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6日 周5
周五上午带着宁小鸘参观卢浮宫,虽然这小丫头对于这些并不感兴趣,不过看到很多中国的文物,两人还是引发了一波讨论:
“这儿怎么这么多我们华国的文物?”
毕竟是专注于理工科的天才,对于文史方面的相关知识,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真的不是很精通,宁小鸘心中虽然已经有了大胆,但仍旧是不确定的问了一句。
李泽沧也叹了口气,但最终还是收拾心情,笑着说道:
“你心中不是有了答案了吗?”
“这些真的都是八国联军在打进京都的时候抢走的吗?”
“大部分是,但也不全是。
自从八国联军进京都,满清王朝面对这些洋大人完全是卑躬屈膝,财富、人口、文物,所有那些他们认为珍贵的、有价值的东西,那是予取予求。
要么就是主动奉送,要么就是被压迫拿走,那个时代的华国在这些外族侵略者面前,完全就是一个不设防的小姑娘,也可以说是稚子抱金与闹市。”
“可是,现在我们国家不是强大了吗,而且现在我们国家和法国的关系不是很不错吗,他们为什么不还回去?”
宁小鸘说完这句话,也感觉到不妥,好不容易费心劳力抢回来的东西,怎么可能就这么随意的还回去呢。
李泽沧看见她后知后觉的恍然大悟,也不再解释。
两人心情略显沉重的继续在罗浮宫内闲逛着,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个青铜的华国神龙面前,这一看就是典型的华国文物。
李泽沧和宁小鸘都被这造型精美、古朴大气,姿态威猛却又显得柔软可爱,充满活力展品说明显示,这件作品铸造于战国时期的燕下都。
这尊巨大的青铜龙雕塑,重达36斤且高度为65厘米,资料上显示是迄今发现的最大型的单体龙雕。
龙的四肢强健,爪利如刀,肌肉线条清晰,背部张开双翼,眼神锐利,仿佛随时能飞翔。
其身上的纹饰工艺精致,近距离观察令人震撼。
头部长有角,口部类似鳄鱼,獠牙突出,肩和腿上的翼造型栩栩如生。
推测它可能源自古燕国宫廷。
这尊龙摆出了似探颈而又似虎踞的姿态,融合了许多中国元素,如鹿角、鱼鳞和鳍等。但其虎身和双翼的形态与大家心中的中国龙形象大不相同,反而更像西方的龙。
历史学家傅振伦的文章,证实了这件战国时期的青铜螭龙是1914年在中国被发现并被非法流失海外的。
河北易县的农民在耕作时意外发掘了该雕塑,并将其以400银元卖给了一名比利时商人。
经过几番转手,这件珍贵的文物最终抵达欧洲。
由乾隆下旨,由唐岱、沈源等绘制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共有40幅图画构成,真实记录了圆明园鼎盛时期的建筑风貌与园林特征。
每幅图画附有乾隆御制诗《四十景对题诗》。
所绘建筑、山石等景观均为写实风格,题诗意境深远,书法隽永飘逸,诗、书、画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长的绢制彩色工笔画。
1860年流入法国卢浮宫,19世纪70年代转由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除了这些极负盛名的,其他名震一时的顶级文物简直是数不胜数,毫不夸张的说,国内的的顶级文物都不见得有大英博物馆里面的过,华国落后这一百多年的惨状可见一斑。
“你怎么看那些花钱回购文物送回国内的行为,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会购买这些文物,送他们回国吗?”
宁小鸘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看着李泽沧好奇的问道,她可是知道自家这个男人是多么的愤青的。
原以为李泽沧的回答会是肯定的,但让宁小鸘没想到的是,自家男人却慎重而缓慢的摇了摇头,然后才看着宁小鸘说道:
“这些虽然是文化的体现,是历史的见证,如果有机会在不会花费很大代价的基础上,我倒是希望他们可以回归故土。
但是如果让我用真金白银去购买,甚至对于那些花钱的爱国商人,我并不认可他们的这种行为,我甚至认为这种行为都是极度不可取的。”
“为什么?”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还并不富裕,你不认为这些钱更应该花在刀刃上吗?
你知道从清晚期到华国建国初期,国家一共流失了多少文物吗?
绝对是以十万为单位的!
如果按照现在的估值进行回购的话,你知道这将是多么夸张的一个天文数字吗?
这些钱干什么不好?
让人民富足、让国家强大,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国家真的能再次达到汉唐时代的风采,四方来贺、万国来朝,你觉得这些文物在哪儿还重要吗?
你觉得会不会有人、有国家会主动归还这些东西?”
“真要花钱干这种冤大头行为的事情,还真不如用来造枪造炮呢,记得网上看到过一句很有趣的话,我也很有感触,也说给你这个在大漂亮国渡劫的人听一听。”
“什么话?”
“我的钱可以是军费 但不能是赔款 我的身体只躺战壕 绝不躺万人坑。”
宁小鸘不再说话,显然已经理解并认可了自己男人的这个观点,同时两人也失去了继续参观的心情。
走出卢浮宫,李泽沧回头看着卢浮宫,平静的说道: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现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再落后了,等你赶上他们、超越他们的时候,可以对他们予取予求的时候,再考虑这些东西,我想更合适。
现在就让他们替我们保管吧?至少他们保管的还算不错。”
听到李泽沧这奇怪的言论,宁小鸘直接被逗笑了。
原本抑郁、沉重的心情,瞬间消散。
不得不说,总是拥有一种很奇特的观点、独特视角的小李同学,总是能带给人一种另类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