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忠勇侯见陶皇后十分谨慎,不由得心中鄙夷,不过他今日确实是来跟皇后谈事情的,所以面上并没有露出什么看不起皇后的神色。

“娘娘应该已经得知西城战事吃紧了吧?昨日边境的军报已经送抵兵部,想必陛下应该彻夜难眠。”忠勇侯喝了一杯茶,慢条斯理道。

陶顔言从昨晚开始并未见过陛下,所以自然不知道军情情况,不过陛下离开后没有回来,想必真如忠勇侯所说,军情吃紧。

“本宫略有耳闻,还请侯爷直说便是。”陶顔言倒是想听听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忠勇侯放下茶杯,盯着陶顔言:“娘娘刚诞下双生子不久,也刚坐上皇后宝座,根基未稳,这时候边境生乱,朝廷动荡,对娘娘长远的利益来说并不是好事。”

陶顔言微微笑了一下:“夏国进犯我大周,大周也不是吃素的,本宫相信,战乱平息只是早晚的事,大周朝廷不会动荡,因为陛下不会放任局势恶化。”

忠勇侯冷笑一声:“夏国已非十几年前积弱的夏国,他们养精蓄锐这么多年,就是为了今天这一战,若大周不做出点什么强硬措施,怕是……恕臣说句不中听的话,真到了燕国与夏国联手的时候,大周将腹背受敌,说不定陛下再也无法稳坐朝堂,都要御驾亲征了。”

忠勇侯说完,看着陶顔言意味不明道:“这么多年,有我容家率领十万大军驻守西城,才换来大周的长治久安,才令陛下能毫无后顾之忧地荡平叛军,坐稳高位,可没想到臣刚进京看病不久,臣的女儿就惨死,臣的外孙就被人下毒,就连臣的统兵之权都被夺去,真真是鸟尽弓藏,寒了武将的心啊!”

陶顔言听着忠勇侯述说着自己容家的忠心与不易,眯了眯眼睛:“德妃之死,本宫也很痛心,不过已经严查出凶手,为德妃报了仇,至于大皇子中毒一事,太后更是大义灭亲。还望忠勇侯抛弃心中的芥蒂,不要钻牛角尖。”

忠勇侯再度冷笑:“娘娘小小年纪,当真口齿伶俐。”

陶顔言听见他的奚落并未恼怒,转而轻轻笑笑:“本宫实话实说而已,侯爷不要做过多猜想。至于侯爷的统兵之权……长江后浪推前浪,无论是一个家族还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轨迹总是这般相似,前辈提携后辈,培养接班之人,后辈后来居上,青出于蓝胜于蓝。本宫想着,这个道理,侯爷应该比本宫更清楚才是。”

忠勇侯一噎,若是继续说自己想不通,好像倒显得自己有些不顾大周前途了。

他眉头紧锁,半晌才道:“娘娘的大道理一套又一套,臣是武将说不过娘娘。时辰不早了,娘娘还要赶回宫,那臣就长话短说。今日请娘娘过来,其实是臣有个建议,想听听娘娘的选择。”

陶顔言挑眉,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忠勇侯道:“娘娘并无强势的娘家撑腰,在朝中也无根基,后宫嫔妃众多,比娘娘资历深,家族势力大的大有人在。陛下还年轻,将来会有别的子嗣,所以就算娘娘诞育了四皇子,也未必就稳坐钓鱼台。”

陶顔言面露疑色,做出一副不懂的样子:“还请侯爷直言。”

忠勇侯终于说出了今日的最终来意:“大皇子出身尊贵,背后有容家助力,又天资聪颖,若是娘娘愿意协助大皇子成为太子,将来整个容家都将为娘娘所用,保四皇子一世荣华富贵。”

陶顔言沉思片刻:“说实话,侯爷这个提议多少有点不切实际。本宫有亲生子,即使他还小,即使本宫势力不强,可等他长大,还有二十年,本宫没理由要舍弃亲生的,去扶持大皇子吧?”

虽然陶顔言对皇位并不在意,可要是要把大皇子推上去,她是第一个反对的。

那暴戾的小孩哥,不适合为君。

而且这样拒绝忠勇侯,也合情合理。

忠勇侯听她这么说,果然露出一副“不出所料”的表情。

他继续道:“臣当然相信,给娘娘时间,娘娘将来定会比现在有实力。可时间不等人啊娘娘,夏国大军陈兵边境,燕国蠢蠢欲动,若是这一战大周败了,陛下的皇位能不能坐稳都是问题,又怎么能护住四皇子呢?但是娘娘若与臣合作,将大皇子推上太子之位,那我容家定会全力以赴保大周江山永固!”

陶顔言的眼神冷了下来:“侯爷,保家卫国本就是武将的职责,你们食君之禄,效力君王,竟然在关键时刻用要挟这一招吗?”

忠勇侯冷漠道:“娘娘别跟臣说这些大道理,臣只知道,若是大皇子不是太子,那我们容家拼死拼活,到底都是为他人做嫁衣。娘娘不妨多考虑考虑,不要那么快否决臣的建议。”

陶顔言却狠狠白了他一眼:“侯爷的建议本宫觉得不怎么样,本宫不会听你的,你死了这条心吧。”

忠勇侯捏了捏拳,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

“娘娘,臣既然今日找娘娘谈,也就不怕娘娘转身告诉陛下,不妨再跟娘娘说个秘密,若是娘娘听了这个秘密依然不为所动,那臣无话可说,只能任事态自然发展了。”

陶顔言皱起眉头:“忠勇侯,你们武将说话几时弯弯绕绕这么多了?本宫还以为你之前所说已经是最后底牌。”

忠勇侯顾不上陶顔言的挖苦,看了一眼双儿:“还请娘娘让随从下去,这个秘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陶顔言冷笑一声,摇头:“这个人是本宫心腹,侯爷就别绕弯子了,直说吧。”

忠勇侯见她不听,只好道:“行,那本侯就直说了。娘娘可听闻三十五年前,太后曾经有过一段婚约?”

陶顔言摇头,想不通这人怎么又扯到太后身上。

“太后的前一段婚约,许的是一户姓商的人家,那家人救了舒家太爷,所以太后与那商家的儿子自小就定下了婚事,可惜到了太后十六岁的时候,在一次宫宴上偶遇当时的先帝,先帝那时候是太子,对太后一见钟情,后来棒打鸳鸯,毁了舒家与商家的婚约,最终将当时的太后迎娶进门,成了太子妃。”

陶顔言真是大无语:“三十多年前的事了,还有必要拿出来说?再说了,有个前任,不是什么污点吧?”

忠勇侯却摇摇头,继续道:“事情就出在这里。听闻,先帝曾经与太后为了那姓商的大吵了一架,似乎,是与陛下的身世有关。”

陶顔言听到这里,正色道:“忠勇侯,希望你慎言!”

忠勇侯却只是笑笑:“娘娘别急啊,臣又没有质疑陛下的身世。不过,那姓商的听说后来去了夏国,还成了夏国长公主的谋士,在外人面前曾经提起,说……当今大周皇帝,是他的种。”

陶顔言一拍桌子,怒不可遏:“忠勇侯,你休要胡说!”

忠勇侯老神在在:“臣自然没有那个闲心去求证,不过,若是让边境的将士们听说了什么风言风语,娘娘觉得,他们还会心无旁骛地杀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