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震耳欲聋、响彻云霄的爆炸声骤然响起之后,漫天浓烟滚滚升腾,犹如巨龙般直冲九天云霄。
典韦在这股力量的冲击下,被猛然震飞而出,踉跄着连连后退数步,脚步踉跄,身形摇晃。他奋力将恶来战斧深深刺入地面,借此稳住自己那几欲失控的身躯。
反观赵云,同样被巨大的冲击力震飞而出,却如同断线的风筝般在空中翻滚数圈,狠狠地摔落在地,竟在地上砸出了一个深邃的大坑。
他猛吐一口鲜血,双手紧握长枪与青釭剑,凭借着手臂的力量支撑着摇摇欲坠的身体,气喘吁吁,每一次呼吸都仿佛耗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他艰难地重新站起,然而刚刚站稳,却又因体力不支而单膝跪倒在地,长枪与青釭剑深深地插入泥土之中,他大口喘息着,鲜血顺着嘴角流淌而下。
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胜负已然昭然若揭。典韦抬手拭去额头上的冷汗,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他曾以为蜀国最厉害的将军是关羽,然而如今赵云的出现,却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赵云的实力,远超关羽,即便是典韦自己,在全盛时期恐怕也难以匹敌。
然而,如此人才,却为何只被刘备安排在诸葛亮身边充当保镖?
典韦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他不禁暗自嘀咕,难道刘备真是一个不识人才的昏庸之君?
“真是好险啊!”
典韦喃喃自语。
“若非赵云先前已消耗了不少体力,我恐怕还真难以战胜他。”
他扛着恶来战斧,缓缓朝着赵云走去。赵云见状,强忍着伤痛,抹去嘴角的鲜血,艰难地站起身,将青釭剑收回腰间的剑鞘,双手紧握龙胆亮银枪,大声喝道。
“吾乃常山赵子龙!”
他再次摆开架势,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看到赵云竟然还有再战之力,典韦不禁感到有些惊讶。他嘴角勾起一抹笑容,赞道。
“还能再战!真有意思!你可比关羽、张飞那两个庸才有趣多了!”
为了表示对赵云这个对手的尊重,他左脚后退一步,紧握恶来战斧,进入攻击状态。
“有意思!我打了半辈子仗,能让我记住的敌人寥寥无几,你算一个!来吧!我们再来大战三百回合!”
此时,诸葛亮已经带着黄忠远远离去,赵云已无任何后顾之忧。他深知自己早晚难逃一死,但与其苟延残喘,不如战死沙场,留下英雄之名。
于是,他旋转着长枪,单手背负,目光如炬。
“如你所愿!典韦,古之恶来!”
话音未落,他再次紧握长枪,向典韦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典韦也毫不示弱,握着恶来战斧迎了上去。
一枪一斧,瞬间碰撞在一起,爆发出惊天动地的能量和巨响,两位英勇的将领再次展开了激烈的对决。
而此时,诸葛亮正引领着黄忠,胯下骑着威风凛凛的照夜玉狮子,心急如焚地朝着蜀国边境最近的要塞疾驰,誓要寻觅援军,解救赵云于水火之中。
刘备的安危,于他而言,虽重如泰山,但在这一刻,却不得不暂时搁置,至多不过是让他的宏伟蓝图稍作延缓,数年光阴罢了。
然而,赵云,这位与他并肩作战、情同手足的挚友,他岂能眼睁睁看着他命丧敌手?
诸葛亮不断地扯动缰绳,口中高喊着“驾”,期盼着胯下的骏马能如离弦之箭,瞬息之间便抵达目的地。
然而,正当他们穿越一片幽深的树林时,照夜玉狮子却猛然驻足,仿佛预感到了潜藏的危机,前蹄高高扬起,仰天长嘶,那嘶鸣声震颤天地,余音绕梁,随后,它便警惕地环顾四周,那突如其来的变故,险些将诸葛亮与黄忠甩落马背。
诸葛亮满心疑惑,这匹神驹究竟缘何止步?他无暇多想,急忙再次挥鞭催促,然而,照夜玉狮子却如同生了根一般,纹丝不动,仍旧警惕地扫视着周遭,仿佛在竭力搜寻着什么未知的威胁。
诸葛亮的心中充满了困惑与焦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头顶之上,一阵带着挑衅与嘲讽的声音悠然响起。
“我说你啊,可真是愚钝至极!瞧瞧,连一匹马都能感知到危险,而你,卧龙孔明,却浑然不觉?莫非是在刘备身边久了,受了他的窝囊气,连智商都被消磨殆尽了?呵呵呵呵,孔明啊孔明。”
听到这熟悉而又刺耳的声音,诸葛亮瞬间便知晓了来者的身份。
他抬头仰望,果然见元歌正惬意地躺在头顶的树梢之上,手持美酒,逍遥自在,那模样,让诸葛亮心中好不气恼。
“士元,我此刻无心与你纠缠,我要尽快找到援军,回去救援子龙他们。”
然而,元歌却全然不顾诸葛亮的焦急,依旧躺在树梢,悠哉游哉地品着美酒,脸上挂着那标志性的、令人恨不得一拳挥去的笑容,他俯视着下方的诸葛亮,笑道。
“那你便去啊,我又未曾阻拦于你,你想走便走,我只不过在此小憩片刻,品酒赏景,恰逢你路过,顺便打个招呼罢了,你大可自行离去。”
诸葛亮此刻已无心与元歌周旋,他再次挥动缰绳,欲让马儿继续前行,但照夜玉狮子却仍旧坚守原地,似乎前方有着不可逾越的障碍,令它不敢贸然前行。
诸葛亮心急如焚,他深知赵云的坐骑勇猛无比,既然连它都望而却步,前方必然暗藏玄机。
于是,他翻身下马,警惕地环顾四周,然而,四周却是一片寂静,空无一物,照夜玉狮子究竟在畏惧什么?
诸葛亮心生一计,他捡起一块石头,奋力向前掷去,然而,令他惊愕的是,那石头竟在空中瞬间被切割成两半,断面光滑如镜,这一幕,让诸葛亮瞠目结舌。
他仔细审视前方,终于发现了端倪,原来,他们的前方布满了无数细如发丝的锋利丝线,而在诸葛亮的认知中,能操控如此丝线之人,唯有头顶的元歌。
诸葛亮顿时恍然大悟,他怒视着元歌,大吼道。
“你这个家伙!原来这一切都是你搞的鬼!你速速让开道路!”
然而,元歌却仍旧不紧不慢地品着美酒,笑嘻嘻地对诸葛亮说道。
“哎呀呀,孔明啊孔明,你何必如此焦急?我此番前来,可是特意来助你一臂之力的。”
听闻元歌竟是来助自己一臂之力的,诸葛亮的神色中明显透露出不信任。
此刻的他心急如焚,一心只想尽快找到救兵,返回救援赵云。于是,他对着树上悠然自得的元歌大吼道。
“我现在无需你的援手!快让我过去!”
眼见诸葛亮对自己的好意视若无睹,元歌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挂着他那标志性的、略带挑衅的笑意,嘻嘻哈哈地说道。
“你这可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就算我现在放你过去,你又能有何作为?你又打算如何营救你的挚友赵云,赵子龙呢?你可曾深思熟虑过?”
“我……”
诸葛亮一时语塞,他确实不知该如何是好,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尽快返回救援赵云。
望着陷入沉思的诸葛亮,元歌心中暗自得意,知晓自己已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他脸上的笑容愈发阴险,仿佛一只狡猾的狐狸。
随后,元歌从树干上缓缓站起,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笑嘻嘻地俯视着树下的诸葛亮,缓缓说道。
“且慢!且听我细细道来。如今,你们蜀军已被魏军重重包围,且已落入魏国的圈套之中。加之你们方才与吴军激战一场,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战斗力大打折扣,军心更是涣散。再加上魏军那边有曹操、典韦、夏侯惇等猛将,以及数以万计的精锐魏兵对你们进行围剿,你们此番只怕是凶多吉少,等待你们的唯有灭亡,孔明兄。哈哈哈哈哈。”
诸葛亮虽然满心不甘,但元歌所言句句属实,他愤怒地瞪着元歌,质问道。
“你究竟意欲何为?”
元歌再次仰头畅饮了一口大酒,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说道。
“我刚才不是已经说过了吗?我是来助你一臂之力的。”
诸葛亮冷哼一声,他对元歌的为人了如指掌。元歌乃是一个唯利是图的生意人,若想让他出手相助,必定得付出相应的代价。
没有利益可图的事情,元歌是绝不会去做的。
因此,他不可能如此好心主动地来帮助自己,必定是有所图谋。于是,诸葛亮质疑道。
“你会如此好心来帮助我?”
元歌笑了笑,坦然地承认了。
“我当然没这么好的心肠,毕竟我是一个生意人,向来不做亏本的买卖。但是呢……嘿嘿嘿。”
说着,元歌又猛地喝了一大口酒,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仿佛一朵盛开的罂粟花。
“我更讨厌那些欠我钱的人,在我收完债之前就一命呜呼。像刘大耳这种欠了我一屁股债的人,他若是死了,我找谁讨债去?是不是呀?孔明兄。”
说着,元歌又仰头畅饮起来。
对于刘备欠元歌钱这件事情,诸葛亮确实心知肚明。多年前,诸葛亮与元歌这对卧龙凤雏曾一同辅佐刘备,共谋天下大业。
然而,元歌与诸葛亮不同,他并非因为远大的理想才加入刘备的阵营,而是看重了刘备的财富。他加入刘备的目的纯粹是为了金钱,只看利益,不问其他。
然而,刘备却常常赖账,不愿支付元歌应得的报酬,甚至认为元歌为他效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也导致元歌与刘备决裂,从此不再为刘备出谋划策。因此,后来蜀国的军事谋略全都落在了诸葛亮的肩上。
然而,诸葛亮对元歌的性格了如指掌。他深知,若是不将欠元歌的钱讨回,元歌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看来,元歌此次前来相助,是想借此机会将刘备欠他的钱讨回。若真是如此,那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诸葛亮心中暗自思量:既然元歌的目的是讨债,那我便可以利用这一点,与他达成合作。只要能够救出赵云,稳住军心,再设法筹集资金偿还元歌的债务,便可化解这场危机。
于是,诸葛亮目光锐利地凝视着树上的元歌,缓缓言道。
“原来,你竟是想借吾之手,助你讨回旧债!真是狡猾至极,你这家伙。”
察觉诸葛亮已洞悉其意图,元歌的脸庞上再次绽放出他那标志性的、令人牙痒的笑容,他悠然自得地饮了一口烈酒,笑道。
“妙哉妙哉!果真是孔明,智谋无双。既然你已心知肚明,那咱们便不必再拐弯抹角了。吾可助你救出那帮人,但前提是,你必须设法让刘备将昔日所欠之债,悉数偿还于我!此计如何?”
诸葛亮双拳紧握,心中唯有赵云之安危牵动着他的心弦,刘备的生死,他此刻已无暇顾及。元歌又豪爽地灌了一大口酒,继续说道。
“你还在迟疑什么?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你细细思量,即便吾此刻放你离去,你匆匆赶往他城或要塞求援,又需几何时日?待你人马齐备,抵达彼处,恐怕你的挚友赵云,要么已是冰冷的尸体,要么便沦为阶下囚,到那时,你纵使悔恨交加,也无处哭诉。此刻,良机就在眼前,只看你是否懂得珍惜了,孔明,嘿嘿嘿嘿!”
他的笑容,依旧是那么令人憎恶而又狡黠。
然而,诸葛亮深知元歌所言非虚,即便他能瞬间变出一支铁骑,火速驰援,恐怕也为时已晚。既然已别无选择,而元歌此刻声称有办法救出赵云,为了挚友,诸葛亮也只能勉为其难地应允。
“好吧!吾答应你。事成之后我会再给你更多的钱,作为对你的报答。”
元歌闻言,心中大喜,立刻从树上跃下,向诸葛亮伸出右手,满脸笑意地说道。
“那么,祝我们合作愉快!”
诸葛亮毫不犹豫地与他紧紧相握,同样朗声道。
“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