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站着 > 第271章 魂兮归来(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来高大威猛的飞廉,我大爷爷枳壳估计,现在不超过一百斤。青蒿老子的腿上受过伤,挑担抬轿,走不了远路。好在还有二木匠江篱,轮换着抬轿子。

走了三天两夜,走到神童湾街上。青蒿老子不放心,问飞廉:“老弟,你身体好一点了吧?”

飞廉说:“哥,你感觉肚子有点饿了,要不,我们到老街上,吃一碗阳春面吧。”

“好啊,好啊!”青蒿老子说:“你想吃多少碗阳春面,哥哥都会答应你。”

阳春面吃到一半,飞廉却想呕吐。我大爷爷慌忙抱着飞廉,抱到涟水河边,让飞廉吐个够。

飞廉只差没把胆汁吐出来。

我大爷爷说:“青蒿,神童湾街上的老中医,赵织父,非常的有名气,我们何不请赵织父给飞廉摸一把脉?”

“大爷爷,你瞧我这个石头脑壳,怎么没想到呢?”青蒿老子说:“飞廉的病,不是一般的严重,当真需要好好治疗。”

赵织父摸着飞廉的脉,站起身,右手摸着下巴上的山羊胡子,在小店子走来走去,就是一言不发。

赵织五忽然问:“这位病人,你有多久没有吃过晚饭了?”

飞廉说:“饭,讨到一点就吃一点。差不多两个多月,没有看到过油水。”

“你的胃,严重的萎缩了。”赵织五说:“胃部萎缩,需要慢慢的恢复,绝不能暴饮暴食。我给你开着一张护胃养胃的方子。另外,你不要吃辛辣的食物,最好是吃流质的食物,少食多餐。”

青蒿老子卷起飞廉的右腿,给赵织父医生看:“赵医师,我弟弟这条腿,还能治吗?”

赵织父搬来一条小板凳,坐在飞廉的前面,用手摸着飞廉瘦瘦的皮肤里凸起来的碎骨头片,说:“治是能治,不过,现在不是治的时候,病人的身体素质太差,必须等到他的内脏功能恢复得差不多了,才能做手术。”

“做手术?做什么手术?”我大爷爷说:“是不是要把皮肤切开,把碎骨头重新排列好?”

“没有生理机能的坏死了的碎骨头,必须拿出来,好的骨头,再重新排列。少了的骨头,必须补骨。”赵织五说:“我是做不了补骨手术的,必须去长沙的大医院,才能做。”

飞廉说:“不做了!不做了!去长沙的大医院,要花很多很多的钱。哥哥,送我回家去。”

“做不做手术,不是你飞廉说了算,是我枳壳大爷说了算。”我大爷爷说:“如果你的身体恢复了,能做手术了,我枳壳大爷也会厚着脸皮,挨家挨户上门去筹钱。”

“飞廉,你为了我父亲,当真是赤胆忠心。我二木匠江篱一大家子人,不会忘恩负义的。”二木匠说:“枳壳大伯,青蒿,飞廉有伤又有病,不能走夜路。我先将我父亲的尸骨,送回去。”

“二木匠,你将你父亲的尸骨,放到祠堂里,通知你的家人,准备办丧事。”我大爷爷说:“顺便告诉我三儿子决明,快点来神童湾街上,将飞廉接回去。”

二木匠江篱,背着父亲的尸骨,越接近家里,越想大哭。

走到祠堂的地坪里,二木匠再也忍不住,放声悲嚎着。

二木匠的哭声,惊动了祠堂边上居住的游方郎中一家人。游方郎中问:“江篱,快子时了,你一个人在这里哭什么?”

“我们把我父亲的尸骨,请回来了!”

游方郎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扬起脖子说:“苍天,剪秋师长,终于有一副完整的骨架子了!”

游方郎中接过红布包,一步一步,踏入祠堂;二木匠江篱,跟在后面,一跪一拜。”

“枳壳大爷呢?”

“我大伯吩咐过,他明天早上从神童湾上回来,再选个好日子,举办丧事。”二木匠说:“今夜,我要为我父亲守灵。辛苦郎中先生,明早通知我的家人过来。”

我大爷爷枳壳和青蒿老子,晓得时间耽误不得,一大早,抬着轿子就走。抬到高登河渡口,撑渡船的大鼻头问:“枳壳大爷,这么早,你从哪里回来?”

“从衡阳西渡。”我大爷爷说:“把剪秋老弟的遗骨,请回来。”

“剪秋死了?他怎么死的?他是铁打的汉子!”

“剪秋他们,被何键的三十万大红军,团团围住,还有生路?”我大爷爷说:“可怜我的剪秋兄弟,头颅被一个叫何汉正的奸贼割下,送到长沙,挂在小吴门的城墙上示众。”

我爷老子决明,已到了高登河对岸的码头上,渡船一到岸,我大爷爷和我爷老子,抬着飞廉,立刻走澄清的斜塔子,丝茅冲,插到大炉冲。

飞廉一到家,飞廉的老婆,便放声大哭着。飞廉说:“老婆,老婆,你莫哭,我还没有死呢。”

我大爷爷枳壳,和青蒿老子,和飞廉的老婆,交待几句,匆匆朝祠堂走去。

祠堂那边,早已人声鼎沸。

剪秋的老婆,三个亲兄弟,五个儿子,三个女儿,五代内的堂兄堂弟,一两多个人,跪在祠堂的大厅里,痛哭流涕。

我大爷爷走到石桥边,一个系着围腰的老汉子在喊:“枳壳大爷,枳壳大爷,你还认得我吗?”

“认得,当然认得。”我大爷爷说:“你是星初大爷,泽兰的父亲,我三伢子决明的岳老子,我的亲家。”

泽兰是我虎薇痞子的母亲,民国二十四年的四月,我母亲泽兰,还未满八岁。

我外公与我大爷爷一路同行。我外公说:“枳壳大爷,你和青蒿老子,累真是侠义心肠的人。如果没有你们,剪秋的灵魂,永世不得安宁。”

“亲家,你不晓得,是枣子坪的飞廉,残了一条腿,背着剪秋的遗骨,从道县一路爬,一直爬到衡阳了西渡。他才是真正侠义汉子!”

本来清明时节要下那场细雨,一直拖到四月十五,才准备下。

剪秋的棺木,停在祠堂的地坪里,我大爷爷手里抓着大米,朝空中一扬,大吼道:“天无忌地无忌年无忌月无忌日无忌时无忌,鲁班弟子到此,升起啊!”

十六名大汉子,抓起抬灵的扁担,朝肩膀上一抛,齐声吼道:

“升起啊!”

整个西阳塅里,一万五千多个人,至少来了近万人,齐声大哭。

二十多条三眼铳,一齐鸣放。

威气锣鼓队,狮子队,唢呐队,龙灯队,一齐行动。

这个时候,天空中,突然传来“轰!”“轰!”“轰!”三声炸雷,仿佛就人群的身边炸响,炸得丧葬的人,头皮发麻,惊慌失措。

恰在这个时候,在前面抬棺的大汉子说:“啊呀呀!好端端的,车扁担断了!”

雷声突然停下来,蓄谋已久的雨,还在等待时机。

我大爷爷枳壳,我二爷爷陈皮,剪秋的三个弟弟弟媳,五个儿子,三个儿子,一齐朝剪秋的棺木跪下。

我大爷爷大哭着,吼道:“剪秋,我晓得英雄一世,不肯甘心离去。你放心吧,你未完成的事业,后继有人!你就安安心心,上路吧!”

我大爷爷一吼完,豆大的雨点,立刻倾盆而下,雷声又沉沉闷闷地响起来。

大雨中,青蒿老子对着我大爷爷的耳朵大喊:“刚才,我大儿子过来告诉我,就在剪秋的灵柩起动的时候,飞廉,我的好兄弟飞廉,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我大爷爷叹息一声,说:“飞廉,归根结底是剪秋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