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潘金莲的逆袭人生 > 第369章 兵围汴京(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然而,起初流民们对苏定的话半信半疑,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疑虑和不信任。但当一袋袋粮食真的被分发到他们手中时,人们的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原本嘈杂的人群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苏定见此情形,心中稍安,以为这场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然而,就在他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突然人群中传出几声高喊:“这点粮食哪够吃啊!朝廷根本不管我们的死活!”

这一喊,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已经安静下来的流民们瞬间又躁动起来,他们开始纷纷附和,情绪愈发激动。

苏定心中一紧,他立刻意识到这背后恐怕不简单,很可能是有富户在暗中煽动闹事。他当机立断,下令士兵们将带头闹事的那几个流民迅速控制住,以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同时,苏定向众人高声喊道:“大家放心,朝廷绝对不会不管你们的!这些只是先头的粮草,后续还会有更多的粮食运来!”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在人群中回荡,让一些原本激动的流民稍稍冷静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远在兴庆府的潘金莲可没有丝毫的懈怠。她每天都会收到来自陕省各个地方的消息,这些消息让她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原来,粮食危机正在不断地加剧,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各地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流民冲击府衙,强烈要求开仓放粮的情况。然而,那些富户们却只是象征性地拿出了一点点粮食,这对于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不过,也有好几处地方的富户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他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存粮拿出来,分发给当地的百姓。这些地方的百姓生活相对要好一些,并没有出现流民的现象。

潘金莲看到这些消息后,心中感到十分欣慰,她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将这几个地区的富户名字特意记在了一旁。她心里想着,等这段艰难的时期过去之后,一定要对这些富户委以重任。

紧接着,潘金莲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与青省的朱武取得联系。她向朱武详细说明了陕省目前的情况,并嘱咐他要积极筹集粮草,尽快前往支援靠近青省的陕省西部各城。

至于陕省东部,由于距离较远,还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等到粮草运到之后才能进行支援。

就在潘金莲等人如火如荼地解决陕省数百万百姓的粮草问题之际,金国那边的局势却发生了重大变化。东路军一路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终于抵达了宋朝的国都汴京城城下。

太师府内,气氛异常凝重。蔡京满脸怒容地坐在上方,他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下方的几个大臣,其中一人便是秦桧。

蔡京怒不可遏地呵斥道:“秦桧,你之前不是信誓旦旦地说已经和金国谈妥了吗?我们割让土地,他们就会退兵。可如今,金国为何会打到汴京城下?”

秦桧被蔡京的质问吓得浑身发抖,他急忙跪地,头也不敢抬,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太师,金国此次突然进兵,确实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依微臣之见,想必是他们见我军防守空虚,心生贪念,故而背弃盟约,继续进军。”

蔡京冷哼一声,显然对秦桧的解释并不满意,“哼,事已至此,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你立刻再去与金国谈判,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们退兵,否则你这颗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秦桧心中惶恐,不敢有丝毫的耽搁,急忙跪地叩头谢恩,然后脚步匆匆地离开,直奔金国军营而去。

蔡京的目光紧随着秦桧的身影,直到他消失在视线之外,这才缓缓转过头来,落在了高俅身上。高俅手握汴京守军的军权,此时正站在一旁,面色凝重。

蔡京凝视着高俅,厉声道:“高太尉,城外的情况究竟如何?我汴京城到底有多少守军?能否守住这座城池?”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担忧。

高俅抱拳施礼,沉稳地回答道:“太师,据探子回报,目前城外的金军大约有十万之众。而我汴京的守军,共有十五万之多。”

他稍稍顿了一下,接着说:“不过,汴京的城墙高大而坚固,只要我们坚守城池,金军一时半会儿应该难以攻克。”

蔡京听后,眉头微皱,沉思片刻。他深知金军的实力不容小觑,虽然汴京守军人数稍多,但要想长久抵御金军的进攻,也并非易事。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蔡京终于拿定主意,他面色凝重地开口说道:“事到如今,我们别无他法,唯有先牢牢守住这座城池,等待各地前来救援的勤王之师。高太尉,此事至关重要,你务必全力以赴加强城防,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怠慢。”

蔡京的语气异常严肃且坚定,显然对高俅寄予了厚望。高俅见状,心中虽有万般无奈,但也只得默默点头应是。然而,他的内心却如同一团燃烧的怒火,难以平息。

高俅心里很清楚,之所以金军能够如此迅速地攻打到汴京,蔡京的决策失误难辞其咎。此前,蔡京竟然轻信秦桧的谗言,听信了所谓已经与金军达成协议的说法,认为金国暂时不会对宋国用兵,只需宋国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即可。

可如今看来,这不过是蔡京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金军不仅没有停止进攻,反而如饿虎扑食般直逼汴京,让高俅对蔡京的判断力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先前蔡京为了平息金军的怒火,向他们展示宋军并无敌意,他果断下令边军主动将大批军队从主要关隘撤出。不仅如此,他还不惜赔付巨额金银,以表诚意。

然而,金军东路军却并非真心与宋国谈判,而是在表面上与宋国交涉的同时,暗地里命令军队争分夺秒地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他们等待着宋军防守力量减弱的时机,一旦宋军减少了防守,金军便会全线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