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魂穿开挂,但是系统有毒 > 第31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霁凰猜想全是涟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霁凰猜想全是涟漪

当赵德主带人出现在唐府的时候,他的态度要多恭敬就有多恭敬,不仅仅不敢让手下捕快跟着,而且始终谦卑地等着唐府佣人去汇报,没有催促,没有嚣张。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段时间里唐家兄妹都有些憋得慌,因为古月的事在那沸沸扬扬,唐沐霖第一时间就想冲出去帮忙,可惜他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而且论说话这事他也的确不在行,更何况刚回楚都就跑去古月那倒了一肚子苦水,就算是他回想起来也觉得莫名尴尬。

不过他三个妹妹倒是个个跃跃欲试,只不过碍于面子,没人会主动而已,毕竟唐霁凰就是不想太主动……

“赵捕头辛苦,不知这次黄大人传讯舍妹所为何事?”

出门迎接的自然是唐沐霖,既然赵德主不想入府那就得表示尊重,至于这一家之主绝不可能出现的。

不知为何赵德主看到唐沐霖的时候从头到脚都放松了几分,至于被浸湿的衣裳他也不用在意了。

“唐少将军,奉京兆尹黄大人之命,就刚刚酒楼发生的袭击需要请唐三小姐去府衙提供协助,当然,只是协助,并无其他!”

该强调的“请”自然会被重点画出,不管唐沐霖多么恭敬,赵德主也不敢有任何放肆。

“既然是黄大人需要,唐府上下责无旁贷,不过舍妹刚刚一直在家里,也不曾去过街上,赵捕头能否告知一二这事为何会需要舍妹的协助?”

虽然言语间依旧谦逊,但唐沐霖可不是那种轻易让自己妹妹们涉险的人,纵然是协助也不能没头没脑,总归得要个说法。

“是是,是在下没有说清楚,其实是这样的,这案子涉及到了古大人,正好有证人看到凶徒都带着银色面具,您猜的没错,就是和古大人身边那位鬼瞳姑娘的几乎一模一样……不不不,黄大人并不是怀疑到了唐三小姐身上,只是那鬼瞳姑娘提到三小姐的面具也和她的很像,如此说来肯定就是类似的款式使用比较广泛而已,所以黄大人的意思是请三小姐前往一叙,证明了面具的确雷同即可有个说法,还请唐少将军通融!”

按理说这么不顾实际地把什么都说了也算赵德主的失职,毕竟涉及案情,万一真的有事岂不会放跑了人犯?可赵德主没得选,如果硬着头皮公事公办就这么把人带回去,他真的担心自己的小命会不会突然交代在某个夜晚而且是自己的床上……

“原来如此……”还没等唐沐霖好好回应,他三个妹妹就自己结伴准备出门了。

“赵捕头,请吧。”

这下可把赵德主弄懵了,只能看着那苦笑摇头的唐沐霖用眼神询问,后者给了他一个肯定才让他终于放心。

不过唐沐霖为了避嫌还是忍住没有跟着,这的确用了他很大的毅力,毕竟自己父亲不在自己就是代表着唐府的态度,至于为何三个妹妹都要去,这事他就没法掌控了。

赵德主一路上无比忐忑,虽然的确风平浪静地请到了唐三小姐,可另外两个为何也要跟着?他的心在打鼓,因为众所周知唐家兄妹里也就唐沐霖可以好好交流,其他三位那都是很微妙的存在。

为何有如此判断,其实很简单,譬如唐羽星,那冷若冰霜的星眸配上银色面具,外加一整个甲胄在身,那生人勿近的气场何止周遭数丈。

而唐大小姐那的确倾国倾城风华绝代,所以不敢看正眼去看啊!曾经的太子妃第一人选,现在又和古大人若即若离,不担心自己小命的人才会露出那没法控制的贪欲……

当然了,唐三小姐其实孩童心性看上去也比较平易近人,没那么多弯弯绕,可她是唐大将军家里最骄纵的一个,这大楚街道上骑马险些伤人的事情她可不止一次!偏偏赵德主每次都得去教育去批评,但是没法更进一步……作为街道安宁的守护者,赵德主其实最怕的就是这位小祖宗!

而此时他最担心的其实是一会黄大人看到这三位一起到场之后会是什么表情……

这个纠结的过程并不算长,而黄有为一点也没让赵德主失望,那差点掉到地上的下巴无比真实地刻画了他的内心,估计已经在斟酌如何用最严厉的言辞去训诫赵德主做的好事了。

“黄大人,听闻您需要三妹来此协助调查,霁凰担心三妹没法说清楚便自顾自地跟着了,还请黄大人海涵。”

“不妨事,不妨事,其实是本官唐突,不过事出突然也只能请三小姐来此一叙。”

尴尬也不能失了礼貌,黄有为心里盘算着这事越来越麻烦的时候唐霁凰已经开始代表两个妹妹向众人行礼,尤其是对于皇甫叔礼毕恭毕敬。

当然了,她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坐轮椅上的人,倒是和鬼瞳有了交集,那就是白了一眼……

不过唐晓焱可没那么多计较,随意和周边人拱了拱手,这也是看在自己姐姐跟着的情况下才不得不“听话”,之后便自觉站在了古月身后开始问东问西旁若无人。

“咳咳……既然唐三小姐已经到了,那本府有个疑问还请三小姐如实回答,刚刚这位鬼瞳姑娘提到自己的面具其实和唐三小姐的极为相似,嗯,这会站在一起看也的确如此,那不知三小姐这银色面具是从何而来?”

唐羽星可没那么多忌讳,但她也不可能直说这面具是“黎明”的标配,“小时候受了伤,脸上留了疤,太丑不想被人看到,就一直戴着了。”

这个缘由其实人尽皆知,但唐羽星如此直白地说出来,让黄有为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揭人伤疤的嫌疑,“嗯,唐三小姐直言不讳,本府在这里先谢过了,不过能否说一说这面具具体从何得来呢?”

“戴了好多年了,第一次戴上的时候我还不算大,也没有特地去问,只不过这面具的确可以遮掩伤疤,如果黄大人一定要知道的话,或许问问家父才可能得到答案。”

公堂之上顿时陷入了宁静,除了黄有为那越来越快的心跳声,他此时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因为唐羽星的态度十分坦诚,看上去毫无避忌,但这结果可不是自己想要的,“问问家父”,她的“家父”是随便可以去问问的么?这楚都里又有几人可以想去问就能问?

黄有为是个有责任的地方官,而且他深知在都城重地想为百姓们谋一个安居乐业是有多困难,因为很多事情一不小心就会牵扯到那些达官显贵。

好在陛下英明仁义,朝政清明,所以那些真正的大佬们也是懂得不去强取豪夺民脂民膏,这也让黄有为的工作顺当很多,可惜,有些人却根本不会在意这些事情。

譬如唐大将军……

黄有为清楚地记得,这位大将军上次在京兆尹府衙里大杀四方,事后总该有个结案的记录对吧?更何况事关唐家兄妹的安危,自己这个京兆尹也算全责,所以必须去坦然面对,可自己伤愈后亲自去了唐府不下五次,就没有一次能见到唐问天的面的!

最离谱的是最后一次唐沐霖那一脸为难,因为这位少将军从不说谎。

“那个……家父其实在里面,但是,请黄大人海涵,他,他……有点忙,现在……”

黄有为也很同情这位与人和善的少将军,因为这句模棱两可已经让他的脸涨红了,很显然是太不会说谎话才导致,所以可想而知,大将军的原话应该是“不见”或者干脆“让他滚”……

从那以后黄有为就把唐府定为了自己的禁区,能不接近就不要接近,他不想让唐沐霖那个好孩子为难,更不想让自己又被蔑视。

“嗯,倒也不必去问了……如三小姐所言,她所带的面具是从小便有的,这事也算人尽皆知,而作为几个孩子,那时不记得面具的来源也算情理之中,至于大将军那,眼下存疑的是这面具到底和凶手有无关联,譬如是不是某个杀手组织的标志?所以,难道有人会怀疑大将军和杀手组织有关联?不然他怎么会有这种面具?!”

黄有为在心里松了口气,将这种认怂说的如此冠冕堂皇,他也算人才了。

而且如此说法,一定不会有人敢去质疑。

别看那些学子这些时候都揪着古月打皇子的事情不依不饶,若是真的扯上唐问天,他们也会闭口不提,因为有些人是不讲道理的。

看到那位始终“慷慨激昂”的学子此时鸦雀无声,黄有为心下好笑,不过他立刻开始后续的场面工作,“既然有了唐三小姐的佐证,不难发现鬼童姑娘的面具未必就是某个组织特地发放的配置,所以单从面具一事来将古大人和张老师遇袭一事牵扯在一起,本府认为证据不足,但这个案子还有太多疑点需要去查验,本府不会有丝毫懈怠,当着学院皇甫院长和诸位学子以及众多百姓的面,本府可以表态,京兆尹府衙上下一定会倾全力办好这个案子,还张老师一个公道!”

黄有为表态之后这次开堂也算在他眼里十分圆满,既没有落人口实,也没有真的需要将古大人收监,他很感激自己的应变能力,心中一片舒畅。

“黄大人,霁凰有一事不明,不知可否询问?”

原来事情还没有结束,黄有为的心再次开始忐忑,而且这一次他真的觉得担心什么就会来什么。

“唐二小姐是对本案有何疑惑么?”

“正是,其实霁凰很好奇,古月这家伙和他身后的鬼瞳姑娘为何会因为面具而被牵扯。”

“哦?这点也算合理推断吧,毕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都是办案的关键,虽然不排除那些凶徒是刻意将面具示人以混淆视听,但既然有了这些证词,本府理应详查才是。”

“是,黄大人所作所为自然是为了更严谨,但霁凰依旧有些疑惑,因为这面具一事,如果因为联想而合理推论,为何所有人会先想到这位鬼瞳姑娘呢?据我所知,这人整日喜欢躲在屋顶或者街角,别说看到她的面具了,想看到她的影子似乎也不是很容易对吧?”

“这……”黄有为一时语塞,因为他不清楚唐霁凰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但这句话并没有毛病,事实上能看到鬼瞳的人其实并不多,即使是现在,若不是自己要求鬼瞳一起进入府衙内,她多半也会在房顶待着……“???”

黄有为忽然有了一个很莫名的想法,那就是若非自己要求鬼瞳现身,这些人也没法看到她才是,那么这银色面具,又如何联系到古大人身上呢?!

“黄大人您是不是也觉得很奇怪?明明这个鬼瞳名不见经传,又经常躲着不见人,就算是去过炼药师学院的人也未必能看到她对吧?那么这个银色面具如果是嫁祸用的,如果这鬼瞳至始至终不出来露面,谁又能攀扯到古月这家伙呢?他又不带面具对吧?

可是啊,在这楚都城里,有一个人始终都带着面具,也是银色的,也是这差不多的样式,而且人尽皆知,这人是谁呢?除了我三妹还能有谁?于是霁凰就有些看不懂了,难道这银色面具的的真正目的其实是攀扯我三妹么?毕竟这楚都街道上任何一个人若是亲眼看到过这面具,第一个想法难道不应该是‘这面具和唐家三小姐所用的好像啊’?难道还能是‘这面具和古大人身旁那个见不得人的女人好像啊’?

所以啊,霁凰就有些看不懂了,还请黄大人解惑!”

没放过一丝一毫的机会去挖苦鬼瞳,唐霁凰也是一如既往地“心思敏捷”,不过鬼瞳依旧面无表情,她难道真的一点也不在意?或者说根本就是习惯?

但这些讥讽让古月很无奈,因为他知道这才是现实。

可黄有为不会这么平静地去考虑唐霁凰和鬼瞳的关系,他现在最需要弄明白的恰恰是到底如何解释唐霁凰的问题,因为他自己也发现了这个疑点,而这一点很危险,因为若是真的按照唐霁凰的思路去考虑,这凶徒未必就是在嫁祸鬼瞳甚至古月,而是将矛头直指唐羽星乃至唐问天!

如果真是这样,那还得了?

虽说古月身份的确不一般,但他这人经常被推到峰尖浪口,却也并不会太介意,因为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有人在做推手,黄有为很清楚古大人一定都明明白白这一切。

可唐问天就不同了,黄有为很难想象在这大楚境内,到底有谁有这个胆子敢攀扯大将军!就算是皇甫大人,他多半也得好好掂量掂量,因为大将军不仅仅手握一支精锐而且是这六国武道之极,关键是这人不讲道理,虽然他的确不曾做过欺师灭祖的事情,可他万一真想的时候,谁又能拦得住呢?

真有人不怕死么?或许有,但是毫无顾忌地去惹怒唐问天那就不是怕不怕死的问题,而是失心疯。

“这个……唐二小姐所言也的确很有道理,三位证人,本府问你们,但你们看到那些银色面具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很熟悉的感觉?准确来说,有没有第一时间觉得这些面具其实和唐三小姐所戴的差不多?”

刚刚作证的掌柜伙计还有小贩面面相觑,纷纷陷入了苦恼,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不过在他们而言,的确是不曾见过鬼瞳,可那面具也真的有一种熟悉感,这点十分意外,故而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才准确记下那些细节。

“回大人,小的应该是看得最清楚的一个,毕竟离得很近,所以说真的,小的当时真的有这种看上去很熟悉的感觉,偏偏一时也想不到为什么,所以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甚至特地凑近了瞧个仔细,不过那人倒是并没有介意……现在想想,小的当时的确是想到了唐三小姐才对,因为之前不止一次见到过三小姐来酒楼用餐,印象很深刻的……”

“好的,如此说来唐二小姐所虑的确是值得深思……”

黄有为不得不再次开足马力,因为眼下的局面似乎比刚刚更糟。

但他好歹有着多年的办案经验,简短沉思便想到了两种可能。

一个是通过面具来嫁祸这事的确有点牵强,因为不仅仅是酒楼周遭这些可能的证人,随意在街面上找一个路人看到那面具后联想到唐羽星的可能也比联想到鬼瞳的大,而且大很多!

既然是这样,那这个面具如果依旧是用来嫁祸古大人,也就太刻意了,而且对方一定算准了古大人出现时会带着鬼瞳一起,而自己也会让鬼瞳进到公堂之内而不是府衙的房顶。

虽然自己也有被利用的可能,但此刻并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黄有为认为这一点也算幕后黑手考虑不周,或许他太想把古大人和凶徒牵扯在一起,所以有些不顾一切,渐渐没法打开自己的思路和视野。

当然,这个最“慷慨激昂”的学子甚至那三名证人都可以是事先安排好的,

另一个可能就是这幕后之人其实是要攀扯唐羽星,虽然不明白其中的意图,但这也的确是一种可能,因为真就如唐霁凰所言,随意在街面上找一个人看到那些凶徒的银色面具之后首先会被想到的只能是唐羽星,毕竟这位英姿飒爽的少女将军早就深入人心。

不过,众所周知,唐府和古月的关系深厚,各种复杂,所以攀扯唐羽星是不是也能把古月搅在一起?

在黄有为看来,出于这种目的至少比攀扯大将军更合理,不然就是失心疯……

“大人,霁凰还有一事不明,不知能否请您解惑?”

“请说。”

“其实霁凰很好奇,如果真如霁凰刚刚所想,也像是这些证人所言,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三妹而不是这位鬼瞳姑娘,那么为何是因为这位鬼瞳姑娘被怀疑之后才提出质疑,这才去府上找来三妹对峙?总感觉这个顺序有点问题,不知到底是为何呢?毕竟在霁凰看来,这个喜欢趴在屋顶或者蹲在墙角的鬼瞳姑娘其实根本不应该出现在这公堂之上,对吧?既然如此,三位证人又如何有机会亲眼看到她呢?”

黄有为心中很是无奈,因为他也想到自己是不是可能被幕后之人利用了,但唐霁凰如此不依不饶,一会恐怕只能承认这是事实,好没面子,可他也没法拒绝交流,不然就更加大错特错。

“关于这一点,本府其实也有了一个判断,事实上请古大人来府衙的时候并没有人提出银色面具的事情,虽然事发突然,但皇甫院长和一众师生当时都在张老师左右,这银色面具如此显眼,却并未有人第一时间告诉本府这个消息,这会仔细想想,似乎不太妥当,不知为何?”

说到这里,众人的目光集中到了皇甫叔礼的身上,因为他是学院师生们的主心骨。

事实上皇甫叔礼都没有注意到那面具的事情,因为他在武道一途根本就是一个普通人,完全没有任何锻炼,无论目力和反应都没法跟上那些凶徒,所以他其实根本就看不到具体情况,而且袭击并没有持续太久,甚至弹指间张老师就已经倒在了血泊里,皇甫叔礼哪还有心思去在乎凶徒带着什么面具?

不过他的护卫们有所汇报,毕竟他们三人不可能也看不到,但事发后皇甫叔礼首先担心的还是张老师的安全,虽然派人报案,但黄有为到来的时候正是古月对张老师诊治的关键,皇甫叔礼自然而然地忽略了其他。

“请黄大人海涵,是在下疏忽了,其实那几名刺客动作太快,而学院众人都不是习武之人,电光火石之间并没能看清任何关于刺客的信息,除了那一袭黑衣划出的残影以外其实根本就没看到面具,不过在下的护卫之后也的确提到过,但那时在下一门心思都在张老师身上,所以没来得及向黄大人禀报,的确是在下的过失……”

虽然如此这般“坦诚”,但皇甫叔礼也没有说到关键,因为他的父亲是皇甫大人,他便不可能只是一个古板的学究,就在他看到鬼瞳的一刹那,有关面具的前因后果便在他的脑海里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于是他选择性缄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