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说道:“孟获,你所言这些,于我而言,皆是闻所未闻之事。如此看来,这三国倒也有些独特之处。”
诸葛亮一边说着,一边轻抚着胡须,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片刻后,诸葛亮抬起头,接着问道:“那你可知他们的方位在哪?这一点至关重要,关乎我军接下来的行动方向。”
孟获见诸葛亮询问,不敢有丝毫懈怠,连忙回答道:“这个简单。当时这三个国家为了让我们南蛮全力出兵攻打大汉,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他们提前耗费人力物力,专门修建了一条道路,就为了给我们运送粮草和装备。你们只要顺着这条路走,便可找到这三个国家。”
诸葛亮闻言,心中一阵惊喜,没想到还有这等意外收获。
只见诸葛亮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暗自思忖:有了这条道路,我军行军速度将大大提升,能更快地抵达那三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不过,诸葛亮向来心思缜密,即便心中高兴,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微微眯起眼睛,看着孟获,语气温和却又暗藏深意地说道:“孟获,你说的这些对我军确实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只是,这一路情况复杂,我担心会有变故。到时候,你便跟我们一起去吧,也好随时为我军指引道路,解答疑惑。”
诸葛亮一边说着,一边紧紧盯着孟获的眼睛,观察着他的反应。
孟获又怎会不明白诸葛亮的用意,心中暗自苦笑:诸葛亮到底还是对我有所警惕啊。如今我已成阶下囚,生死都掌握在他的手中,哪有拒绝的余地。想到这里,孟获微微低下头,无奈地说道:“既然诸葛先生有此安排,我孟获自当遵从。只是希望先生能看在我如实相告的份上,日后能对我南蛮百姓网开一面。”
诸葛亮微微点头,说道:“只要你诚心配合,我自会考虑南蛮百姓的处境。”
说罢,诸葛亮转身,对着身旁的传令兵说道:“传令下去,全军在此休息几日,让士兵们养精蓄锐。同时,派几支精锐斥候小队,提前去探一探孟获口中的那条道路,务必查明路况及周边情况,不得有误!”
传令兵领命,迅速跑了出去。
几日后,斥候小队传回消息,其结果果然和孟获说的一样,那条道路不仅畅通无阻,而且沿途还设有一些补给点。
诸葛亮得知后,心中更加笃定,便叫来沮授、于禁和麴义,神情严肃地说道:“如今我军即将出征前往那三国,南蛮之地刚被平定,根基未稳,需要有人留守。沮授,你智谋过人,于禁、麴义,你们二人作战勇猛,我命你们三人率领三万大军,驻守南蛮。务必安抚好百姓,稳定局势,若有变故,及时向我汇报。”
沮授三人齐声应道:“谨遵主帅命令!”
安排妥当后,诸葛亮大声喊道:“全军听令,出发!” 随着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盘越国、掸国以及骠国三国进发,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在这片土地上回荡,仿佛在宣告着一场新的征程即将开启 。
大军在前往盘越国、掸国以及骠国的途中,步伐沉稳却稍显缓慢。
一日,徐庶眉头微皱,心中满是对行军进度的担忧,快步来到诸葛亮的营帐前,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主帅,打扰了。”
得到诸葛亮的应允后,徐庶走进营帐,见诸葛亮正对着地图沉思,上前一步,开口说道:“我观我军此次行军速度有些慢。如今我军攻打盘越国、掸国以及骠国,这三国估计还被蒙在鼓里,毫无警惕之心。依我之见,我军大可加快速度,采用奇袭战术。如此一来,定能打得这三国措手不及。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为时已晚,此计必能大见成效,迅速拿下三国。”
徐庶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行军路线,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显然对自己的计策胸有成竹。
诸葛亮闻言,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说道:“元直所言,的确乃为上计。奇袭战术若运用得当,确实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优势。”
诸葛亮微微停顿,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过了片刻,诸葛亮继续说道:“然而,我却不想这么办,准备换种方式。”
见诸葛亮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徐庶心中充满好奇,拱手问道:“主帅谋略过人,既然已有定计,还请主帅赐教,让我等也能领会其中精妙。”
于是诸葛亮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手指沿着通往三国的道路缓缓移动,说道:“元直,你有所不知。这三国之前能一起去找孟获,哄骗其出兵攻打我大汉,平日里自然连系不断。如今我等大摇大摆地行军,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来收拾他们的,一旦他们知晓我军来袭,必然会想方设法阻止。依我推测,他们定会联合起来抵抗我军。到时候,等他们合并一处,我等与之一战决胜负。如此一来,便可避免像之前攻打南蛮一样,四处征战,浪费大量的时间。如今局势紧迫,时间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不容有丝毫浪费。”
徐庶听了诸葛亮的一番话,心中豁然开朗,这才明白诸葛亮的深意。
以如今己方的实力,确实根本无需惧怕盘越国、掸国以及骠国三国的联军。
徐庶微微点头,脸上露出钦佩的笑容,说道:“主帅高见,此计甚妙。如此一来,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将三国的力量一举消灭,避免日后再生事端。我完全同意主帅的这个办法。”
在盘越国、掸国以及骠国的宫廷之中,自从貌基丹、昂山达阿、阿努拉悉带着大量的财宝回到各自国家之后,整个宫廷都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