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上,飞腾变化,绕雾盘云。
两道人影自海眼当中走出,来至云端。
一者齐风,一者无天。
此刻的无天早已没了气息不稳的姿态,反而金光湛湛,神圣过佛王。
这得益于九品功德金莲。
无天吸尽了金莲当中的佛门气运,成为了佛门气运的载体。
他如曾经的如来一般,只是站在那就仿佛有万佛颂唱真经,有佛国众生膜拜。
若以气运论,此刻无天便是佛门教主。
亦可道一声真正的无天佛祖。
同样,无天已经修复了伤势,重入“半圣”之境。
“你我就此别过,若是有缘,岁月当中再见。”
无喜无悲的声音在齐风耳边响彻。
这即是分道扬镳的告别,亦像是无天即将大闹一场的死志。
如来的死,似乎让无天发生了某种蜕变。
这种蜕变与斩去三尸却又不把三尸纳于体内一样,即绝对理智的态度。
那是“不仁”的姿态。
这种不仁姿态,与天道契合无比。
“好。”
齐风拱手道了一个字,目送无天消失在眼前。
他知道很快天地之间就会传来大动静,会有某些人的怒吼,也会有山河破碎的画面。
不过这个很快,或许会是一月或者两月。
无天心中夙愿有二。
一是手刃如来,二是改变三界。
手刃如来的夙愿他已经完成,但剩下的那个改变三界的夙愿却是遥遥无期。
无天大抵也有眷恋山河,想走一遍人间再去赴死的可能。
齐风久久矗立在原地。
他在适应如今的修为,感受着天地。
如今,他即便没有混沌钟,也步入了镇元子、冥河老祖的层次。
修行短短数十年到达这种层次……
骇人听闻!
翻阅整个洪荒史,除了生来可开天辟地的盘古,再无任何人可以比拟。
然这也是十二品净世白莲、十二品业火红莲、加上刚刚杨眉助他炼化的十二品功德金莲所造就。
“人造成圣嘛?”
齐风心中闪过四个字,思绪在今生与来世之间回荡。
关于如何人造成圣……
大师伯说看见他的那一刻就明白杨眉的打算!
人造成圣的计划,定是脱胎于盘古这位天生圣人的猜想。
盘古孕育于混沌青莲当中,可以看做是混沌青莲造就了一位天生圣人。
理论上只要有一位生灵被混沌青莲长久孕育,便能自然成圣。
有了这个理论,便衍生出只要自身变作混沌青莲,亦能成圣。
“如今混沌青莲所化的五莲,只剩下灭世黑莲,以及造化青莲,大功成而不远。”
齐风神色莫名。
造化青莲可以说一直在他手中。
元始天尊的玉如意,大师伯的拐杖,还有他师父通天圣人的青萍剑。
只是三者合一,需要圣人出手逆炼,把圣人的证道三宝化作莲花。
这其中的动静会引来五雷轰顶,天地震怒!
不!
与其说天地震怒,不如说是天地恐慌。
每一朵莲花都是不成熟的混沌青莲幼体,吸收着混沌中地水火风四元素……
红莲为火,
黑莲为水,
金莲为地,
白莲为风!
一旦地水火风浑然一体,便具备造化之力,只待花开,便可叫一声造化青莲。
造化青莲再向上一步花开,愈发靠近混沌青莲,必然抽干洪荒内外的一切有关修行的地水火风成就自身。
地水火风都被抽干了,天地自然也就没了。
如此一来,天地岂能不恐慌?
不然造化青莲也不会被一分为三。
正因为造化青莲的特殊性,只能把融合造化青莲定在人造成圣的最后一步上。
融合造化青莲的那一刻,意味着圣人争斗彻底爆发。
若是鸿钧不想看着一位天道之外的圣人出现,他必须下场阻止!
不过在此之前,要把任何一个可能站在鸿钧一方的圣人镇杀!
当然,天道不死,圣人不死不灭。
即便镇杀了圣人,也无法消除依托在天道上的圣人道果,圣人依旧会在岁月当中复生。
不过至少可以保证短时间内圣人“寂灭”,不会成为灭杀鸿钧的阻力。
而可能站在鸿钧一方的圣人,便是西方二圣,以及立场难以分辨的元始天尊。
西方二圣成为圣人的因果太大,永远也还不清,只能跟着鸿钧走。
元始天尊顺天而行,顺鸿钧是天,顺天道是天,这是洪荒生灵共知,就怕元始天尊也已分不清该顺谁。
所以哪怕能争取元始天尊也最好别接触,即是不去赌,也是不去打草惊蛇,让鸿钧注意到,毕竟元始天尊与鸿钧交流最多。
必要时刻甚至可以摒弃元始天尊作为助力,转而镇杀元始天尊,只要天道不灭,元始天尊依旧会从岁月中重生!
这便是至今一切局面的根源,亦是站在齐风个人角度的思考。
即便太清圣人没和齐风说具体的布局,齐风也明白如今局面俨然指向引西方圣人下场,指向引元始天尊下场,都是在围绕着此中根源布局。
“只要中心点在,其他局中任何变化都可以推倒重来,不必死按步骤进行。”
“如镇元子一事上,镇元子如果不能作为棋子逼出圣人,那就丢了,重选,大师伯不会在意。
如我没有选择偷袭无天致死而获得灭世黑莲,反而带到杨眉面前,也是因为知道杨眉可以接受获取灭世黑莲的过程曲折,只要结果一样便可。”
齐风呢喃。
他从头到尾剖析自己所知,
推算出最后时刻即将到来。
还是那句话,他想像大师伯说的那样当个傀儡,但就是忍不住去推算与猜想。
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那谈什么活着?
齐风朝着远方走去,静等着无天开始疯闹一场。
“这段时间,或许是我消失于这片古史前,最后的宁静,我该与一些人告告别?”
一个想法在他脑海生成。
他不是圣人时代的主导者,但身处旋涡中心,牵引各方圣人,作为一个见证者也是不错。
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即可。
虚实之道亦在自然当中繁衍,不必在意太多,安静面对一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