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年父亲被卑鄙的塔塔尔人下毒害死,部落很快分崩离析,十一岁的铁木真和三个弟弟、一个妹妹跟着母亲诃额伦逃入大山,整日采集野果过活。

同他们一起的还有也速该的侧室速赤吉勒,和她的两个二个儿子。

直到金国灭亡的消息传到漠北,蒙古各部很快组成联军,开始讨伐曾经投靠女真、残害同族的克烈部,战事一起,各方想要斩草除根的追兵撤回参战,铁木真一家这才得以下山。

可这一家人的日子并未因此好转,没有部众、没有牛羊、没有草场,诃额伦为了养活几个孩子,只得紧束衣带,日夜奔波在斡难河畔,采集野果、撅食草根。

作为长兄,铁木真也带着弟弟们将针做成钩儿,在斡难河里钓鱼,后又结网捕鱼来奉养母亲。

可就是这个无比弱小的家庭内部,也并不和谐团结,兄弟之间经常因为争夺食物和家族领导权爆发冲突。

有一次,铁木真钓到了一尾金色的鱼,被同父异母的兄弟别克帖儿和别勒古台抢走。

这兄弟俩人之前就曾欺负过铁木真兄弟,抢走了他千辛万苦捉到的告天雀。

说到这插一句,这里的告天雀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五色云雀”,小的认为不大可能,一家人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哪有功夫去抓那种没啥肉的小鸟?

大概率是后世为了给“黄金家族”赋予某种“神性”编造出来的,就像汉人里的“斩白蛇起义”之类把戏。

另一种说法是草原上独有的一种体型巨大、羽毛洁白的猛禽【类似鹰、雕或鹫】,其双目如炬,能翱翔于九霄之上,直接与长生天沟通。

小的认为这种说法比较靠谱,毕竟可以训练成为打猎的帮手。

不管是哪种说法吧,都和浑身金色的鱼儿一样,是蒙古人心中的“祥瑞”,别克帖儿兄弟抢夺大概也是存了打击铁木真“威望”的心思。

铁木真这次忍无可忍,一气之下竟然约同胞弟合撒儿,用箭射死了别克帖儿。

别克帖儿临死前哀求铁木真放过弟弟别勒古台,铁木真这时也有些后悔了,便答应了下来。

草原环境恶劣、生存艰难,养成了蒙古人独特的性格习俗,像这种父子相残、兄弟搏命的事情非常常见,别勒古台后来追随铁木真,一生忠心耿耿。

但诃额伦知道这件事后怒不可遏,一边用荆条狠狠抽打儿子,一边引证祖言古语严厉训斥。

这些经历对铁木真的人生观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

另一边,克烈部毕竟是蒙古大部,之前在女真人的支持下吞并了不少小部落,实力非常强悍。再加上首领王罕手段高明,一番分化瓦解之下成功击败了讨伐联军,漠北草原再次陷入诸部混战的局面。

一些战败的原乞颜部族人不愿投降克烈部,便找到了铁木真一家,重新聚集在他们周围。

乞颜部的重建很快引起了各方警惕,生怕养虎为患的泰赤乌部塔里忽台率先发难。

年纪尚小的铁木真战败被擒,幸好十三岁的他身高差一点儿没超过车轮,塔里忽台只能按照蒙古人的规矩饶了他一条性命。

不过那货很快又后悔了,决定斩草除根,可等他拎着刀再去找人时,发现这小子居然已经跑了!

塔里忽台派兵追杀,铁木真在泰赤乌部属民锁儿罕失剌一家的帮助下,藏在羊毛车里才得以再次脱险。

原来蒙古人虽然有很多观念都和中原的汉人不同,比如对杀戮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漠视,但总有一些人性是共通的,比如对无耻背叛的鄙视。

泰赤乌原本是乞颜部的盟友,曾经并肩反抗过女真人的暴政。

可也速该前脚刚死,塔里忽台后脚就开始欺负孤儿寡母,当年大部分离开的乞颜部族人都被他收入了囊中。

这倒不算什么,草原上生存艰难,普通牧民投靠强大的部落太平常了。

可也速该的儿子刚刚长大,甚至都还没来得及成年,塔里忽台居然又要赶尽杀绝!

这种做法,像锁儿罕失剌一家这样的普通牧民虽然不敢置喙,心里却是极度不齿的,而蒙古人也不缺将不齿变成行动的勇气。

铁木真侥幸逃脱后,一边寻回家人并召集旧部,一边徙帐于更北边的桑沽儿河畔【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合刺鲁格的青海子一带。

说是徙帐,其实只是好听一点儿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流浪,因为要整日躲避泰赤乌人的追杀。

流浪途中,铁木真痛定思痛,知道要想对抗泰赤乌人,甚至完成反杀,就必须寻求另一个强大势力的庇护。

而他的选择不多,只能说服家人去投靠父亲也速该曾经的安答王罕。

之所以要说服,是因为包括铁木真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很清楚,父亲当年的死,绝对和克烈部的王罕脱不了干系!

幸好母亲诃额伦非常支持他,才让这一招“忍辱负重”得以实施。

稍微插一句,这段流浪生涯也不是全无收获,后来被称为“四杰”之一的博尔术,就是铁木真在此期间结识的。

面对铁木真的投效,王罕虽然心里有鬼,却没把这个年轻人放在心上,不但接纳了他,还收其做了义子。

这个草原枭雄心里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虽然之前分化击败了诸部联军,可也就是击败而已,并没能将这些对手吞并,这些年来双方大战没有,小战却是不断,让他头疼不已。

而铁木真作为蒙古人曾经的抗金领袖也速该的儿子,收留了他,既能显示自己的仁义,挽回在草原上的人心,也能在克烈部和那些敌对部落之间搭起一道沟通的桥梁。

铁木真任务完成的很优秀,一边打着父亲的旗号四处斡旋调停,一边充当先锋为王罕到处征战,顺便暗中收集乞颜旧部、招揽四方豪杰,在属地克鲁伦河上游日渐壮大。

华夏七年初。

刚满十八岁的铁木真迎娶父亲当年为自己定下的妻子孛儿帖,却在返程途中遭到袭击,铁木真果断丢下新婚妻子逃入大山。

别怀疑,蒙古人自己就是这么记载的,“铁木真们以为是泰赤乌人又来袭扰了,纷纷从床上跳起来,抓来各自的马匹,向不儿罕山急速行去。”

其实袭击他们的并不是泰赤乌人,而是另外一个仇家蔑儿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