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幸好遇见神 > 第596章 东魏/西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魏皇帝元修以为,自己手握洛阳十几万大军,又有关西宇文泰、荆州贺拔胜支持,三大筹码在手,够本钱与高欢一决雌雄。

哪知贺拔胜首鼠两端,首先让元修失去一根支撑。

接着,驻守滑台的贾显智率军临阵倒戈,向窦泰投降。

滑台失陷,黄河防线决堤。

高欢手下高傲曹、窦泰、娄昭三路大军随即攻破石济,势如破竹,一路南下直趋洛阳。

行军途中的宇文泰得知洛阳战况,命令赵贵率军进攻高欢大本营晋阳,企图围魏救赵。

同时,宇文泰增派李贤率1000精骑兵赶往洛阳,与先头部队骆超会合,加强接应皇帝元修的力量。

7月26日,高欢大军渡过黄河,抵达洛阳城下。

7月27日,元修带着妃嫔、堂妹元明月,以及部分宗室王爷,由5000禁卫军精骑护卫,打开洛阳西门,出城往关中方向而去。

独孤信本来是贺拔胜的副手,后被调入京城担任武卫将军,也就是领军将军斛思椿的副手。他坚决请求与皇帝同行。

元修深受感动,当即晋其爵位为浮阳郡公。并赐御马一匹,允其随行。

军士们得知是逃往长安,有一部分不愿离乡背井,开始私下里鼓噪。

当晚,有2000多军士逃走。

清河王元亶、广阳王元湛也随军士们走了。

28日,宇文泰派来的骆超、李贤等关中精骑队伍会合,随即接到皇帝一行人。

行过参拜大礼后,骆超、李贤一前一后,保护着元修西去。

29日,高欢进入洛阳城。

他让高傲曹、娄昭率军向西追击皇帝。

元修、骆超、李贤一行人到达灵宝稠桑,遇到潼关大都督毛鸿宾,不久又遇到赵贵、梁御的人马,皇帝这才松了一口气。

宇文泰带着仪仗,在长安城东阳驿迎接皇帝元修,随后一起入城,住进临时打扫整葺过的旧皇宫。

8月下旬,高欢亲率大军攻下弘农郡。

9月,高欢率大军攻克潼关,擒获大都督毛鸿宾,进驻华阴长城。

龙门都督薛崇礼献城投降高欢。

高欢经过查探、分析,认为宇文泰已经做好了关中防御部署,自己率军前去硬拼,胜算不大。

还有一点:如果贺拔胜从南阳攻打洛阳,洛阳很难守住。

于是,高欢下令回撤。

他一路留下大将驻守相关要塞:行台长史薛瑜守潼关、大都督狄温守封陵、薛绍宗任华州刺史守浦津西。

同时,高欢命高傲曹代理豫州刺史、驻守虎牢,负责拱卫洛阳周边安全。

高欢决定向西防守的同时,向南则采取进攻策略。

他派行台侯景,率大军主动进攻喜欢在战争中观赏风景的荆州贺拔胜。

没过多久,侯景攻下荆州。

贺拔胜率500骑逃往南梁,向萧衍投降。

侯景一鼓作气,向东攻占东荆州(河南泌阳)。

东荆州刺史冯景昭逃走。

10月,高欢回到洛阳,开始整肃朝廷秩序。

尚书左仆射辛雄、仪同三司叱列延庆、吏部尚书崔孝芬等十几个大小臣子被斩杀。

高欢很清楚,他们是元修的死忠粉。

贺氏兄弟老大贺拔允,被关在楼上活活饿死。

这是投机分子世家的代表人物,也没必要留在世上。

10月17日,高欢立清河王世子、孝文帝元宏曾孙、11岁的元善见为帝,改年号为“天平”。后世称东魏孝静帝。

高欢请新主任命赵郡王元谌为大司马,咸阳王元坦为太尉,仪同三司高盛为司徒,高傲曹为司空。

10月底,宇文泰反扑,攻占潼关。

高欢考虑:自己不会离开晋阳。洛阳的地理位置距离西魏和南梁太近,一旦有变,自己来不及救援。

洛阳作为首都,很不安全。

于是,高欢下令迁都邺城。洛阳大部分人口也迁往邺城。

原司州改为洛州。任命尚书令元弼为洛州刺史,驻守洛阳。

然后,高欢命令左仆射司马子如、右仆射高隆之,侍中孙腾、高岳留在邺城辅政。

高欢留下世子、渤海王高澄在邺城,参与辅政。让左丞崔暹辅佐高澄。

高欢次子高洋被封太原公。高欢带着次子,还是回到并州,坐镇大本营晋阳。

东魏高欢的势力构成,包括元氏(拓跋氏)皇室宗族、六镇(怀朔镇为主)鲜卑族、部分尔朱氏旧部、河北汉族世家。

主要将领及文臣有:窦泰、高傲曹、侯景、斛律金、段荣、段韶、慕容绍宗、娄昭、彭乐、韩轨、蔡儁、刘贵、韩贤、斛律光、厍狄干、刘丰、魏兰根……等等。

……

长安城这边,宇文泰与冯翊公主完婚。

元修随即任命宇文泰为大丞相、大将军、驸马都尉。

军国大事完全由宇文泰操控。

不久,宇文泰感觉皇帝元修很不听话,二人之间产生矛盾。

10月15日,元修暴毙薨逝。

宇文泰扶持南阳王元宝炬登基。是为西魏文帝。

元宝炬世子元钦被立为太子。

斛思椿为太保,广平王元赞为司徒,广陵王元欣为太傅,万俟寿乐干为司空。

西魏宇文泰势力构成,包括元氏皇室宗族、六镇(武川镇为主)鲜卑族、关陇世家大族、西北地方部落首领。

主要将领及文臣有:

元欣、元钦、元赞、元育、元廓;

宇文导、宇文贵;

独孤信、杨忠、李虎、李弼、侯莫陈崇、赵贵、于谨、韦孝宽、王思政、长孙稚……等等。

*****

东、西魏局面形成后,宇文泰首先发难,进攻潼关。

潼关是关中的咽喉。如不能占据潼关,宇文泰根本无法睡着觉。

在西魏军拼死猛攻下,东魏潼关守军溃败。

东魏守将薛瑜被杀。军士被斩杀1000人,被掳走7000人。

西魏重新拥有潼关这座关键门户,还得到7000精兵。大胜。

夺回潼关后,534年底,独孤信和杨忠请求攻打荆州,得到宇文泰同意。

二人希望夺回荆州,为老板贺拔胜报仇。

二人开始时很顺利,干掉了荆州刺史辛纂,拿下荆州。

哪知二人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在高傲曹和侯景反扑下,二人的队伍被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最后,二人没有退路,只得带着少量人马逃往南梁,与老板贺拔胜在异国他乡团聚。

其实,独孤信拉着杨忠攻打荆州,本来就存着两种打算:打下荆州,则迎贺拔胜回来主持荆州,与宇文泰谈条件。

打不下荆州,则直接投梁。

因为,独孤信投靠的主子是元修。而元修已经被宇文泰干掉了。独孤信觉得很不安全。

杨忠则是受到独孤信拖累。

但二人是世交老友,也没法计较那么多。

*****

高欢剿灭尔朱氏家族的最后一位大佬尔朱兆时,几乎接管了尔朱家族的所有财产,包括几位尔朱氏皇后、尔朱家主夫人们。

加上高欢担任魏国大丞相、大将军时间也不短。可想而知,宇文泰手下的人力物力,与高欢相比,不在一个量级。

两国对峙初期,535~536年,高欢与宇文泰的交手,多数时候是东魏占上风。

535年正月,高欢派司马子如、窦泰、韩轨一起攻打潼关。

攻打潼关只是试探和幌子。

西魏对潼关的防守非常坚固。东魏军便掉头北上,向蒲坂、华州发起进攻。

西魏华州刺史王罴是员老将、猛人,他以一己之力打得东魏军节节败退。

王罴的胜仗,给了宇文泰莫大鼓舞,使其认识到高欢的东魏军并非无敌。

536年正月,高欢亲自率军突袭宇文泰的发迹之地夏州,活捉刺史斛拔俄祢突。

高欢将夏州州府5000户百姓迁往晋阳(太原)。

高欢攻占了夏州,也就打通了灵州与东魏间的通道。

灵州刺史曹泥早就是高欢的盟友。他和女婿、凉州刺史刘丰立即宣布投靠东魏。

曹泥和刘丰的叛变,带来一些示范效应。

随后,秦州、豳州等几个非武川系刺史的州郡,先后宣布脱离西魏管辖。

宇文泰遭到沉重打击。

但逆境中的宇文泰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愈挫愈强。

宇文泰接受左光禄大夫赵刚建议,命赵刚为特使,秘密去南梁,动员、迎接贺拔胜、独孤信、杨忠、卢柔等人回来。

赵刚不辱使命,历经曲折,在萧衍身边红人朱异协助下,将四人安全接回到长安城。

宇文泰抛弃前嫌,封贺拔胜为太师,封独孤信为领军将军。

宇文泰本人身高体壮肤黑,十分威猛。而杨忠之身形,犹有过之,只是皮肤稍白。

宇文泰请杨忠担任自己的亲卫首领。

贺拔胜、独孤信、杨忠的回归,意味着西魏武川力量重新凝聚成一股力。

而宇文泰还得到一位在未来发挥重大作用的谋臣:贺拔胜的谋士卢柔。

宇文泰将卢柔调到大将军府任从事郎中,加平东将军衔,让他与另一位佐郎苏绰一道,成为自己的两大高参。

西魏辅政大臣由五人变成七人:李虎、元欣、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

就这样,北魏分裂成了两个国家:

东魏:元善见为皇帝、邺城为首都。实控者为高欢。

西魏:元宝炬为皇帝、长安城为首都。宇文泰为实控者。

——加上南方萧衍做皇帝的梁国,天下进入“后三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