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足以让很多人闻之色变,就连有些皇家权贵都无法逃脱感染天花死掉的命运,更别说营养不良的平民百姓了,抵抗力更低。
接种牛痘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起码能极大改善这个问题。
景帝万万没想到,秦扶清说的接种牛痘法真的能预防天花,而且对付天花的成本极低,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天大好事啊!
“好!果真是好!你可真是上天派给朕的文曲星啊!”
景帝很是高兴,在这个关键时刻,推出接种牛痘预防天花,起码能稳定民心,受万民敬仰。
冬春季节天花频发,现在正值春末,景帝当即就决定让太医署开始层层传令下去,务必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燕京百姓的牛痘接种。
接种牛痘很简单,但动员工作并不是那么好做的。首先接种后会有一定排异反应,高烧呕吐都很正常,也有人症状可能会严重,但秦扶清的试验对象太少,他也不清楚会有多严重,所以为了稳妥起见,秦扶清首次提出试点计划。
“试点计划?”
“对,陛下也知道九州万民有多大,想要把一个政策推往全国,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依臣之见,不如现小范围推行,上行下效,带动百姓意愿,免得造成百姓恐慌,才是正解。”
景帝倒是没有想那么多,在他看来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以后百姓不会再染上天花,死亡率降低,是大好事。
秦扶清说的很有道理,景帝决定采纳他的建议,并且让秦扶清负责这件事。
状元郎得天花的事情人尽皆知,许多王公贵族这段时间见到秦扶清都恨不得绕道走,生怕靠近他还会染上天花,没曾想,秦扶清不过去进宫一趟,就得到各种赏赐,还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也不会给他什么差事,几个皇子先被召见进宫,景帝告诉他们,秦扶清发现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已经用宫女太监做过试验,确实可行,现在要在皇子身上推行,给百姓做个榜样,问他们谁乐意。
一听到天花,几个皇子人都傻了。
父皇该不会是被忽悠瘸了吧,又莫非是听信谗言,想要害死他们几个?
一时之间,几个皇子面面相觑,都不敢吱声。
景帝一看他们那副怂样就忍不住暴脾气,把几人一通臭骂,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他们几个不知道给百姓做榜样,将来要怎么担当起大任?
他这么一说,六皇子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却还是不敢自己亲自来,他低着头,脑子转的比平常要快多了,说自己家中还有刚出生不久的幼子,他倒是不怕,就是怕孩子……
这时秦扶清来了一句,幼儿接种牛痘成功率更高,而且症状更轻。
六皇子梁泽:“???”
他没得罪秦扶清吧?一时间看向秦扶清的眼神都不好了。
秦扶清义正言辞,与其强迫百姓们接种预防,不如让他们看到好处,上行下效,上面的王公贵族都敢在自己身上用,连婴幼儿都能平安无事,如此一来,不用逼迫,百姓们都会主动打听怎么接种疫苗。
他那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丝毫没有讨好六皇子的意思。
景帝坐在上面看得清清楚楚,他不过是夸了老六一句,就让朝中多少人看到希望,纷纷跑去抱老六的大腿,这次琼林宴后秦扶清感染天花,景帝借着查明情况,让大理寺少卿查到了六皇子的小尾巴,借机把他关了禁闭。
要不是想让几个儿子以身作则,估计景帝还要再关他们一段时间。
所有人都追捧六皇子,唯独秦扶清大义凛然,无动于衷。
景帝心中对他又是欣赏,又是忧心,他的状元郎还是太年轻了,不懂得过刚易折的道理。
但有景帝在,自然能保护他安然无恙。
于是景帝对六皇子道:“秦爱卿说的有道理,既然老六不愿意,你们其他人也有愿意的?”
其他人默不作声,装聋作哑。
这时候五皇子挺身而出,对景帝道:“父皇,六弟的小儿子太过年幼,六弟有所担心也很正常。儿子家中有三岁幼子,正是调皮爱闹的年纪,身体一向很好,儿子愿意一试。”
五皇子此话一出,其他兄弟都震惊了,他们知道五皇子说的三岁幼子是谁,正是他的嫡长子,五皇子后院里女人不多,他和妻子成婚多年,才终于盼来一个孩子,五皇子是个遵守规矩的人,在他的妻子有孕之前,府中未曾有一个妾室传出有孕的消息。
所以五皇子是他们几人中子嗣最单薄的,也不过两儿一女,最大的三岁,最小的女儿七八个月大。
而他也是真狠心,一开口就是三岁幼子。
景帝也知道五皇子府里的情况,问道:“老五啊,你当真舍得?”
五皇子沉默片刻道:“儿臣的孩子是宝贝,百姓的孩子也是宝贝。既然父皇想要推行此等利国利民的好事,儿臣作为您的儿子,您的臣子,没有不支持的道理,只有儿子和孩子们没事,百姓们才会相信政策真是好的,儿臣赞同状元公的话,愿意以身试险,为父皇排忧解难。”
他这段话说的实在太漂亮了,太温顺了,就像是忠心耿耿的犬,而景帝最爱的就是这样的人。
景帝大为感动,对五皇子这个母妃沈飞卑微,自打出生就被他厌弃一边,成年后都没怎么正眼看过的儿子,突然多了一分好感。
也就那么一分。
比起让六皇子他们来试药,还是用老五的孩子试验比较安心。
若是五皇子知道景帝的心思,也不知会是何种心情。
秦扶清说开始就开始,五皇子愿意做众皇子的榜样,他自然也不会心疼这些贵族,更何况接种牛痘而已,真有什么风险,有太医署在,也比百姓经历的风险小太多。
可能出身贫苦,秦扶清更能理解普罗大众的苦,和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王公贵族来说,他优先接种牛痘这种好事有什么好怕的呢。
所以秦扶清很淡定。
他带着太医署的人来到五皇子府中,让人隔出一个偏僻院子,五王妃得知她的宝贝儿子要主动感染天花,听到消息后直接晕死昏厥过去,哭拦着不许秦扶清他们胡来。
五皇子只好先安抚她,告诉她此法风险不大,而且对百姓也有好处,更重要的是,他会一直陪在儿子身边,和儿子经历一样的事情。
说实话,秦扶清对他有点改观了。
在他眼里,五皇子和其他皇子没什么不同,甚至五皇子的野心更加深沉,他以为五皇子在景帝面前说出那样的话,是为了争好感,明明怕死 怕自己出问题,却仍要为了皇位献祭自己的亲生儿子。
没想到,五皇子居然是要和孩子一起接种。
秦扶清没说什么,在一旁冷静看着,王妃被安抚好了,柔弱地被五皇子搀扶着送到房中休息,没一会儿,五皇子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出来,对秦扶清笑着道:“让状元公见笑了,咱们这就去吧。”
男孩长的粉雕玉琢,身穿锦罗绸缎,脖子上戴着个镂空的金项圈,一看就是被照顾的很好,他搂着五皇子的脖子,显得很是亲昵,眼睛看向秦扶清,嘴里问道:“爹爹,他就是状元公吗?”
秦扶清走过去,刚伸手过去,小男孩就握住他的手指,“小家伙,你知道什么是状元公吗?”
男孩名叫梁麒,他骄傲地大声道:“我知道!爹爹告诉我,状元公就是天底下读书最厉害的人!”
秦扶清笑了,轻轻捏着小家伙的小胖手,“小公子知道我们接下来要去做什么吗?”
梁麒把五皇子的脖颈抱得更紧了,好像有些害怕,却又鼓起勇气道:“爹爹说了,我们要去做好事,做对百姓好的事,麒儿不怕。”
他拍着自己的胸脯,像是给自己加油打气。
白嫩的脸颊也鼓起来,看起来聪明乖巧又可爱。
人都不会讨厌乖巧懂事的幼崽,秦扶清也不例外。
他是真没想到,五皇子这样心机深沉的人,竟然会有这般天真无邪的幼子。
人性或许本来就很复杂。
五皇子看向孩子的眼神,里面的爱意不像是能演出来的。
秦扶清对五皇子道:“殿下将小公子教的很好,请转告王妃不必担忧,不会有事的。”
五皇子对秦扶清笑道:“我相信状元公。”
给梁麒接种牛痘时,割开他稚嫩的皮肤他也没有哭,哪怕已经眼泪汪汪,依旧在安慰自己。
五皇子在另一个屋子接种,秦扶清看不过去,将小家伙抱在怀里,转动拨浪鼓转移他的注意力。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梁麒。”
“你几岁了?”
“三岁。”
“可有读过书?”
“读过,爹爹教我《千字经》还有《三字文》,我会背啦!”
“小公子真是厉害,我都忘记怎么背的了,你可以告诉我吗?”
小家伙嗷地一声就开始背了,累得直喘气也不肯停,有照顾他的奶娘端来水让他喝,他还有些不愿意停下,秦扶清让他先喝水,他就乖乖照做。
喝完水,小家伙潇洒一抹嘴,问秦扶清道:“你不是读书最厉害的人吗?为什么还会忘记呢?我都不会忘的。”
秦扶清摸着他的头,小孩子的头发顺滑的像是貂毛一样,笑着道:“温故而知新,我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厉害,所以学会了也不回头温习,就把知识都给忘完了,不过有小公子提新,我现在又想起来了,谢谢你。”
梁麒高兴极了,没想到自己还能帮到读书最厉害的人,一看见五皇子,他就从秦扶清腿上溜下去,大喊着:“爹爹!我教会状元公千字经啦!”
五皇子一脸无奈,看向秦扶清解释道:“幼子顽劣,给状元公添麻烦了。”
“不碍事,”秦扶清笑眯眯的,因为梁麒看五皇子都顺眼多了,“小公子非常聪明,我很喜欢。”
不知为何,梁麒与他异常结缘。他爱玩爱闹,接种完牛痘也不肯消停,让照顾他的奶嬷嬷在后面追着跑,秦扶清怕他跑出汗加重疫苗症状,把他叫到身边,将他抱在身前坐好,随意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上画画。
梁麒被他动作吸引,好奇问道:“这是什么?你在作画吗?”
“小公子觉得这是什么?”
“圆圆的,看着像盘子,又像太阳,都是圆圆的!”
秦扶清笑着道:“很棒,小公子说对了,这个字是日,就是太阳的意思,你再猜猜这个是什么字?”
秦扶清把象形文字快玩出花了,他看似作画,实际上可以看图形猜测字意,就跟玩似的,梁麒跟着他认识好几个字,不仅认识,还学会写了。
五皇子在不远处看着,等到梁麒累了,有些打哈欠,奶嬷嬷将他抱走带睡,他才问秦扶清道:“没想到状元公这么会和小孩子相处。”
秦扶清笑道:“我家中兄弟姐妹识字都是我教的,熟能生巧,让殿下见笑了。”
五皇子轻轻点头,他倒是知道秦扶清出身贫苦农家,也正因此,走到这一步更难能可贵。
“状元公不必自谦,麒儿自小聪颖,学什么都快,就是活泼好动,难以静心,请了多少夫子都说他难以管教,我还是第一次见他能坐半个时辰。”
和五皇子聊了一会儿育儿心得,秦扶清让太医署的人每隔一个时辰量一下五皇子和梁麒的体温,看有没有其他症状,并要求他们以后每次接种牛痘都要记录相关症状,以补充试验样品。
接下来两三日,秦扶清每天都会到五皇子府中观察情况,五皇子父子二人接种如何,事关疫苗推行,万万不可有差错。
梁麒是接种人中年纪最小的,反应却是最弱的,他甚至没怎么发烧,就是有些食欲不振,外加精神有点蔫,秦扶清陪着他玩认字游戏,第二天小家伙就好很多。
等到试验完成,五皇子和梁麒顺利痊愈,秦扶清要回宫述职,得知秦扶清不会再来,梁麒哭得震天响,十分不舍。
五皇子趁热打铁,向秦扶清提出酝酿已久的想法,他想让儿子拜秦扶清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