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锋相对的破袭作战
面对魔联军层层加码的封锁,帝国第一装甲集群的战术也随之升级。武装奴工机仆突击连的任务不再仅仅是伏击行军中的敌军,而是转向更具挑战性的目标:
· 拔除据点:在夜色的掩护下,小股机仆突击队会对魔军新建的封锁据点发起强攻。他们利用热熔炸弹和爆弹枪,以极高的效率清除火力点,为后续的盟军突围部队打开短暂的通道。
· 诱饵与陷阱:一些机仆连队会故意暴露行踪,吸引魔军机动猎杀集群前来围剿,而真正的突围主力则趁机从其他方向溜走。这些作为诱饵的连队,往往需要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战斗至最后一刻。
· 电子对抗:帝国的技术神甫们紧急为机仆单位加装了抗干扰模块,并采用了跳频与物理信号线备份等原始但可靠的通讯方式,以确保在最恶劣的电子环境下,依然能保持基本的指挥与控制。
血与火的南撤之路
每一次成功的南撤,其背后都是帝国突击队与盟军突围部队用鲜血铺就的道路。一位目睹了全程的法希瑞军官回忆道:“我们躲在树林里,看着那些帝国的钢铁士兵冲向魔军的铁丝网和碉堡。爆炸的火光不断亮起,他们的身影在火光中一个个倒下,但攻势从未停止。直到通讯器里传来‘通道已清除’的冰冷信号,我们才知道,路,通了。”
这条南撤通道是如此脆弱,往往只能维持数小时,甚至几十分钟。魔军会迅速调集兵力,重新封堵缺口。因此,每一支成功抵达南方的部队,都堪称奇迹。
日渐收紧的绞索
尽管帝国第一装甲集群倾尽全力,但魔联军的包围圈仍在不可避免地收紧。可用于突围的窗口期越来越短,路线也越来越少。武装奴工机仆的损失率持续攀升,许多连队在执行了数次高强度任务后,已名存实亡。
然而,只要北部还有一名盟军士兵在战斗,只要地图上还有一条可能的撤退路线被标记出来,第一装甲集群的袭击就不会停止。这场围绕着“通道”的争夺战,其意义已经超越了战术层面,它关乎着盟军誓死抵抗的信念,也关乎着帝国绝不抛弃盟友的承诺。在巧克力国北部的焦土上,生存与毁灭的倒计时,正在滴答作响。
全面攻势:魔联军的愤怒反击
面对帝国第一装甲集群持续不断、如同蚊蚋般烦人却造成持续失血的袭扰,魔联军前线总指挥的耐心终于消耗殆尽。暴怒之下,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围堵与追击,决心以一场摧枯拉朽的全面攻势,彻底粉碎盟军任何可能的抵抗意志,一举将残存的盟军力量碾碎在比利时南部。
一道充满怒火与毁灭意志的命令,从魔军指挥部发出:主力部队全线压上,攻击沙勒罗瓦、梅泰特、迪南、上费至讷沙托一线的盟军新防线!同时,位于布鲁塞尔方向的一线魔军,立即向西进攻,夺取尚在盟军手中的东弗兰德省重镇——根特!
南线主战场:默兹河防线的烈火考验
魔军的主攻方向,如同烧红的铁矛,狠狠刺向盟军仓促构建的、依托默兹河及其支流与连绵丘陵的南部防线。整条战线在巨大的压力下发出呻吟,每一处据点都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烈火考验。
沙勒罗瓦:工业中心的陷落与巷战
这座昔日的工业心脏已沦为破碎的熔炉。魔军的重炮群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饱和轰击,数以吨计的钢铁将城区的工厂、住宅和基础设施夷为平地。浓烟遮天蔽日,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燃烧的橡胶和尸体的焦糊味。
骑士机甲庞大的身影在废墟间蹒跚而行,如同在尸堆上徘徊的钢铁巨兽。它们用主炮和重爆弹机枪,系统性地清除任何疑似盟军火力点的建筑。一栋六层的厂房在被炮弹连续击中后轰然倒塌,扬起的尘埃高达百米。
然而,盟军(主要是巧克力国残部和法希瑞志愿军)的抵抗并未停止。他们化整为零,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在错综复杂的厂房、纵横交错的矿坑和深达数十米的地下通道网络中,与敌人周旋。
在“索尔维”化工厂区,一场残酷的争夺战正在上演。法希瑞的战士们占据了高大的蒸馏塔,用反坦克火箭筒和重机枪控制着下方的道路。魔军派出步兵在烟雾掩护下发起强攻,双方在锈蚀的管道和反应罐之间爆发激烈交火,爆炸不时引燃化学原料,腾起诡异的彩色火焰。
在地下的矿井网络中,战斗更加黑暗和绝望。巧克力国的守军利用通风井和运输巷道设伏,用炸药爆破坑道支柱,将整段隧道连同里面的魔军士兵一同埋葬。魔军则向巷道内灌注易燃气体并点燃,或是释放神经毒气,试图将守军逼出地面。每一座高炉、每一条传送带、每一个矿洞都变成了生死搏杀的战场。魔军虽然凭借绝对优势兵力占领了城市地表大部分区域,但地下世界的清剿工作进展极其缓慢,代价远超预期。
迪南:默兹河天险的争夺
位于默兹河畔的迪南,曾经风景如画的悬崖与城堡,此刻已变成染血的堡垒。魔军决心在此强渡默兹河,建立稳固的桥头堡。
战斗从黎明开始。魔军的炮兵首先对北岸的盟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炮击,古老的城堡在炮火中颤抖,岩石碎片四处飞溅。随后,数十艘满载步兵的突击艇和数台两栖型的黎曼·鲁斯坦克开始强渡。
盟军依托北岸的制高点和坚固的城堡废墟,用密集的反坦克火力封锁河面。帝国援助的“雷神之锤”自行火炮在后方提供火力支援,炮弹准确地落在渡河部队中间,激起巨大的水柱。魔军的突击艇在河心被打成碎片,落水的士兵在沉重的装备拖拽下迅速沉没。一辆两栖坦克刚刚爬上岸边,就被埋伏在石屋废墟中的反坦克小组用热熔炸弹摧毁,燃烧的残骸堵塞了滩头。
然而,魔军投入了新式的悬浮单位——“地狱飞蝇”突击载具。这些扁平的、喷着蓝色尾焰的飞行器低空掠过河面,无视水面的阻碍,直扑北岸阵地。它们用速射激光炮清扫战壕,投下狂热者战士。这些经过改造的突击队落地后立刻发起冲锋,与守军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迪南那座着名的桥梁在双方的反复争夺中被炸成数段,坠入河中。
经过一整天的血战,魔军终于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在北岸建立了数个不稳定的登陆场,但盟军依然控制着关键的高地,随时准备将入侵者赶回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