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放箭!”随着夏侯惇一声令下,曹军弓兵齐齐射出手中利箭,只听“笃笃笃”的声音不绝于耳,箭矢撞击在盾牌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陈军士兵们咬紧牙关,顶着箭雨,一步一步地逼近曹军防线。然而,战场空间狭小,陈军摆出盾阵后,弓兵无法有效展开反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军肆意放箭。

随着距离的不断拉近,曹军箭矢越发密集,如同狂风暴雨一般,盾阵也渐渐难以抵挡。士兵长时间拿盾,也有些疲惫,手臂被震得发麻,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

潘璋心知,就算冲到敌军面前,恐怕也不是敌军对手。他见势不妙,果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潘璋心中恼怒,却并未气馁。他决定改变战术,让弓兵先冲,与曹军对射。

陈军弓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曹军阵地,进入射程后,开始射箭攻向曹军,与曹军弓兵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箭术对决。然而,曹军有栅栏作为掩体,进可攻,退可守,而陈军弓兵则暴露在相对开阔的地带,虽奋力还击,但逐渐处于劣势。

大战了半个时辰,潘璋只好又无奈地下令撤退。

久攻不下,潘璋也有些烦恼。贾逵来见潘璋:“将军,我倒有一计。”

“哦,快说。”潘璋知道贾逵才智非凡。

“敌军在两山之间当道扎营,以弓射防守,对箭矢的消耗极大,我军不如就摆盾阵,引诱敌军射箭,天天这么进攻,连续一个月时间,甚至更长,敌军的箭矢终会耗完,届时我军再予以反击,则就有破敌的机会。”

“这……”潘璋急于攻破对方,对于这种长时间耗尽对方的做法似乎不感兴趣,一时犹豫,但他也没其他办法,不如就先这么办:“好吧,就先这么办。”

“报……从中牟官渡传来消息。”士兵来报,把消息递过去。

潘璋初时不在意,看完后忍不住哈哈大笑:“骠骑将军拿下官渡,曹操败退许都,我得加快进攻,才能和骠骑将军一起围困许都。”

“将军请慢。”

“怎么?”

“将军无须再攻阳关聚,既然曹操都撤了,敌军还守这阳关聚干嘛,想必阳关聚的敌军也会撤回许都,否则骠骑将军的军队到了,从后面围住阳关聚,敌军就全军覆没了。”

“哈哈哈哈,梁道所言有理,是我疏忽了。”

潘璋也明白了过来,他不打了,就等敌军不战自退。

……

豫州颍川郡许都

两日前,荀彧收到中牟方向传来的消息,曹操要撤兵回许都了。他一时黯然神伤,这一撤兵可能会意味着败亡,唉!曹操终不是陈炎的对手。

当然,荀彧没有把消息泄露出去。许都的人都以为,曹操与陈炎对峙于官渡,形势均衡。事实上,利益于消息封锁,也只有少数人才知道,陈炎的军队正在攻打陈郡阳夏和颍川阳翟阳关聚。

这几日,荀彧一直在想着该怎么为曹操谋划,阻陈炎大军兵进许都。或者,曹操败亡了,自己该怎么办,朝廷又该怎么办。想得多了,他也无心处理政务,整日失魂落魄的。今日也是如此,他早早就回了府上。

夜里,许都的街道上静悄悄的。

南门,十几个士兵看守着城门。当然,还有士兵巡逻于城头之上。南门附近的街道,也有巡逻的士兵。

距离南门有四百多步的一个大屋子里,两百人躲在里面,由少府耿纪、太医令吉平所率,这些人都是两人和司空司直韦晃的家奴。三人打算今日起兵,攻占许都。不过,光靠几百人肯定是不够的。

在城外,他们还有一支两千人的军队。早三四年前,三人就已经在谋划此事,后来散尽家财,在南阳一带暗中招募士兵,筹集兵器,训练士卒。三年的努力,终于准备就绪。

按照计划,耿纪和吉平在城内集结一支一两百人的军队,由三人的家奴组成,韦晃带领着两千军队,潜伏在城外。城内的家奴军先攻占南门,将军队迎入城中。另外,为了保证能够成功夺取许都,三人还约了个盟友,便是驻军宛城的刘备。

几个月来,刘备一直力求刘表出兵北上,奈何刘表无意出兵,只是资助了些兵器和粮草。他只好采纳诸葛亮的建议,派人潜入到许都,发展内应。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备和耿纪搭上线了。双方一番商议,就定下了一个里面应外合,拿下许都的计划。

今日,正是计划发动的时间。如今,韦晃率军按计划潜伏在许都南门外几里距离外。刘备的军队位置不明,但也会按计划夜晚会赶到许都南门。

“时辰到了,该出发了。”耿纪看了一下天上的月亮, 感觉应该差不多了,于是下令出发。

两人带着家奴们(下称叛军),拿着武器,迅速出来,朝南门而去。他们算好了守兵巡逻的时间,正好可以避开附近街道的巡逻,直达城门。

不到一刻钟时间,叛军就到达了南门两百步左右距离处。耿纪打了个手势:“快!快!”

片刻时间,叛军进入了百步距离,终于引起守兵的注意。

守兵一声大喝:“站住,什么人?”

耿纪不再掩饰:“杀过去。”他率着家奴向城门冲去,发动了进攻。

“敌袭!敌袭!”

守兵连忙拿起兵器反抗,一边叫喊一边迎了上去,双方交战在一起。可是,城门的守兵只有十几人,寡不敌众。

城门守兵的叫喊声,惊动了城头上的士兵,一些士兵拿着武器就往下冲,但叛军提前挡在了楼梯口处,不让城头守兵下来,双方在楼梯口处又发生激战。

守兵临时应战,叛军有备而来,城门口的守兵很快就杀光。七八个叛军士兵正在打开城门。这时,一支巡逻兵过来,但也只有二十多人,双方又是一番激战,巡逻兵仍不是叛军的对手。

此刻,城头之上,鼓声大作,在寂静的夜里,可谓是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