打草惊蛇。”
听到陆抗的话,陆晏笑着说道:
“陛下的密旨中亦有此言,此次只为练兵而来,不许和魏国动手。”
既然刘谌也考虑到这一点,陆抗就放心了。
接下来只需要安心等待军演即可。
两人的心安了下来,可有人的心却安不了。
此人就是接替羊祜掌管对吴军事的王濬。
吴国在决定和大汉进行联合军演后,便第一时间派人将此事照会了王濬。
王濬立刻就嗅到了其中阴谋的味道。
但对此却只能干瞪眼。
因为吴国的照会说的很明白,这一次是吴蜀双方在长江上进行演兵。
并不牵扯魏国。
吴国是和魏国盟好不假,实力也确实不如魏国。
可人家毕竟是一个国家,在人家的势力范围之内做事。
能通知一声自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哪有什么资格去要求人家做或者不做。
不过说到底还是因为魏国分裂后实力大为下降。
若是在魏国分裂之前,别说他敢跟自己照会,敢不敢和蜀国演兵都一说呢。
想到这里,王濬不由得一叹,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是多么的和睦,为什么到司马炎和司马攸兄弟二人,竟然能反目成仇?!
不过这不是自己能够操心的事情,眼下要做的是防着有人趁机搞事。
吴国多半是不敢的,所以需要防备的只有蜀国。
只是上一次魏兴之战魏国水师损失严重,能作战的大船已经所剩不多。
数量太少的话,估计不但起不到威慑作用,甚至还会让对方产生别的想法。
所以在得到吴蜀准备联合军演之后,王濬就想到了一个不是主意的主意。
在王濬紧锣密鼓安排下,魏国征调了一批商船,并对这些商船进行简单的改造,比如搭建一些了望台之类的东西。
当然,这些东西只能看不能用,目的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
“都督,船只已经尽数改造完成。”
“不过下官担心吴蜀两国会不会相信?”
说话的人是唐彬,身居魏国尚书水部郎。
在羊祜被调走后,司马炎把此人派来辅佐王濬。
听到唐彬的话,王濬点了点头。
“到时候这些船跟在几艘战舰后面,远远的看着就行。”
“下官明白!”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汉吴联合军演的时间。
吴国也相当重视这一次的练兵,谁让水师是吴国根本呢。
除了需要坐镇广陵的战船外,其余尽数赶赴西陵。
同样的,大汉此次也是为了实战而来。
所以比吴国更狠,直接就把所有水师全都带到西陵。
汉吴双方的战船在江面上排开,一股遮天蔽日的气势扑面而来。
只不过吴国到底是家大业大,底蕴之深厚远不是刚刚发展水师没几年的大汉所能比拟的。
无论是战船的规模还是士兵的数量都远超大汉水师。
负责统帅吴国水师的并不是陆抗。
而是跟着战船一起从广陵前来的朱琬。
看着江面上的大汉水师船只,朱琬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早已经从施绩嘴里知道此次蜀汉练兵目的的他,恨不得现在就把这支汉军水师一网打尽。
只要将这支水师灭掉,以水师打造之难,基本上就是一劳永逸的解决。
最终他还是忍下了心中的冲动,因为现在的吴国已经有点隐隐招惹不起蜀汉的意思。
而且别看现在和魏国的关系不错,一旦真的和蜀汉交恶,魏国会立刻对吴国亮出獠牙。
与此同时,还有一支水师在数百丈外露出身影。
虽然比不上汉吴双方,但战舰的数量也不少。
不用说,这支船队自然属于魏国。
只不过对方根本没有上前的意思,就那么远远的看着汉吴水师。
汉吴水师见对方没有凑上来的意思,各派出一支船队提防着后,便不再理会。
三通鼓响,联合军演拉开帷幕。
由于在此之前,并无成例。
所以双方一开始都不知道究竟该怎么演练。
演练控制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万一弄假成真又该怎么办?
好在这一切,刘谌都有准备。
这场军演本就是借鉴的后世,演练规则自然也照搬。
首先就是兵器,肯定不能真刀真枪。
刀剑被替换成了棍棒。
箭矢被去掉箭头。
原本的铠甲也从铁甲变成了竹甲。
不仅能够减轻负担,一旦落水还能提供些浮力。
如何判定被夺船。
两个标准,一个是全船将士阵亡三分之二以上。
另一个就是船上代表对方阵营的旗帜被取下。
至于如何判定将士阵亡,棍棒上和箭矢上都涂有颜色。
要害处中一处,非要害处中三处,即为阵亡。
不得再战。
而且为了军演不被当成儿戏。
刘谌在国书中提议给每条战船上配备阵亡名额。
省得士兵们把这件事当成玩闹。
甚至连那些小型船只也可以有一定数量的损毁,但仅限于小船。
大船制造不易,别说是大汉舍不得,吴国也负担不起。
随着军演正式开始,双方开始各自派出一支船队进行试探。
一阵疾风骤雨般的弓箭对射后,双方开始进行跳帮战。
这一下子就暴露了汉军水师实战经验不足的问题。
平日里自家在汉水上演练的时候,对于跳帮战都熟练无比。
可是在面对这些吴军的时候,就明显有些不够看了。
无论是进攻还是反进攻,几乎都是被吴军压着打。
没过多久,第一支进攻的船队就宣告全军覆没。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人员还是船只都没有任何伤亡和损坏。
陆晏站在坐舰上,看着远处正在欢呼的吴军。
一边打出旗号救人,一边面无表情的说道:
“不领你们出来看看,你们总觉得自己天下无敌。”
“在汉水上驰骋,便觉得这天下皆可去得。”
“多亏陛下想出这个军演之法。”
“否则真到了实战那天,说不定这辛辛苦苦打造的水师就会一战全无。”
在陆晏身边的这些人,都是大汉讲武堂中选拔出来的水战人才。
听到陆晏的话,脸上皆露出一丝羞愧。
因为他们确实从刚才的战斗中看到了大汉水师和吴国水师之间的差距。
不过陆晏这话倒也不是在怪他们。
平日里除了自己从吴国带来的那点兵力外,这群人便没有练手的对象。
时间长了,套路摸熟了便觉得吴国水师不过如此。
这是谁都无法避免的事。
而且汉水和长江比起来,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这支船队的表现算是狠狠给他们上了一课,让他们知道什么才叫底蕴。
想必今日之后,他们便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没有再去理会身边的这群讲武堂学子。
陆晏再次把目光放在江面上。
又是一通鼓后,汉、吴水师中再次各冲出一支船队战在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