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 > 第724章 卫国战争风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起来,卫王都确实是历史悠久了。

这里人数最多时,达到了五十多万人口。

即使现在没落了,如今这个时候,也达到了三十万人。

炎王都虽然有十多万人口,但是也包括周围的镇子村寨,单单王都里面的人口,有十万就已经不错了。

可以说卫国巅峰的时候,光是王都的人口,就比整个炎国还要多,当然现在也不比炎郡人口少多少。

这就是历史悠久带来的好处,导致卫王都即使发展再如何慢,那也积累了很大的规模,从而商业也是十分的繁荣。

这些都是卫国的底蕴,看着不远处那高大的黑石城墙,就比炎国王都那城墙高了不止一倍。

让厉夏也是十分的羡慕,说起卫王都,荀野也是挺自豪的,侃侃而谈起来。

“卫王都可是人族在北方最为悠久,最为坚固的城池之一,想当年蛮族数百万兵临城下,都没能拿下卫王都。

即使百万魔奴,依旧被拒之城外,是人族不屈精神的象征,甚至比武国的王都更加繁荣,也更加的坚固。”

说的可能有点夸大其词了,但是确实是人族最为重要的城池之一,也是最古老的城池之一,要不然也不会把圣地建在这里了。

武关这种要塞,是后来举人族之力建造的,这一点卫王都比不了,但是和武国王都相比,还是挺有优越感的。

可能最缺什么,也就越计较什么。

武国能够发展壮大,很多土地都是侵略卫国的,这也是两国世仇的直接原因,所以两国很喜欢进行比较。

而卫王都比武王都历史悠久,规模也大,这一点让荀野也找到了优越感,他们卫国确实有的地方比武国强太多了。

不管是提起历史,还是说他们卫王都,都让他们这些卫国人,从心底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共鸣。

尤其是儒的教化之下,卫王都这种精神,也被卫国很好的继承了下来,即使武国强盛,也没能拿下全部卫国。

尤其是现在的卫国,面积小了反而更加的团结了。

卫王曾经对武国表示,除非他们能够屠杀干净卫国人,要不然哪怕还剩下一个卫国人,武国就别想睡个好觉。

事实武国也没能力拿下卫国,别看卫国走儒家路线,打仗的时候可能不如兵家,但是论凝聚力,以及团结合作来说,卫国确实领先武国。

只能说明儒家在卫国的教化,还是非常成功的。

战斗力比不上你,但是战斗意志却强的可怕,除非武国攻打一个城池屠杀一个,不然是很难进行有效治理的。

你前面军队在打仗,后方城池可能就被截断了。

粮草还没运过去,就被后方卫国的百姓给抢了,治理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必须重兵镇守,但是重兵镇守,就会导致前面的大军兵力减少。

这也是儒家教化的结果,儒家在卫国实行的忠义,比其他很多国家都要好,如此才能够跟武国打了这么多年,两国都成了世仇。

至于教化到了什么程度,除了奴隶以外,你在大街上随便拉个小孩,询问他们梦想是什么,他们可能都会告诉你是灭武国。

你随便找一个村寨,就会发现各家都有人死在武国手中,他们更是对武国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吞了武国。

而且很多商铺,甚至还会禁止武国商人进入。

对于武国就是讨厌到了这个程度。

这样团结有骨气的国家,实力应该很强大吧。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卫国因为讨厌兵家的缘故,他们国家的士兵地位很低,战斗力更是拉胯的不行,领军将领都是儒家人。

这些文人将领只会纸上谈兵,鼓舞士气还是有一套的,不过他们不会随机应变,不会军阵布置。

更重要的是,形成不了一支军队的军魂,也没有自己独特的打仗风格,所以打起仗来一团糟,一位名将都没有出现。

感觉各个国家非常的畸形,别人想要消灭卫国不容易,同样的道理,卫国想要侵占别的国家同样不容易。

所以卫国和武国的对峙中,卫国一直都是防守的一方。但是武国也一直无法干掉卫国就是了。

卫国也想过主动出击,曾经也占领过一些城池。

关键是最后的结局,往往都很意外。

有一次大军出击,前线粮草突然没了,导致大军溃败。

一询问才知道,后方新占领城池的儒家城主,感觉新占领的城池百姓太苦了,就私自把军队粮草扣了下来,分发给了新占领城池的百姓。

所以这才导致了前面数万大军无粮草而溃败。

按理来说,这样的城主私自扣军粮,应该处置才对的,但是卫国人家不这么想,人家觉得这么做是对的。

战败的将领也觉得那城主没错,圣地还夸奖他仁慈,是一个合格的城主,教导卫王也要学习这种仁慈治国。

以至于这城主名声大噪,还晋升成了泰斗。

说明了很多卫国百姓都认可他的仁慈,也认可他的行为。

既然都没有错,那到底谁错了呢?

因为大军溃败,后来城池又被对方给收复了,不过城池虽然收复了,但是那里的百姓却向着卫国了。

天天闹事不说,还经常受不了压迫逃到卫国。

卫国虽然没有占领城池,却占领了那里的民心,这也算是另一种胜利了吧,反正就挺魔幻的。

不知道卫国这样算不算胜利。

还以为这样就完了吗?后来更是有传说,敌国受不了百姓闹腾,曾经想要把这座城池送给卫国。

但是被卫国给拒绝了,并且表示不接受施舍,不是自己打来的不要,甚至认为这样才是有骨气的。

还批评对方不懂仁政爱民,城池怎么能够说送就送给别人呢,直接开喷对方,上对不起人王信任,下对不起百姓。

严重点说,对不起祖宗的基业。

反正送不出去就算了,还被卫国给教育了一顿,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当然,这后来的只是传说罢了,至于有没有送城池这件事不好说,也有可能是儒家自己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