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对于皇帝尊位,是嗤之以鼻的,对于皇帝尊号也是不屑一顾的。
作为新时代的五好青年,好不容易千年走一回,结果却只弄了皇帝的称号,多少有些憋屈。
是的,在李信看来,所谓的黄袍加身,当个皇帝确实有些憋屈。
自古以来,皇帝多如牛毛,没有三百也有八十,李信不想与那些人一样同流合污,更不想弄个皇帝的称号,屈居于始皇帝之下。
要做就做皇帝之上的存在,哪怕功绩不及,但至少名号上不能弱了下去。
毕竟,他李信可是立志要做人的,做一名真真正正的人,而不是皇帝的附庸。
更不想被打上皇帝的标签,是以这皇帝,李信是说什么也不会接手的。
而李信这种坚决的态度,和微妙的思绪,让臧霸贾诩等文武,很是为难。
若不然怎么说李信此人,天马行空,复杂难测呢。
其所思所想,与土生土长的大汉土着,是有着天差地别的。
乃至有时候在一些行为和大事上,会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这种感觉,平时还不明显,然到了某些关键时刻,却又有非同一般的坚持。
这是一种迥异于大汉,迥异正常君主,迥异于时代的特质...
而李屠夫,却对皇帝嗤之以鼻,甚至表现出了某种嫌弃,却让罗睺步度根等草原首领,看到了机会。
因为他们已经看出来了,李屠夫是真的,对皇帝不感兴趣。
这种排斥,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大汉朝所谓的三辞三让的那种虚伪套路,而是真真切切的能够从神色语气态度上察觉到。
这足以说明,李屠夫有着非同于一般中原君主的毅力,和非同一般帝王的魄力。
因为当一个人对皇帝之尊,不屑一顾之时,内心中必然有着更大的追求,以及更加强大的野心。
而这恰恰是让罗睺及步度根等,鲜卑大人所察觉的机会所在。
想到这里根,步度根不顾大厅沉闷,突然起身出列。
他躬身到底,深深一礼道:“夏王,下臣有一言,不知可讲!”
“嗯!”李信略显意外的,看向下方哈腰垂首的步度根,感觉这家伙还挺有眼色。
随着步度根出言,间接的打破了李夏君臣之间的僵持状态。
也让李信,从这种被部下,黄袍加身的窘境中,摆脱出来...
他虽然恼怒臧霸等人的坚持和倔犟,但理智却告诉他,对方并没有错。
自己也没有错,错的是这个时代,是时代固有观念的局限...
想到这里,李信微微转首,朗声道:“大厅议事,畅所欲言!”
“步爱卿何言,尽管道来!”
“大王!”步度根捏了捏手中的汗渍,而后朗声道:“大王,若要正统与大义,未必需要进皇帝位!”
“不当皇帝,那当什么,难道...”
“不错!”步度根迎着臧霸等人疑惑的眼神,直言道:“若夏王不愿意当中原的皇帝,可以当草原与大漠的单于...”
“皇帝为中原天子,为南方正统,单于亦是长生天子,为北方正统...”
“大王崛起于黄河流域,中原以北,继单于位,得长生天正统...”
“主公不可!”未等步度根把话说完,原本无甚言语的高顺突然起身。
他再也顾不得什么礼仪,直接对着步度根大声驳斥道:“番邦蛮夷之尊,安能与天朝皇帝比肩!”
“尔等出此歹毒之策,欲要陷主公于不义乎?”
说到这里,高顺又转身转首道:“大帅,自古皆贵中华,中原即天下,天下即正统!”
“若您继承蛮夷单于之位,将来何以统御北方汉民,又如何平定中原...”
高顺言辞犀利,慷慨激昂,想要李信和一众文武认清中原与蛮夷的区别。
中原向来有内外之别,何为中原,自然是世界之中心,文明之摇篮,天朝之正统...
历史上华夷之别的衡量,标准大致有三个,血缘衡量标准,地缘衡量标准,礼仪服饰等文化衡量标准。
说是三个,其实就一个,地域衡量标准,这才是真正的标准...
夏商周乃至春秋战国时,区分华夏与蛮夷之间的区别,就是农耕的城邦和游牧的山野牧民之区别...
这个时代,长城以北,长江以南,皆为蛮夷也...
而华夏的地区的大部分,则在黄河中下游流域,或者说是华北大平原上...
很不巧,黄河中下游,华北大平原,有一半在李信手中...
这个时候,李信自然有资格与大汉争夺华夏正统,而不是继承所谓的草原单于...
因为,将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视作蛮夷的,不是高顺一个人的想法,也不止是众将的想法...
而是这个时代主流的想法,是大汉境内所有文武,和百姓的想法...
甚至就连北方的乌丸、丁零、扶余、三韩这些小种胡族,也自认蛮夷...
这种情况下,若李信继承了蛮夷单于,中原地区的百姓,会是什么想法...
那些世家大族,乃至饱读诗书的文人才士,又会是什么想法...
这会极大的阻碍,李夏这个势力,统一中原的脚步,阻挡天下统一的进程...
是以无论是为了中原正统,还是为了华夏大义,这单于之位,继不得...
“大帅!”朔方一系的魏越,也不得不站出来道:“大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豺狼,性气贪婪,凶悍不仁...”
“弱则畏服,强则侵叛,步度根此人居心叵测,包藏祸心,吾以为当趁早除之...”
“嗯!”李信眉头微挑,没想到平日里少言寡语的高顺和魏越,会在这个时候出列,着实让他意外。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点东西,那就是高顺魏续等朔方兵团的将领,已经真正归心了。
毕竟郭藴这员可靠的老将归天,朔方诸将年轻气盛,是何心思,李信不得而知...
但现在,随着高顺魏越等人出言表态,让李信明白了,他们都心中的想法...
只要这些人愿意主动参与到,夏军的大事之中来,便说明内里已经有了很强的归属感。
若不然也不会在,这个劝进的关键场合中,出列进言。
而且高顺等人说的也有些道理,也确确实实是站在李夏的,统治利益角度,出言劝诫的。
夏军若想在将来进军中原,就不得不去考虑华夷之别,和正统之异。
中原王朝的正统,流传已久,从三皇五帝,到夏启商汤,乃至姬周,后面的春秋战国。
前前后后,延续了不知几千年,哪怕是开启封建专制王朝的始皇,也是间接继承了周天子的法统。
可以说论及正统,天子要比匈奴和鲜卑的单于,还要久远,还要源远流长,还要具有大义性。
若李信顶着草原单于之尊号,将来进军中原,统治天下,很可能会遭遇中原士子强烈的抵抗。
相当于是蛮夷入主中原,这会给夏军的统治,造成强大的阻碍。
哪怕日后李信征服了中原,取得了天下,那他到底是算是,蛮夷覆盖中原正统?还是中原天朝自有的正统性?
李信心中思虑,一时有些纠结,他不想当皇帝,不想千篇一律。
不然自己穿越一回,还像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一样,弄个所谓的皇帝位,岂不是白瞎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
但同时,李信现阶段,迫切的需要能够得上分量的尊号,来彰显自己统治的神圣与合理性。
显然鲜卑单于这个曾经,与皇帝齐名的尊号,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却不得不让他另眼相看...
李信微微瞥了步度根一眼,对于是否晋位草原的单于的封号,有些犹豫不决,希望这名西部大人言明利弊。
然而步度根在面对面对臧霸太史慈等,一众杀气森然的眸光时,瞬间打了个激灵。
他一时间,立在原地,诺诺无言,不敢出声。
显然他没有逢纪的那种眼力劲,或者说他有,他想要巴结李信这名人主。
但观高顺王雄等一众欲要吃人的眼神,却让他却不敢在这个时候,得罪李夏的武将集团。
只能立在原地,假装没看到,装着鸵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