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脱脱在听见元顺帝说那个……”李世民翻了翻记录,“说那个‘朕与丞相共理天下者也’的时候,其实就应该有所明悟的。”

早在之前,在元顺帝表示应该由脱脱亲自领兵,前去镇压张士诚起义的时候,在诏书中给来了这么一句话的时候,脱脱就应该猛然从中意识到有什么情况不太对劲的。

——作为一个皇帝,哪怕是蒙古人的皇帝,或者说是蒙古的可汗,谁不是独掌天下?谁不是把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谁还会真心实意愿意和别的人分享自己的权柄?

甚至不是简单的分出去一部分权力或者所谓的辅政,而是是所谓的“共理天下”!

共理天下啊。

名义上还能算是和皇帝对等的也就是皇后,但这也只是名义上而已。

作为一个大臣,谁能配被皇帝说“共理天下”?即使元朝还是那什么贵族政治状态也不行。

毕竟,不管是之前的隋朝,还是如今的大唐,朝廷通过利用突厥可汗贵族之间的矛盾进行离间并取得成功的例子可不少,突厥也应该还算是贵族政治吧?

而作为一个已经进入中原王朝状态的王朝的丞相,脱脱如果脑子还足够清醒、足够敏锐,那他就应该能够从元顺帝的这句话中意识到情况不对。

什么时候,皇帝已经认为脱脱这个丞相是能够和自己“共治天下”的人了?什么时候,皇帝已经潜意识默认自己的权柄有一部分要被分出去了?什么时候,皇帝认同了脱脱有这样独立而超然的地位了?

——更可怕的是,当皇帝说出来这句话的时候,朝堂上下、朝堂内外,都没有什么人对此提出明确的强烈的反对意见……什么时候,这句话所描述的“共治天下”,已经在许多人的心里面成为了默认的事实了?

脱脱的威望,什么时候高到如此地步了?

在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起,在看到朝堂上下朝野内外的反应的时候,脱脱就应该有立刻惊出一身冷汗才对——杀身之祸,就在不远处啊!

就算元顺帝真的是一个比较不一样的皇帝,他真的接受这件事情,并且非常愿意接受这件事情,而且非常乐见于脱脱获得如此大的权力、如此高的威望和地位,并且愿意让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下去……

那脱脱作为另一个当事人,也必须暗自警醒,时刻提醒自己——这不是过度小心,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最正确也最好的做法。

不管是对脱脱自己,还是对脱脱这个派系的人,还是对元顺帝,还是对元朝,都是最好的选择。

而如果元顺帝只是暂时没有意识到脱脱这样的地位可能带来的权力、影响乃至于威胁,只是一时间走潜意识顺嘴说出来了而已,事实上等他反应过来他根本不愿意接受这种情况的话……

那脱脱越早对此有应对,越早有所准备,不论是心理方面还是行动方面,那就对脱脱越有利——到时候,他的应对也能够越加充分,就算不能完全保住现有的权力地位,那说不得也能够全身而退。

可别说皇帝不是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李世民对此深有体会:就像是李世民自己,太上皇当年还是他耶耶呢,结果,在发现他的权力和威望日益剧增,逐渐扩大,甚至渐渐不受皇帝的控制的时候……李渊是个什么态度?是个什么反应?又有什么想法?

脱脱和元顺帝可没什么父子亲情关系。

就算可能作为蒙古贵族,有什么杂七杂八的亲戚关系,那说到底,也还是个外人。

而事实也证明了,元顺帝根本不是对此毫不介意甚至乐见其成的——相反,他太介意了,简直是介意死了好吗!

这不,哈麻派人这么一说,打蛇打到七寸上,直接精准引爆元顺帝的介意点,“倾国家之财以为己用,半朝廷之官以为自随”后,元顺帝就立刻态度大变,直接把脱脱一系全都打入谷底,别说体面退场了,连退场的机会都不给脱脱一系!

当然,要李世民来说,这句话杀伤力最大的还是后半句,半个朝廷的官员都追随于脱脱、都听命于脱脱、都是脱脱的人……这和脱脱直接成了另一个皇帝有什么区别?

就算有所夸大,但是当元顺帝回想起过往中,脱脱在朝堂上一呼百应的局面,想起之前自己在诏书中说“共治天下”时朝堂的表现、各个军队将领的表现、以及脱脱本人对此自然接受的表现……

元顺帝就会立刻认为,这可不是夸大,没有夸大一分半毫!清理脱脱,刻不容缓!

巧的是,脱脱现在还真就带着百万大军正在外面——人在外面,不能直接抓了,而且手里面还有兵权……

至于说前面那半句“倾国家之财以为己用”,那只能算是补充而已,在元朝这么个看起来人人都在捞钱的朝廷里面,作为丞相的脱脱,手里面捞点钱实属寻常。

就是可惜,脱脱看起来精明,但是在元顺帝说出来那句话的时候,竟然没有半点警醒;在后来,更是没有抓紧机会除掉哈麻。

——不过,如果脱脱再这么继续下去,即使没有哈麻,也难说会不会有其他人用这个事情来攻击他,厄尔只要这么发展下去,那么元顺帝就一定会被这个攻击点给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