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五年,岁月的沧桑与连年的征战,如无情的风霜,在夏后皋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多年来,他亲率夏军驰骋沙场,抵御外敌入侵,守护夏朝的每一寸土地。
然而,长期的奔波操劳与殚精竭虑,却如沉重的枷锁,悄然侵蚀着他的身体,积劳成疾的阴影逐渐笼罩着这位君主。
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入宫殿,夏后皋从卧榻上艰难起身。一阵眩晕袭来,他不禁眉头紧皱,暗自叹息:
“这身子,愈发不听使唤了……”每迈出一步,都伴随着难以言说的乏力感,但即便如此,他那颗心系国家安危的心,却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朝堂之上,夏后皋强撑着坐在龙椅上,面容憔悴却神色坚毅。大臣们依次奏报各地事务,当提及边境战事时,夏后皋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忧虑之色尽显。
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奏道:“陛下,犬戎近日在西境愈发猖獗,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边境局势危急啊!”
夏后皋紧握着扶手,怒声道:“这犬戎实在欺人太甚!朕定要让他们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
然而,话虽如此,他心中却清楚,如今自己身体大不如前,亲自率军出征恐怕已力不从心,不禁陷入了沉思。
退朝后,夏后皋回到书房,面对堆积如山的奏章,他揉了揉疲惫的双眼,强打起精神。
拿起毛笔,在奏章上艰难地批复着,每一笔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一旁侍奉的侍从见状,心疼地劝道:“陛下,您身体抱恙,还是先休息吧,这些奏章明日再处理也不迟。”
夏后皋微微摇头,坚定地说:“国事为重,百姓的事耽搁不得。孤身为君主,怎能因身体不适而懈怠?”
侍从无奈,只得默默退下,心中满是对君主的敬佩与担忧。夏后皋看着手中的毛笔,心中五味杂陈:
“遥想当年,孤于疆场之上驰骋杀伐,何其威风。现今却为这病躯所累……然为夏朝之江山社稷,孤必当坚守到底。”
尽管身体每况愈下,他仍坚守着作为君主的责任,只是在夜深人静时,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难免泛起一丝无奈与不甘。
此时,西境的局势愈发严峻。犬戎部落见夏朝忙于应对各方事务,且夏后皋身体抱恙,便愈发肆无忌惮地在西境肆虐。
他们如饿狼般频繁袭击边境的村庄和城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犬戎的暴行,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痛着夏朝的边境防线,也刺痛着夏后皋的心。
夏后皋得知犬戎的恶行后,心急如焚,在寝宫来回踱步,思索着应对之策。就在他愁眉不展之际,姒发匆匆赶来。
姒发踏入寝宫,看到兄长憔悴的面容,心中一阵刺痛,关切地说道:“兄长,您身体不好,切莫太过操劳。犬戎之事,我已听闻,实在令人愤慨!”
夏后皋停下脚步,看着姒发,眼中满是忧虑:“发弟,犬戎猖獗,边境百姓受苦,朕却无力亲征,这可如何是好?”
姒发单膝跪地,一脸坚定:“兄长,您不必忧虑。如今您身体不适,不宜出征。请让我率军前往西境,定将犬戎驱赶,还百姓安宁!”
夏后皋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斗志的弟弟,心中既欣慰又担忧。他深知姒发治军严谨,有勇有谋,但此次面对的犬戎狡诈异常,这一战必定艰难。
夏后皋走上前,握住姒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发弟,此去责任重大,犬戎绝非善类,你务必小心谨慎,不可轻敌。夏朝的边境安危,就全靠你了。”
姒发抬起头,目光坚定:“兄长放心!我自幼随您征战,深知犬戎习性。此次出征,我定精心谋划,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若不能击退犬戎,我无颜见兄长,更无颜面对夏朝百姓!”
夏后皋点了点头,心中虽仍有担忧,但也对姒发充满了期待:“好!孤任命你为西征大将军,统领夏军,即刻出征。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姒发领命后,匆匆离开寝宫,立刻着手准备出征事宜。他马不停蹄地赶到军营,望着整齐排列的将士们,心中豪情万丈。
他登上点将台,目光扫过每一位将士,大声说道:“将士们!犬戎在我西境烧杀抢掠,残害百姓,我们的兄弟姐妹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肩负着保卫家园、守护百姓的重任。今日出征,定要让犬戎知道,侵犯我夏朝者,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将士们听后,群情激昂,齐声高呼:“保卫家园,奋勇杀敌!”
在出征前的日子里,姒发日夜研究犬戎的作战特点。他深知犬戎擅长游击战术,行动迅速,避实就虚,若想取胜,必须制定周密计划。
他在营帐内,对着地图反复揣摩,心中暗自思量:“犬戎狡猾,正面交锋恐难取胜,需设下埋伏,引他们上钩。”
于是,他精心部署,将夏军分成若干小队,一部分负责正面迎敌,佯装败退,引诱犬戎追击;另一部分则埋伏在犬戎必经之路的两侧,准备来个瓮中捉鳖。
同时,他加强了军队训练,着重提高士兵们的应变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一切准备就绪,姒发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夏军,向着西境进发。一路上,夏军士气高昂,军旗猎猎作响。
姒发骑在战马上,望着前方,心中暗暗发誓:“犬戎,你们的恶行到头了!我定要将你们赶出夏朝领土,为百姓报仇雪恨!”
与此同时,杨逸治下的商,正有条不紊地加强对莱夷的统治。经过半年苦战,莱夷叛乱虽已平定,但杨逸深知,要让莱夷真正融入夏朝,还有漫长而艰巨的路要走。
杨逸召集了一众官员,严肃地说道:
“莱夷初定,民心未稳,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让百姓感受到夏朝的关怀,方能长治久安。”
“田大人,你负责带领一队人马,尽快将粮食和物资发放到莱夷百姓手中,确保公平、及时,不得有误。”
田大人拱手领命:“盟主放心,属下定不辱使命。”
“孔大人,赋税方面,你去安排适当减免,让百姓休养生息。同时,从商联盟挑选一批精通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人员,前往莱夷指导百姓发展生产,务必让莱夷的经济尽快复苏。”
杨逸目光转向孔大人。
孔大人点头应道:“盟主所言极是,属下这就去办。”
“王大人,文化交流一事至关重要。你负责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邀请莱夷部落首领和百姓到商联盟参观学习,增进彼此了解。”
“另外,选派一批文化使者前往莱夷,传播夏朝的文化礼仪,促进双方文化融合。”杨逸又对王大人吩咐道。
王大人恭敬地说:“盟主放心,此事交给我,定会办妥。”
“牛将军,军事防御不可松懈。你带领一部分军队在莱夷设立军事据点,加强驻守,确保局势稳定。”
“同时,帮助莱夷部落组建自卫武装,传授他们军事技能,增强他们的自保能力。”杨逸看向牛勇。
牛勇抱拳说道:“末将领命,定保莱夷平安。”
田大人领命后,迅速组织人手,将粮食和物资装上马车,运往莱夷各地。他深知责任重大,一路上不断督促队伍加快行程,心中想着:
“一定要尽快把物资送到百姓手中,让他们感受到夏朝的关怀。”到达莱夷后,他亲自指挥分发物资,看着百姓们感激的眼神,心中感到一丝欣慰。
孔大人则忙着与商联盟的技术人员沟通协调,挑选出一批经验丰富的农业和手工业能家。他对能家们说道:
“此次前往莱夷,责任重大。你们要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莱夷百姓,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让莱夷尽快繁荣起来。”
能家们纷纷表示会尽心尽力。随后,孔大人带领着他们踏上了前往莱夷的路途,心中期待着莱夷经济能早日复苏。
王大人积极筹备文化交流活动,精心安排参观路线和讲解人员。他想着:
“通过这次交流,一定要让莱夷百姓深入了解商联盟的文化,增进他们对商联盟的认同感。”
同时,他挑选了一批口才出众、熟悉文化礼仪的使者,对他们进行了详细的培训,叮嘱他们要以友好、耐心的态度与莱夷百姓交流。
牛大人来到莱夷后,立刻着手选址设立军事据点。他仔细勘察地形,挑选了几个战略要地,指挥士兵们搭建营地、修筑防御工事。
同时,他开始组织莱夷部落的年轻人进行军事训练,传授他们战斗技巧和军事知识。
牛大人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心中想着:“只有让他们具备自保能力,莱夷才能真正安定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莱夷地区逐渐恢复生机。百姓们在政府的帮助下,重建家园,发展生产,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集市上,人来人往,贸易繁荣;田野间,庄稼茁壮成长,一片生机勃勃。莱夷百姓对夏朝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日益增强。
杨逸看着莱夷的变化,心中感到十分欣慰:“如此,莱夷方能真正成为商联盟稳固的后方,为联盟发展贡献力量。”
而此时,在遥远的西境,姒发正带领着夏军与犬戎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周旋,夏朝的命运,在这场战争中,悄然发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