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道:“我有亲笔反诗,题在他家的墙壁上。”】
【“到那时,他想回家也回不去啦!”】
【宋江点头称赞:“军师果然手段高明,只是做法欠妥。”】
【吴用道:“哥哥,此事妥当不得。”】
【“他若不肯上梁山,哥哥心中的大计,何日得以实现?”】
评委席上,韩鳕不明白道:“反诗,吴用那首诗怎么反了,看不出来啊。”
“宋江那首倒是很好理解,敢笑黄巢不丈夫嘛。”
嘉宾席上,顾长庚拄着拐杖说道:“这首反诗和上一首反诗不同。”
“上一首诗诗句意思满含反意,毕竟那时宋江醉酒,有感而发。”
“这首诗,如果反意写得太明白,吴用当场就可能被卢俊义抓了。”
“又或者,吴用走后,卢俊义反复读诗,发现反意,让人给擦掉。”
“那故事就没办法继续下去了。”
韩鳕问道:“所以,卢俊义的这首诗,到底哪里反了嘛。”
王橸眯起眼睛笑道:“藏头诗嘛。”
韩鳕恍然大悟:“原来是藏头诗啊,我爷爷教过我的。”
“诗句的每一个字连起来,有特殊含义,就是藏头诗。”
“小撒,你往前翻翻,我来看看这首藏头诗到底是什么。”
撒呗宁按动遥控器,将现场直播的画面,调回到苏辰写的那首诗上。
韩鳕一字一句读了起来。
“芦花滩上有扁舟——芦。”
“俊杰黄昏独自游——俊。”
“义到尽头原是命——义。”
“反躬逃难必无忧——反。”
“芦(卢)俊义反!!!”
“苏辰太有才了,随手就创作了一首藏头诗。”
“如果不是有你们解释,我还真看不懂。”
直播间的观众们也恍然大悟。
——“原来是藏头诗,怪不得卢俊义没看懂。”
——“官府的人,懂藏头诗吗?而且在卢俊义家里,他不说,谁能知道。”
——“你们小瞧吴用了吧,人家想出这个计策,肯定想全了的。卢俊义要是不肯上山,吴用肯定安排人去告官嘛。”
——“吴用根本不配和诸葛亮一样,被称作军师,他的这些计策,全是上不了台面的阴招。”
——“狗头军师也是军师哟~”
【吴用胜券在握。】
【宋江担忧道:“只是,不知晁盖哥哥对此事有何想法。”】
【刘唐急忙跑过来:“公明哥哥,晁天王高热又起,口中只唤宋公明哥哥,说有大事相托。”】
【“你等莫急。”宋江冷静地往晁盖住处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嘱咐吴用,“不管怎样,我们一定要向晁盖哥哥表明心迹。”】
【宋江来到晁盖病床前:“晁盖哥哥,小弟宋公明在此,哥哥唤我?”】
【床外,吴用询问军医情况,军医言道:“那箭上有毒,箭上的毒已深入天王经脉骨骼,无法消除。”】
【“此刻全靠天王的意志撑着,已经无法用药了。”】
【晁盖撑着最后一口气:“我……要走了。”】
【“只是……我这心里舍不得离开贤弟,舍不得离开我的梁山兄弟。”】
【宋江握着晁盖的手:“自打哥哥救宋江上梁山,宋江就与哥哥亲同手足。”】
【“哥哥有话尽管说来。”】
【晁盖望向宋江:“贤弟……我有一事相托……”】
【“我死后,就把我安葬在梁山。”】
【“我要与众兄弟们日夜相伴。”】
【见宋江没有答应,晁盖问道:“怎么,你不答应?”】
【宋江低着头:“梁山虽大,却盛不下哥哥的英灵。”】
【“哥哥一生义重如山,应名垂青史,不能让后人视作贼盗草寇。”】
【“噢,咳咳咳……”晁盖重重地咳了起来。】
【宋江赶忙道歉:“哥哥恕罪,小弟言重了。”】
【“可小弟也是为梁山众兄弟们着想啊。”】
【“小弟想听哥哥一句话,若不受朝廷招安,梁山前途何在啊?”】
【晁盖眼角垂泪,不言不语。】
——“晁盖:我终究是错付了……”
——“可怜的天王,最喜欢大家聚在一起,散尽家财也要大家聚在一处的天王啊。。。。”
——“不管是不是宋江指使害死晁盖,宋江想要带领梁山招安的目的达到了,晁天王现在这这个样子,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阻止宋江是不可能了。”
【卢俊义收拾停当,准备往东南方向出发。】
【临走时候,管家李固劝阻:“主家”】
【“主人,不能走啊。”】
【卢俊义问道:“为什么?”】
【“啊……这个……”李固左顾右盼,说不出个所以然。】
【“你呀……”卢俊义拍了拍李固,“少啰嗦。”】
【卢俊义转身要走时,远处传来喊声。】
【“捉拿反贼卢俊义……”】
【“捉拿反贼卢俊义……”】
【“反贼休走!”】
【一大群官兵突然围上来,将卢俊义一家围住。】
【“你们这是干什么?”卢俊义斥责道。】
【李固小声嘀咕:“你自己做的好事,装什么糊涂啊?”】
【卢俊义回头看向李固,瞪着眼:“你……”】
【“给我绑起来押送官府。”官军大声下令。】
【“你们不许抓员外走。”燕小乙拼命阻拦,但官兵上前,他也不敢硬来。】
【卢俊义被官兵抓走,李固得意洋洋地笑着。】
——“卢俊义不是武艺高超吗,就这样让官兵抓走了?”
——“因为卢俊义身正不怕影子斜啊,所以任由被抓,袭警就是大罪了,这都看不明白?”
【卢夫人斥责李固:“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你这是干什么!你到底要……”】
【李固拉着卢夫人就往屋里走。】
【进屋后,卢夫人怒斥:“你要干什么?”】
【“谁忘恩负义,你自己看看……”李固指着墙上的反诗,“你看看,他把梁山贼寇请到家里,题了藏头反诗。”】
【“他还要带着家财去投奔梁山,早已撇下娘子。”】
【“啊?”卢夫人不相信,走到墙前仔细看诗。】
【李固指着墙上诗歌道:“你看,横着念便是‘卢俊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