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 第665章 回去之后没你好果汁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65章 回去之后没你好果汁吃

那使臣嘴角抽了一下,但看在玄奘的面子上,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继续宣旨。

继高蔚生之后,熊战、朱怀弼、冯威等人,都陆陆续续受到了封赏。

熊战因守城有功,被封为振远将军。

正三品,实授安西都护府副将,暂摄防务。

俟入京议授职事。

冯威则因整军有力、奋勇当先,封为振武将军。

虽为杂号,亦是武勋标志。

至于朱怀弼,此人本就身列勋贵,而此番作战更是英武。

不仅及时驰援安西,还斩下了波斯督军穆护禄的项上人头。

所以特赐金章紫绶,加授光禄大夫衔,仍袭卢国公世子之位。

另待朝中设宴封赏,昭示恩荣。

至于其余之人,包括裴禄存等,圣旨中也都一一提及。

洋洋洒洒一通下来,宣旨就宣了两个时辰。

倒不是赢世民有多啰嗦……虽然确实有点啰嗦,但那使臣的调门儿拉的也太长了。

也不知道是故意想让他们多跪一会儿,还是怕他们听不清楚。

一个字恨不得拖上七八个尾音,李北玄听到裴禄存的封赏的时候,膝盖已经跪的有点发麻了。

虽然跪功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属于基本功,但李北玄确实没怎么练过。

身子一歪,差点倒下去。

见状,使臣只好加快了语速,从裴禄存一直点名点到了五大善人,直到所有有名有号的都被念完了,才拉长了声音道:“钦此——!”

听到这两个字,所有人都下意识叩首,口念:“谢主隆恩!”

但念完抬起头,才齐齐变了脸色。

不对。

很不对!

这封旨意称得上是感情充沛,面面俱到。

甚至就连福禄寿哥仨,都被赢世民特意点了出来,赏了他们三百两白银,但……

李北玄呢?

为什么圣旨里,根本就没有提到他!

哪怕只是一句“李北玄有功,待后议功”也好,可这圣旨从头到尾,连个“李”字都没带出来!

众人先是面面相觑,然后便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李北玄。

熊战蹙眉,朱怀弼瞪眼,冯威嘴角都抽了两下。

连感动的七荤八素,哭的稀里糊涂的高蔚生,此刻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而李北玄本人,却出奇地平静。

他原本就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此刻也没露出太多情绪,只是揉了揉膝盖,慢悠悠地站起身,拍了拍腿上的灰。

“诶哟,这跪功真是退化了。”

他小声嘀咕了一句,语气懒洋洋的,仿佛刚才那封旨意和他没半点关系似的。

可他越是这样淡然,旁人反而越是不安。

朱怀弼先忍不住了,皱眉看向使臣,低声问道:“我贤弟……李都护功勋昭然,圣旨为何……未有提及?”

使臣闻言,先是张了张嘴。

后又皱了皱眉。

这问题,他也纳闷。

几个月前他出发时,就知道了旨意上的大概内容。

发现上面连半个“李”字都没有时,心中也格外纳闷。

难不成,是陛下忘了?

所以使臣琢磨了一会儿,打算托自己的干爷爷梁文远,去圣上那边打听打听,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若是圣上不小心把李北玄给忘了,那他这一提醒,也是一功不是?

然而,他见到梁文远后,还未来得及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就见梁文远笑呵呵的一甩拂尘,只给他丢下一句:“乖孙儿,你听梁爷爷的,带着旨意去安西便是,待到旨意宣读完毕,便将李侯爷带回京来……啊不是,是请入京中便是。”

梁文远说完,便笑眯眯的走了。

而使臣听着梁文远那句状似口误的“带回京来”,忍不住后背一凉。

这番说法,听上去倒像是要把李北玄押解回京似的……

可为什么?

难道是圣上觉得,李北玄这小子功劳太大了?

想要压一压他?

毕竟这小子,仅用了区区一两年,便从一个锦衣卫总旗爬到了武安侯的位置上。

若是再封,那还有的封?

总不能让他未及弱冠,就封国公吧?

武朝开国以来,可还未有过此等先例!

又或者是说,他做了什么惹陛下发怒的事情?

使臣可曾听闻,李北玄在安西这一年来可没少折腾。

大肆敛财也就算了,还和西域外族关系匪浅。

难道陛下是担心他有不臣之心?

反正不管怎么说,在听到梁文远对他说的那句话之后,使臣心里就有一个结论了。

李北玄到了京城之后,大概率没好果汁吃。

但这话儿,在他心里打转也就罢了。

当着李北玄,乃至诸多有功之臣的面,使臣是一个字都不敢往外说的,别说提,更是连表情都没泄露出来半分。

只在朱怀弼问出口的下一瞬,立刻挂上了同款疑惑的表情,装模作样道:“咦?确是如此!”

随后,不等几人回过神来,便笑着说道:“不过或许……陛下是想留个天大的惊喜给武安侯呢!”

此言一出,气氛略略松动了一丝。

朱怀弼、熊战等人面上虽仍疑云不散,但终究碍于场合,也不好再追问下去。

众人心中或多或少也明白,这等“天大惊喜”的说法,不过是场面话。

可眼下圣旨既已宣完,便只能顺水推舟,强作相信了。

冯威咂了咂嘴,低声嘀咕一句:“若是惊喜,怎不早说……都快把人吓死了。”

李北玄听见了,也不作答,只是似笑非笑地扫了那使臣一眼。

使臣被那一眼瞥得心里发毛。

心里顿时翻江倒海。

不管圣上到底打的什么主意,有一点是再清楚不过的。

这次圣旨里,确实没有给李北玄半点封赏。

连“待后议功”都不曾一笔带过。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赢世民多半是对李北玄动了疑心,甚至是起了压制之意。

要知道,朝廷里最怕的,就是武将功高盖主。

而李北玄如今可不止是“功高”。

他手握兵权、身居边地,还大得民心,军中威望又重得离谱。

就连这次平定西陲、大破波斯,都隐隐有种“李北玄一人之功”的味道。

若是再封,再赏……

那朝中那些勋贵、将门、文臣、诸侯,如何自处?

再往大了想……

赢世民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