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妈妈捏着桃夭的耳朵,“死丫头,什么话都敢在主子面前说,我看你是活腻了?!”
桃夭嗷嗷叫,“妈妈快饶我,我也只是如实禀告。”
杜妈妈恼怒道:“你是主子的心腹,什么吓人的话都说到主子面前,要是把主子吓坏了,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桃夭不敢再多嘴,只一味求饶,被杜妈妈赶了出去。
杜妈妈回来看见静淑妃安静的坐在一旁,似陷入沉思,面色不太好看。
她心疼道:“主子可是被那小蹄子的话给吓到了?”
静淑妃摇了摇头,“本宫只是觉得熙充容……真狠。”
“她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
杜妈妈:“娘娘别怪奴婢多嘴。”
“照奴婢看,主子就不该去那一趟,平白沾染晦气。”
“熙充容是个什么性子,主子闺中时期就该知道,一旦决定的事情,九头牛的拉不回来,还死不听劝。”
“主子去见她,她只当主子是去看她笑话的。”
“她待人从未有过好心,或许今夜饮毒自尽,也有牵累主子之意。”
静淑妃有点懒怠:“或许吧。”
“不过她人死灯灭,这些都不重要了。”
“皇上若因此罚本宫,夺了本宫协理六宫之权,或许还是好事。”
只皇帝怕是想罚她,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人来接手宫务。
一想到后宫这些糟心事,静淑妃更觉心烦。
第二日,静淑妃照常早起预备去太上皇灵前哭丧。
更衣时,她忽然问了句:“昨日熙充容的那份认罪书,可有送给皇上?”
桃夭:“娘娘,熙充容身边的宫人去送了,只皇上看了认罪书,并没有说什么。”
静淑妃点了点头:“送了就行。”
“好歹认识一场,不留遗憾就好。”
在宫里经历的事情越多,静淑妃的心态反倒越平和。
出门时她抬头望了眼天,忍不住叹了一声:“最近怎么了,天一直阴沉沉的?”
桃夭跟在自家主子身边,有点不敢说话。
主子这是怎么了?
明明天色很好,又敞亮又没下雪,是难得的好天。
怎么忽然说天阴沉沉的?
熙充容的认罪书到了皇帝面前,皇帝随意一扫,勾了勾唇,没什么笑意。
“朕倒是不知道他熙充容这般有才情。”
这篇文章,无需润色,已然不输多少朝中大臣的文章了?
十安公公在一旁递上茶,恭敬道:“咱们大虞朝何时缺过有才气的人了?”
“京中名媛闺秀哪个没点才名?可不是个个都如熙充容这般狠毒。”
皇帝瞥了眼十安公公:“甚少看见你说这话。”
十安公公能在御前当差,那自然是一路历练出来的老油条,最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很少见他这般直白的评价一个人。
十安公公苦笑:“奴才当时亲眼看到慧妃的尸体,全是血,胸口处硬生生挨了十几簪子,一片血肉模糊……无冤无仇就能下此狠手,奴才也怕呀!”
这要是有仇有怨,下这么狠的手还能理解。
可慧妃和熙充容从无恩怨,只因事情败落就如此杀人。
太过惊心!
十安公公:“只奴才实在不解,熙充容到底哪里来的这么大怨气。”
“皇后娘娘岁寿不长,宫里宫外都知道,她为何要去参与?!”
皇帝眉眼淡然,随手把手上的认罪书一丢,淡声道:“她父兄皆死于夏朝人之手。”
对皇后有怨气,也不算意外。
十安公公:“那皇上可要容情?”
皇帝看了眼十安公公:“他父兄保家卫国,我虞朝也从未亏待过他们。”
“肃国公府后代无能,父皇许他三代不降爵,逢年过节赏赐未曾少过,还特意提拔了不少杨家儿郎,是他们太不争气。”
“皇后代夏朝和亲,是以夏使,也曾维系两朝和平,免了不少战火。”
皇帝云淡风轻道:“杨家确实不会教孩子,才养出熙充容这等鼠目寸光之辈。”
十安公公听这话,想着皇上就是不容情了?
永宁宫刚搭好灵堂,皇帝的旨意就到了。
“熙充容狠心毒辣,嫉妒成性,联手薛才人谋害慧妃,着贬为庶民,不得葬入皇陵!”
静淑妃一懵。
贬为庶民?
这意思就是熙充容死后,丧事都不能办,也不能入皇陵。
而且八皇子要是有个因罪贬为庶民的生母,日后的路怕十分不好走。
静淑妃代为接了旨,只能将刚装饰好的灵堂拆了,只需几个人给熙充容哭丧。
熙充容的死,悄无声息的被压了下来。
慎嫔得知消息,第一时间去找谢润:“皇上竟罚了熙充容,只是是以她谋害慧妃的罪名!”
“如今熙充容罪有应得,位份被褫夺,还入不了皇陵,只可惜八皇子小小年纪就有个这样的母妃,以后还不知被牵累成什么样子。”
谢润难得有空闲时间,就拿着个绷子准备给绣块手帕。
听了慎嫔的话,眼睛还落在手上,“皇后之死,绝不能和熙充容扯上关系。”
“一来给了夏朝攻讦皇上的把柄,二来嘛……也容易让虞朝将士们寒心。”
熙充容往皇上那送了份认罪书的事情瞒不住人。
谢润使了人去打听,知晓了认罪书上的内容,才知道熙充容父兄皆是为了对抗夏朝战死前线。
肃国公府无支撑门楣之人霎时没落,熙充容也从京都贵女成了肃国公府攀附的工具。
只怕她入宫之时,就对皇后生了恨意。
谢润抬起头:“之前本宫一直想不通。熙充容有皇子在身,位份也不低,何苦冒险去插手皇后的事。”
“直到她那份认罪书递到皇上跟前……如今倒是说得通了。”
慎嫔一脸茫然:“谢姐姐,我也打听到了那份认罪书,可上面什么时候写了这些?”
慎嫔识字,但文化水平不高。
听完熙充容的认罪书,只知道熙充容认了谋害慧妃的罪,搬出肃国公府的功绩,又声泪俱下认错,只求皇帝放过肃国公府和八皇子。
半点没提皇后之死和她有关。
谢润:“这正是她的聪明之处。”
皇帝摆明不想让皇后之死和虞朝扯上关系。
熙充容要是敢在认罪书里提皇后之死,皇帝怕是会直接把她和肃国公府全给处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