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年代,福气包在厂区吃瓜看戏 > 第453章 又是嫉妒五龙矿的一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3章 又是嫉妒五龙矿的一天

第二天罗钰又忙起来了,分派到妇联的军嫂同事提前报到了。

看着眼前穿着利落,留着短发满脸笑容的女人,罗钰露出一抹微笑。

“您就是何嫂子吧?欢迎嫂子来我们五龙矿工作。”

伸出手与何家慧相握,握着有些粗糙的掌心,罗钰脸上闪过一抹心疼。

都说军嫂难当,生孩子自己,养孩子自己,家务是自己,家里维修东西还是自己,照顾双方老人是自己,生病了住院还是自己,自家男人有了等于没有,用到他时找不到人,就算找到了也回不来,和当寡妇没啥区别。

对于何家慧,罗钰是有着崇高敬意的,甚至比军人更让她崇拜,毕竟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忍受二三十年的寂寞,男人不在身边,啥也指望不上,独自一个人生孩子养孩子赡养双方老人,这样的女人更值得人尊敬。

何家慧随军时也是做妇女工作的,接触的人不少,一眼就看出罗钰眼里的尊敬和崇拜,心下微暖。

“罗副主任您好,我来之前就听说了你的大名,认识你很高兴。”

罗钰小手一挥,“那些都不值一提,都过去了,来,我带你去办手续,先把工作落实了,正好胡大妈还没退休,让她带带你。

咱们五龙矿家属多,但都是实在人儿,事儿也不多,吵个架绊句嘴有,但真正上手的没几个,心里都有数着呢。

大爷大妈们都是热心肠,你有啥事儿都可以找邻居或是跟我们说,没人会推脱。”

东北人热情好客是全国出了名的,何家慧来之前就有所耳闻。

“好,我知道了,我听您的。”

胡大妈过来带着何家慧去办手续,一路上将五龙矿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让她对矿上的妇女工作有了更深的印象。

等人一走,罗钰又急急忙忙赶向了体育场。

今天市领导可没人来了,都有一大堆工作,不可能天天在这儿盯着,下次来就是闭幕式了。

五龙矿这边只有工会冯主席看着,后勤部门派了几个人在这儿做后勤工作,像给运动员递个水递个毛巾,去主席台讲个稿啥的,因此冯倩倩这个广播员此时也在这里。

罗钰过来是联络各厂矿领导的,下个月的联谊会还得接着举办,并且罗钰心里还有一个想法,得和各厂矿领导们通个气儿,挨个跑罗钰也累,正好借着办运动会,这里人全,她也不用来回跑了。

“我发现我们东北不怎么重男轻女,这点很好,但有一个认识肓区,那就是生孩子是女人的事儿,如果家里媳妇一直不怀孕,别人就会说这个女人是不下蛋的老母鸡,或是不能生孩子,和男人无关。

不管城里还是乡下,这一现象都挺严重的,尤其是生男生女这一块,如果女人一连生了好几个女孩儿,当丈夫的肯定会不高兴,虽然不怎么重男轻女,但在普通老百姓的心中,男人才是传户口本的那个,家里还是得有个男孩儿顶门立户过日子,得给老人养老送终。

所以不管生了几个孩子,最终家里还是得有一个男孩儿,否则当丈夫和婆婆的都会不高兴,还会指责女人没用,只会生丫头。

各位领导,大家应该都知道,这种认知盲区会导致许多家庭不和,有的女人不懂生育知识,也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是她不能生男孩儿,所以当男人在外面找女人,当妻子的基本上都会默认。

甚至在一些老山区,还会把外面女人生的孩子抱回来养,这对我们女人是极大的不公平。

因此,我的想法是,创办一个学习班,普及生产生育知识,让人们认识到,生不生孩子不只是女人的问题,男人也可能生不出孩子,这得需要夫妻双方一起去医院检查才能确定。

生男生女不是由女人决定的,是由男人决定的,这个认知是必须要宣扬出去的,不要再让女人来背锅。”

被集中在一起开会的各厂矿领导:……

罗副主任想法挺多啊!

怪不得人家这么快能升到副主任,真有两下子啊!

举办联谊会、写书、捐款、办扫盲班,现在又要开展知识讲座,她这是要上天吗?

为什么他们没那个好命有这么鬼点子的下属?

又是嫉妒老常和老郝的一天。

“罗副主任说的对。”

“罗副主任的这个想法很好。”

“我们怎么没想到呢?是得办。”

“这是好事儿啊,我们支持。”

……

打不过就加入,点子不是他们想的,他们可以加进去啊,只要最后的好处有他们一份,管他是谁出的点子呢。

跟着罗副主任走准没错。

罗钰早就算到这些人都会支持她,谁让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呢。

“我觉得,既然要办,那我们就不止要办一个生育知识讲座,各厂矿都可以加办一些其他内容的讲座。

比如说,车工方面,有我们有许多老师傅,手艺没得说,有一身的本领,退休后他们是自在了,可我们各个厂的技工方面还有短缺,我们完全可以再返聘这些老师傅回来上课嘛。

让他们给年轻的小师傅们上上课,说说他们是怎么干活的,怎么做能更省力,怎么做才能把工件做的更好。

让他们讲讲他们的心得体会,讲讲怎么图纸,怎么动手操作,怎么简单维修机器和养护。

各厂矿八级工也不少吧?八级工没有七级呢?六级呢?

只要请回来一个,花点钱而已,能培养更多的人才,这不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吗?”

此话一出,立即给各厂矿领导们打开了新的思路。

对啊,他们怎么没想到呢?

他们完全可以把那些老师傅再请回来嘛。

体力不够上不了班,讲个课总行吧?

又不是天天上课,一个星期哪怕上一节课也行啊!

车工、钳工、铆工、电工、火电焊工,哪个工种不需要人才?

现在他们手里不缺一二级工,三四级工也不少,全是厂矿的主力,可缺的是六级七级工,不是没有,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