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关外那是查探吗?
那分明就是肩负重任!
若是朱元璋大军在关外,那就要负责剿灭。
若不在,那也同样要负责镇压关外的那些土包子们。
吃力不讨好!
“只要能查探到明军的动向,不必剿灭,只需盯住他们,朕便会论功行赏!”
眼见没人站出来,乾隆不得不提高了自己的筹码。
找到人,不用动手就算有功。
他觉得,这样的许诺已经足够丰厚了。
可惜依旧没人站出来。
这一刻,他恼羞成怒了。
“傅恒!”
既然没人站出来,他就自己点将!
“臣自然是愿意为陛下分忧的,只是这些时日在家练武太过,将腰给扭了,如今连身子都直不起来,怕是会误事啊!”
傅恒连忙站出来,表现出一副吃力的模样。
一旁的海兰察暗叫不好。
之前天幕刚出现的时候,傅恒便一直跟在乾隆身边,被乾隆夸下的海口也是最多的。
什么能够轻易击溃徐达,轻松击败朱元璋,一对一单杀项羽什么的。
在乾隆口中,这些事对于傅恒而言就是轻而易举。
于是到了现在点将之时,乾隆将自己也给骗了,第一反应就是傅恒。
可傅恒一旦找到了借口,那接下来要被点的,恐怕就是刚刚提出设想的,他海兰察了!
果然,在乾隆怒斥傅恒之后,下一刻便将目光投了过来。
“海兰察,既然此事是由你提出来的,那便由你去吧。”
“只要你能在关外找到朱元璋等人的踪迹,朕便记你大功。”
“若是你能将朱元璋的脑袋带回来,朕记你头功,爵位定然少不了你的!”
“当然,你要是能在正面战场击溃项籍,朕破例给你个公爵之位!”
朱元璋的脑袋?爵位?
正面战场击溃项羽?还公爵?
陛下,其实这个赏赐你不想给也是可以不用说出来的。
“怎么?胆怯了?”
“海兰察,你作为我大清勇士的勇气呢?”
“我大清勇士天下无敌,难道你连这点自信都没有吗?”
“那项籍不过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罢了,说什么正面战场不败,真要是早遇到我大清勇士,他早在正面战场便溃败了!”
“有没有其他爱卿,愿意为朕征战,为朕去正面战场击溃项籍!”
“证明给天幕上那些胆小鬼看看,我大清治理天下的理念才是对的,我大清勇士,才是天下无敌的!”
见海兰察也一副畏畏缩缩的模样,乾隆顿时更怒。
他的海口可是已经夸出去了。
且从之前天幕的表现来看的话,当下大清朝堂的模样,天幕之外应当是能看的一清二楚。
当下这些朝臣的表现,可代表着他大清,代表着他乾隆的脸面!
对于乾隆而言,什么都可以不要,甚至国力都可以打空,但脸面一定要保住!
他可是十全老人!
“愿意替朕出关搜寻明军踪迹者,封爵,找到明军踪迹者,封侯爵!”
“击溃明军,击杀朱元璋者,封公爵!”
“正面击溃项籍,取项籍头颅者,赐姓封王!”
这已经是乾隆能够给出的最大筹码。
不过这样的筹码份量显然是足够的。
这一刻,朝堂上虽还有不少人在犹豫,但更多的已然站出来请战。
中原几乎都已经被搜寻了个遍,如果老朱降临在中原之地,那定然是藏不到现在的。
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关外!
此时领兵出关,几乎板上钉钉的能找到,能碰上。
问题只是在哪碰上。
反正最坏的情况,肯定是在满清自己的老巢。
也正是因此,请战去关外搜寻的人不少,想回自己老家的却是寥寥无几。
天幕之外。
大宋年间,赵匡胤满脸的不解。
“朕就不能理解了,关外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不该是满清自己的地盘吗?”
“即便没能共富贵,但怎么着也该算是他们自己的臣子吧?怎么还这么不情愿了?”
按理来说,发家之地永远都会是保留到最后的根基。
即便真的有部分不能共富贵的穷亲戚,那也无妨,让他们留守故地,偶尔派人送些粮食也就是了。
怎么看这情况,双方反倒更像是已经撕破脸了?
“宋祖,你不懂。”
知道其中部分内情的朱棣不由得笑笑。
“曾经蒙元在攻打你大宋之时,也是这么想的。”
“忽必烈信誓旦旦的要攻下中原,要称帝,要带着草原的兄弟们一同享受那荣华富贵。”
“你猜结果怎么找?”
“前脚刚亡了大宋没多久,随着他在中原称帝,后脚转头就带着大量兵马出关围剿自己的穷亲戚。”
“道理也很简单。”
“关外劫掠的游牧部族的危害有多大,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
“再加上,中原王朝想要围剿他们的确不容易,很容易找不到人,即便是犁庭扫穴也很难彻底。”
“可他们不同,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自己的穷亲戚们会藏身于何处。”
“结果。你应该知道了。”
赵匡胤:“……”
“还tm能这样的?怎么的?进入中原直接认祖归宗,血脉觉醒了?”
刘邦也听的瞠目结舌。
然而这还没完。
看到刘邦开口,朱棣仿佛忽然想到了什么点点头。
“的确如此,入主中原之后,忽必烈的血脉还真觉醒了。”
“他号称是高祖你的多少世孙来着?忘了,但如果不是大元国号已定的话,他很有可能会定国号为汉,亦或者,蒙汉?”
刘邦:“……”
怎么还有我的事?
怎么还能有我老刘家的事呢?
乃公跟那蒙元灭宋都差多少年了?
上千年应该是有的吧?
你说他忽必烈踏入中原血脉觉醒,那乃公认。
可凭什么说他是我老刘家血脉啊?
“这可不是我胡扯,高祖你也别瞪我,事实就是如此。”
“反正野史记载,他祖上曾娶了大汉公主,硬要说的话,说他有你老刘家血脉,倒也没什么问题。”
“野史?你还信野史?”
众所周知,野史不一定够真,但一定够野。
野史的记载也能信吗?
“否则没法解释啊。”
“要怎么解释,他一入中原,转头就要捅自己关外那些穷亲戚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