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云观的道士在那里给告状的平民布粥,当日被无故牵连的道长林池也蹲了大狱,好在经过审理,得知没有参与谋反,但还是因为提供丹药被皇帝怨恨上了,要蹲上三年。林池在狱中把白云观移交给了师弟陈济,只有一直暗中与沈轻舟他们筹谋对付严家的陈济才能保住一观道友。

排队等待递状子的人们相互议论时实在怒不可遏,就会拾着烂菜叶和稀泥去冲击严府。

曾经门庭若市的严府变成了一座荒园。严梁放的那把火连烧了两座楼,附近的人总说里头闹鬼,因为被查抄时官府只抓活人,清算完毕之后,没有一个人想到、或者愿意去处理还停放在灵堂里的严夫人的棺材。

再后来官府封了这座园子,许多人从严家逃出来的下人口中得知严家多么奢侈豪富,趁夜偷偷爬墙去看了看,一无所获,最后是被灵堂里传来的恶臭薰得倒退了出来。

他们说棺材还在那里,但不知谁把棺盖揭开了,撸走了所有的陪葬品,只剩下尸首孤零零在里头,灵堂里外到处是横行的老鼠,蛆虫,和苍蝇。

从此再也没人进去过。

紧接着就是给多年前蒙冤受死杨家平反。

严家在时,纵然朝堂上下的文人义士许多都知道杨家是被害死的,可民间依然被瞒得死紧。

除了深受切肤之痛的那一部分人,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总是容易人云亦云,严党把持了舆论,于是天下人都认为杨廷芳是罪有应得的大奸臣。

杨廷芳是个直臣,并非圣贤,或许总有不完美之处,但又岂能与掩没的光彩相提并论?

他坦荡,忠正,无论如何评说,都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黎民。

决定给杨家请愿重审案件的那一日,以沈博和陆阶为首的官员朝满了整个乾清宫。

而在宫门之外,也有成百上千的读书人跪下请愿。

案件审理的很快,半个月就出来了。

杨家沉冤昭雪。

沈博几次看着一天到晚拉着谢谊对严家下场幸灾乐祸的沈追欲言又止。

最终他还是对这个没心没肺的孩子闭上了嘴。

只不过在圣旨将冤案昭告天下,同时又追封杨廷芳为恩毅公的时候,沈博带着他去杨公坟前敬了几杯酒。

也让他喊了爷爷。

而沈追就像当初被带着到祠堂里唤沈夫人为母亲的时候一样,乖乖的喊了声爷爷,其余什么也没有问。

没心没肺不见得是坏事,当初杨夫人临终遗愿就是让这个孩子平安康健的过完一生,就让他这么快快乐乐的下去未必不可。

但陆珈那丫头显然有不同的意见,每一次私下里聊到这个话题上时,她都不怎么说话。

不过没关系。

来日方长。

也许时间会帮他们做出最好的选择。

继杨家的案子平定之后,又接连好几桩冤案获得重审的机会。

很多平民百姓眼中认定的奸臣坏人,都被颠覆了。

时间一长,于是也有人提到了过去多年来,皇帝下旨办过的大案,捉拿过的大官。

有人开始提出疑惑,会不会严家也是有冤情的?

可是还没有当这个舆论成型,南北各地的茶楼酒肆里,无数的说书人就说起了严家罄竹难书的恶行。

而街头巷尾,也流传了很多话本子,把严家害人的桩桩件件写的事无巨细。

不知什么时候,那些被欺负过的良民,商贩,被逼着罢了官的文人,都勇敢的站出来述说亲身经历,以行动向世人证实严家曾施家的迫害,于是人们都知道了,哪怕严家也曾有过功劳,但他们犯下的罪行却也全都是事实。

而那些试图冒出来的疑问也就此被掐灭了苗头。曾经从严党手上得过好处,或者试图还想顺着从前的路子获益的人的阴谋,就此粉碎。

……

两个月后,年关来了。

随着最后一批受审的官员被清算,京城内外也被即将到来的新年的喜庆赋予了新的氛围。

经过两个月的忙碌,也空出来了大量的职缺,趁着年前南北各地官员入京述职,一批新的官员也即将被任用。

梁珺虽然身体受损,不适合官复原职,但是仍然被授予了一个闲职。

郭翊从潭州回来之后,就被沈轻舟安排在清闲衙门避祸,如今终于不用再苟着了。他去了都察院,接替程文惠成为了副都御史。

而程文惠则被派去江西袁州为知府。

袁州是严颂祖籍,严家在此处的势力根深蒂固。加上严老夫人的娘家阳家也在此处,两家牢牢把持着各方,这么多年以来能够在此任地方官的,都是严家数一数二的心腹。

若非如此,严述在祖籍广建豪宅,还请了地仙前来堪舆之事,也不会瞒得如此隐密。

如今严家虽倒,严阳两家主要势力也已端掉,可是积疴已久,两家族人遍布辖内,程文惠作为倒严势力之中一颗坚硬的钉子,想去那里施政谈何容易?

拿到调令的当天,程家几只看门的黄狗都不敢出大气。

后来他知道干下这个的是他的妹夫陆阶,于是又一大清早跑到陆家门前骂起了街。

对了,陆阶如今已经是内阁首辅。

杨伯农觉得过去骂骂也就算了,如今都当了首辅还这么骂,实在不像话。

可出门还没说出一句囫囵话,程大老爷的唾沫星子就喷了他一脸。

杨伯农铩羽而归,一看书房里当事人正手捧书卷盘腿而坐,心情好的不得了,索性也懒得理会了。

不过这个调令除了程文惠本人介意之外,没有任何人在乎。

程夫人甚至很高兴,糟老头子有副臭脾气,在家的时候看到哪里不顺眼总要数落几句,大儿媳妇已经过门了,是个老实孩子,因为娘家出身不及夫家高,本来就有些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公公婆婆。

再一被数落,成日就跟那惊弓之鸟似的了,听到老头子一咆哮,整个人就风筝似的支楞起来。

小夫妻俩秀恩爱,看起来很快就会有孩子,这要是被公公一声吼给吓出个好歹,到时候砍他哪里合适?

提前三天程夫人就给他收拾了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