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刘老等人在商量着,如何帮周志高更进一步的时候。
身为当事人的周志高,却在和刘晓雅研究亲聊软件的开发,现在外卖和短视频两个领域,阳市已经做到了占据大部分市场。
对于本来做这两个领域的原有公司,有着巨大的冲击。
最后他们不得不向阳市妥协,紧跟阳市的脚步,对公司旗下的员工进行让利。
有的更是直接宣布退出两个行业,因为他们已经看不到丝毫可以发展的希望,周志高的下手太狠,根本没给他们一点退路。
本来员工在他们公司,赚个三五千已经很不错,但周志高却让这个收入标准提升到了六千为基准,多的可以赚一两万。
而且这是平均收入,要是你足够努力的话,甚至能月入几万,这就是差距。
更不用说,周志高还提供了各种福利,高温补贴,全勤加码,五险一金等等。
以往他们不做的,周志高直接全部启用,就是要给行业立标准,拉高民众的收入。
表面上看,好像直接将收入提升到了不属于这个时代,但实际上,本来这些钱依旧在市场上,只不过被奸商们拿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现在周志高以官方背景,只留下百分之三十给官方和公司,剩下的百分之七十均分给公司员工。
所以钱还是那些钱,只不过换了一个群体获得,老板的收入少了,员工的待遇变强了,贫富差距也不会那么的夸张。
“周书记,我想加入阳递外卖,你看可以吗?”周志高的办公室内,前外卖平台的老总汪团有些拘谨的问道。
“现在整个外卖市场,几乎完全被阳递外卖给占据,我的公司即将破产,甚至还要背负巨额债务。”
“但我在这个领域,绝对是有话语权的,在阳递外卖没有出来之前,我们是最大的外卖平台。”
“听说阳递外卖还没有执行总裁,我毛遂自荐,还请周书记考虑一下。”
周志高看着眼前的汪团,在前世这位汪总可是热门的龙国首富人选,虽说在周志高重生前没有做到,但以后说不定有机会。
而且这汪团的鼻子嗅觉极为敏锐,只要闻着一点味,立刻就会扑上去。
他的投资不少,有赚有亏,但总体上却让赚了不少。
现在他还处于和投资商的对赌协议期内,真要是失败了,确实会背负巨额债务。
周志高靠在真皮座椅上,指尖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刘晓雅默默给汪团添了杯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对方局促的表情。
“汪总,”周志高突然开口,声音不疾不徐,“你知道阳递为什么能成功吗?”
他没等对方回答,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穿梭如织的橙色外卖车,“不是因为我们有官方背景,而是因为这里的每一个骑手,都能挺直腰杆做人。”
他转身时,目光如炬,“你在对约定的骑手抽成比例,比阳递高出40%,这40%,压弯了多少人的脊梁。”
汪团的喉结上下滚动,脸上血色尽褪:“周书记,我……我当时也是为了企业生存。”
“生存?”刘晓雅突然插话,把一份文件推到桌前,纸页间夹着几张骑手手写的感谢信,“看看这个。有位单亲妈妈在阳递月入过万,给孩子攒够了手术费。”
“还有位退伍老兵,在这里找到了尊严,他们不是数据,是活生生的人。”
汪团盯着那些字迹斑驳的信纸,手指微微颤抖。
他忽然想起自己的公司,有骑手在办公室楼下拉横幅讨薪的场景,当时他让人报了警,现在想来,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哽住了。
周志高重新坐下,翻开案头的《劳动法》:“汪总,你在行业里确实经验丰富。”
“但阳递的执行总裁,不仅要懂市场,更要懂人心。”
他抽出张报表,“上个月,我们拿出净利润的20%,给骑手子女设立了教育基金,你敢这么做吗?”
汪团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垂下头:“周书记,我承认,以前我眼里只有KpI。”
“但我真的想改过自新,我知道骑手的痛点在哪里,也熟悉各大城市的配送网络……”
他突然从公文包里掏出厚厚的策划书,“这是我连夜做的优化方案,能把配送效率再提升15%!”
办公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刘晓雅看向周志高,后者正一页页翻看策划书,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
十分钟后,他合上本子,推回给汪团:“方案有可取之处,但还不够。”
他拿起电话,“李固,通知人事部、工会的负责人,半小时后开会。”
会议室内,气氛剑拔弩张。
工会主席拍着桌子:“周书记,让汪团这样的人进管理层,骑手们绝对不答应!”人事部经理也摇头:“他的商业手段太激进,和我们的企业文化不符。”
周志高示意大家安静,调出一段监控录像:画面里,汪团正在自家公司破产清算前,悄悄把账上最后一笔钱,转给了一位患重病的骑手。
“这是我昨天才知道的事。”他顿了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有没有勇气直面错误。”
散会后,周志高单独留下汪团。
夕阳的余晖透过百叶窗,在两人身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
“我给你一个月试用期,职位是配送部顾问。”周志高将一份文件推过去,“你的工资,和普通骑手的平均收入挂钩。”
汪团猛地抬头,眼里满是震惊:“周书记,这……”
“这是阳递的规矩。”周志高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想证明自己,就从最底层做起。”
“记住,这里没有资本家,只有和骑手并肩作战的服务者。”
一个月后的清晨,阳市骑手之家挤满了人。
汪团穿着崭新的橙色制服,胸前别着“见习督导”的徽章,正在给新入职的骑手培训。
“遇到暴雨天气,系统会自动延长配送时间。”
“送餐时发现独居老人,可以上报平台,我们会定期回访……”他讲得口干舌燥,却注意到台下的骑手们听得格外认真。
这时,他的手机震动,是周志高发来的消息:“今晚八点,来我办公室。”
汪团攥紧手机,手心沁出薄汗。
夜幕降临,周志高办公室的灯依旧亮着。
汪团推门进去,看见桌上摆着份红头文件——《关于任命汪团同志为阳递外卖执行总裁的决定》。“这一个月,你跟着骑手跑了127趟配送,写了23份改进报告,还自掏腰包给困难骑手垫医药费。”周志高把文件推过去,“现在,敢不敢接这个担子?”
汪团的视线模糊了。
他想起自己曾经在资本的漩涡里迷失方向,如今却在这个充满温度的平台,重新找到了商业的初心。
“周书记,我……”他深吸一口气,“我不敢保证做到最好,但我发誓,会把每一个骑手当兄弟!”
听着汪团的回答,周志高笑了,笑得极为灿烂。
他的目的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