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座城池,有两座是除寇军打下来的。
六场攻城战算下来,伤亡不到五千,其中战死的只有一千六百多。
这些城池士卒几乎没有太多的防备,基本是一轮攻城就拿下。当然,这些城池是一些小城。
可小城池取得这样的战果已经很不错了。
这不仅仅是因为敌人的手足无措,还是因为杰他们直接动用精锐攻城,更因为有颜五训练的弓箭手们的功劳。
正是因为弓箭手们的远射压制,才能让士卒们没有多大的伤亡就靠近城池边上。
就这一战下来,我就要有所赏赐。
每攻下一座城池,都会诞生一名“先登”。
虽然杰他们有就地赏赐、升官的权利,但“先登”士卒的奖赏是一定要向我说一声。
“先登”士卒是要连升三级,如果是一名普通士卒,就跳过什长、百夫长,直接成为五百夫长。
如果是百夫长,就直接跳过五百夫长、都尉成为校尉。
别问我如果是五百夫长,或者其他更高级的将领做到“先登”会不会官升三级。
都已经到了中层的将领,你让他们冲在最前面?疯了吧!
冲上城墙,别人可不管你是不是将军,照样乱刀、乱枪、乱箭杀死,所以基本没有中高级将领会冲在最前面。
一场攻城下来,谁都可以慢点赏赐,但“先登”不能,谁知道冒死获得的战功还没得到,下一场战役会不会死掉?
成为“先登”,名字是一定会出现在上报给皇帝,也就是给我的战报上。再有下次立功,那会引起我的注意,说不定就飞黄腾达了。
这样重的赏赐,是为了激发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奋勇杀敌。
……
南封国只有六州,林、甘、氓、慕、兹、万。
别看州数是五国最少的,但人口却是最多。他们一个州的人口可能就比赤昭国几个州还多。
就比如赤昭丢的十六州,里面的人口,估计也就和南封国两三州差不多。
南封国的国都——青宁城就位于氓州,大军要杀到青宁城,路上有两道必须经过的险关——扎临、乾燕。
之前苏毅就是在扎临关一举杀了十万南封国士卒。
当然,其中具体人数有很大的水分,十万肯定是不可能,但过万是应该还是有的。
现在还只是占据林州不到半个郡,后续的伤亡肯定变得更大。
……
之前被压着无法成为军队的万林山贼,正在一一诏安。
他们的人数过万,但符合要求的山贼不到六千。
我解散了大部分的山贼,愿意留下当兵的,只有三千五百多人。
给他们取名为“百林军”,主要是“万”字不太好,我不喜欢。
如果只是改名为万林军,那他们就是与“万林”山贼还有着些许联系,说不定什么时候想不开又当山贼了。
封万林山贼女寨主司博雨为百林军将军,万林山贼压寨相公、前除寇军斥候季云为百林军前将军;
山不动、河上痕为左、右将军,还有一名后将军是山贼里的一名老人担任。
因为他们主动诏安,同时对百姓也不错,算是有功于伊国,该赏赐的钱财我也赏下去了。
为了安抚万林山贼的民心,我封了司博雨和季云还在襁褓的儿子为有一百户细农的县侯。
人虽然少了点,但好歹是一个县侯。
县侯之上是郡侯,再上面就是千户侯和万户侯。
我命令百林军在奎州训练,随时等待我或者杰他们的指令。
至于是要躺平还是升官发财,那就看百林军自己了,尤其是司博雨。
给她儿子封县侯,就是在告诉她,你只管冲锋陷阵,你儿子绝无后顾之忧。
……
对南封国发起的大战,其实已经掏空了大半个伊国。
现在伊国内的士卒还有不足八万,听起来很多,但这些都是用来防守边界的。
临海州,被我带出来了五万多的除寇军,经过这一年的重新招募,人数也只是在一万以上,而这些新卒还被安排在北陵与临海州边界上。
泗州倒是有谷将军的两万骁勇军士卒,但泗州太大了,要留着他的军队防备北陵国。
元、阳两州,属于伊国的腹地,那里将近百年都没有战争,主要是打不到那里去。
两州的军队士卒加起来不过万余,他们被伊国百姓称为最安全的军队,也是最没前途的军队,他们的战斗力估计是五国最弱。
宁州之前是天顺王的地盘,飞羽军早已不复存在,尤其是跟着“万角”流寇的飞羽军,那就是死战不降,也不知道天顺王和苏毅给他们灌了什么药。
为此,我派出了玉妃的哥哥,之前是管京城巡防营。既然我回来了,自然不可能让他在京城里管控一支军队。
我把他打发到宁州当将领,让他在当地招募士卒,军队叫做“兴宁军”。
我对外放的他还是很放心,主要是他的族人都在京城。
宁、悯二州的军队士卒不过四万,主要是留着提防唐国。
总之,不会再有其他军队参与南封国的征讨。
……
其实,这两三年,五国就没有谁过得好。都是一团糟,现在也一样。
唐皇还在和苏毅争锋,北陵国已经定下皇帝的人选,但偏偏有王爷死里逃生拉起了一队人马,与正统的北陵皇帝死磕。
北陵国造反的是寿王,他居然与川浔、川颖两州的归一门联合,打得北陵新皇帝两头难以兼顾。
正是两个领国这般混乱,他们一时半会无暇顾及南封国的战争,我才敢对南封国开战。
要命的是,之前唐、北陵、赤昭国皇帝以及北陵寿王,居然都给我传来请求支援的信件。
我特么的,我哪里还能顾得上他们,我自然一口拒绝了,
虽然他们自己内部很乱,但该有的防备我是不会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