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6天(2022年6月30日,星期四)——槐花
早上爸爸送我去上学,走出胡同口,爸爸马上看到白广路两边高大的槐树开花了。
我抬头一看,果然看到高高的槐树上垂下了一串串白色的小花,花虽小但数量众多,簇拥在一起也显得“热热闹闹”。
我记得前两个月爸爸也提到过“槐树开花”的话题,当时也指给我看过,怎么时隔两个月槐树又开花了?
爸爸也是查了百度才搞清楚,原来四月开花的槐树是“刺槐”,是一个外国品种,近代才引进到国内,因此也叫“洋槐”。
而六月开花的槐树是正宗的本地品种,从古至今陪伴着国人,因此叫做“国槐”。
爸爸对槐树很有感情,他从小就喜欢槐树。
而且据爸爸说不光他喜欢槐树,在他小时候几乎所有小孩儿都喜欢槐树,因为槐花是可以吃的,而且还十分好吃呢。
爸爸小时候孩子们家里条件都不怎么好,没有哪家能经常给孩子买零食吃的,于是孩子们就成群结队出去“找食吃”。
像什么摘野果、抓鱼虾、网鸟雀这些“解馋吃法”,让现在天天玩手机打游戏的孩子们听起来就觉得“好神奇”。
而每到春夏时节百花开放,就更给孩子们的“野外食谱”上增添了新的“菜色”,其中尤其以槐花最受欢迎。
一串串的槐花,一把把地薅下来,简单加工一下就可以炸槐花饼、槐花炒鸡蛋、煮槐花粥、酿槐花蜜、包槐花包子饺子,吃法可多了,味道还特别好。
每年孩子们要是没吃上槐花,就感觉像是缺了点儿什么,会遗憾一整年。
其实并不是孩子们调皮才喜欢吃槐花,上千年前的古人就讲究吃槐花了。
槐花不但好吃,而且还有很多药用功效,能清热、止血、降压,在好多种疾病的治疗上都有显着效果。
并且古代文人还给“吃槐花”赋予了相当多的文化内涵,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使槐花成为了名闻天下的一种“流行美食”。
说起来我真的挺羡慕爸爸妈妈小时候,虽然生活条件差一些,在吃穿上都“朴素”一些,但他们至少拥有相当丰富多彩的童年记忆。
而我虽然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吃穿不愁的年代,但似乎也缺少了很多乐趣。
就比如我都这么大了甚至连槐花都没薅过呢!
--------------------
第4007天(2022年7月1日,星期五)——香港回归纪念日
今天是“七一”,党的101岁生日,也是香港回归第25周年纪念日。
我知道香港和澳门都是“特别行政区”,在清朝中国最落后的时候成为了外国的“殖民地”,后来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越来越强大,终于促成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书上说,香港因为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而被英国“租借”了99年。
虽然英国人一直不愿意归还,但在中国人民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实力面前,最终香港还是在1997年7月1日准时“回归”,成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这是一段令人振奋的历史。
爸爸说香港在“回归”那天下雨了,这场雨洗刷掉了百年耻辱,使香港以全新的面貌回到了祖国大家庭。
当时爸爸才17岁,但是他看到雨中的香港、看到香港回归的仪式,也激动得热泪盈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今天北京也下雨了,从昨晚就开始下,一直下到今天上午,下得又大又久,是一场“正经雨”。
这么一场“好雨”也给这个特殊的日子增添了几分意味,使25年前香港回归的场景更加清晰地浮现在人们脑海之中,荣誉感、自豪感再一次充满心间。
其实香港回归这二十五年来,英国和其它一些西方国家一直就没停止给香港“使坏”。
那些邪恶的国家总是妄想削弱中国甚至灭亡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发动“攻击”。
它们使用了制造经济危机、操纵政治对抗、发起文化入侵等各种各样卑劣的手段。
前几年我跟爸爸妈妈去香港旅行就看到了街上的路障、街边的反动标语,还有空荡荡的旺角街头和迪士尼乐园。
当时爸爸一个劲儿地感慨“这里本该是香港最热闹的地方呀”,这就是西方那些坏人的“杰作”!
但这些手段在同仇敌忾的中国人民面前始终是无法达到目的的,香港已经越来越稳定而且越来越繁荣,完成了“去殖民化”的香港将肯定会越来越好。
我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再去香港看看,看看更好的香港。
--------------------
第4008天(2022年7月2日,星期六)——简单的快乐
昨天来姥姥家的时候为了运那一大堆快递,用上了海底捞外卖那个超大的手提袋,运来的东西主要是猫咪的罐头和玩具。
可没想到来了之后才发现猫咪们对这些好吃的、好玩的并没有多大兴趣,反而对那个破袋子“情有独钟”,甚至于“你争我夺”起来。
最先发现这个“好东西”的是小花脸儿,它看见这么大一个袋子,前后左右围着转了几圈,又伸爪子试探了一番,在确认没有威胁之后,终于钻进了袋子里,把袋子当“窝”了。
一直旁观的大头也注意到了这一幕,十分羡慕,就悄悄趴在旁边盯着。
过了一会儿小花脸儿被滚过来的小毛球吸引,跑出去追球,大头瞅准时机立刻冲过来占了小花脸儿的“窝”。
小花脸儿捡球回来,发现“家”没了,可不干了。
即使面对比自己大出好几圈、平时不敢轻易招惹的大头,这回也勇敢地发起了进攻,前腿抡、后腿蹬,打急了直接跳到大头身上连蹦带跺。
柔弱的小花脸儿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居然跟“身大力不亏”的大头打了个不相上下。
到最后小花脸儿和大头兄弟俩在袋子里完全扭打成一团,屁股不是屁股脸不是脸。
爸爸看不下去了,一把拎起了袋子,两个猫加一块儿足有三四十斤,这袋子还真是结实。
小花脸儿和大头在袋子里晃晃悠悠,“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兄弟俩终于“停战”了,既然分不出胜负,那就干脆共享这个“新家”吧。
猫就是喜欢箱子、袋子、桶这类狭小密闭的空间,在里面会让它们有安全感。
小花脸儿和大头还年轻,比较“幼稚”,为争抢一个袋子“大打出手”也算可以理解。
其实就连幺鸡和大橘这样相对“成熟”的猫也不免会趁小猫们“不在家”的时候钻进袋子体验一番。
只有二饼这样的“高冷女王”才对这种“幼稚的玩意儿”不屑一顾。
今天晚上爸爸要把大袋子放进他们屋,他说袋子在这儿,就会吸引猫咪们晚上“光顾”他们屋去睡觉,爸爸妈妈可是很喜欢猫咪们去找他们睡觉呢。
我十分羡慕猫咪,一个破袋子就能带给它们如此“简单的快乐”,而像我这样的人类小孩儿还得为考试而发愁,完全做不到像猫咪那样无忧无虑。
这真是令人忧伤啊!
--------------------
第4009天(2022年7月3日,星期日)——保质期
妈妈的健康宝已经“过期”了,现在去哪儿都得要“72小时核酸证明”,而妈妈的健康宝已经显示5天了!
这只能怪妈妈自己,周五的时候社区组织大规模检测,妈妈偏不去参加,结果现在过期了吧。
她要是今天上午不赶紧去测了,万一明天早上出不来结果,那她可就进不了公司、上不了班喽!
现在干什么都得扫码查健康宝,进公司、进商场、进饭馆儿、逛公园、坐公交地铁,核酸检测显示结果要是超出72小时,那简直就是“寸步难行”。
所以现在有个说法儿——健康宝天数就相当于人的“保质期”,一旦“过期”了,那人也基本上“废了”。
于是今天一早,爸爸和我只好冒雨陪着妈妈满街找常态化的核酸检测点儿,因为下雨,好多点儿都没开放。
爸爸沿着白广路、枣林前街、白纸坊西街一直都转到大观园了,最后终于在二环辅路宣阳桥对面小区边上找到了一个排着长队的检测点儿。
要是妈妈能“乖”一点儿,积极遵守规定,周五的时候按时完成检测,那今天也就不用这么费劲了。
相比之下就看出还是我“听话”了。
我周四在学校测了核酸,周五老师提醒大家最好周六再测一次,方便周日提交检测结果。
于是虽然姥姥家小区昨天没有大规模检测的安排,但我还是求姥爷开车带自己去杜家坎的常态化检测点儿测了一次核酸。
其实我周末也懒得出门,但那也得按老师要求完成任务呀!
所以今天我的“保质期”是一天、爸爸的“保质期”是两天,而妈妈目前仍然处于“过期”状态。
等到最新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妈妈的“保质期”才能“续”上呢!
我希望妈妈今后可“长点儿心”吧,一定好好遵守规矩、按要求做,千万别再“过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