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姜大将军对得起朝廷,对得起边城的百姓和将士,但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姜浩没有想过责怪父亲,正是以姜大将军为首的将士们牺牲,才换来了边城的安宁。
没有大环境的安宁,一个小家也会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翻车。
这绝对不是姜浩胡说,而是姜长留下的笔记描绘过,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姜浩不会责怪姜大将军没有做好的夫君和父亲,他的时间不够,必然会出现对不起一方的结果,那么长大了的姜浩很清楚如果父亲不尽责,那么会引来多大的麻烦。
姜浩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打算等父亲醒过来再和父亲好好谈谈,父亲可能不信姜浩的话,但绝对不会不听兄长的话,想到这里的姜浩站起来准备去吃饭,要知道他真的饿极了。
一旁的三四五六几个兄弟姐妹们看到二兄回来,想要打招呼也不敢冲上来,只因为他们觉得二兄才两个多月不见,整个人就仿佛有了很大的变化。
如果说之前的二哥还有着年轻人的中二,虽然斯文但还是很阳光的,那么现在的他已经变得如同深渊一样不可测。
作为姜大将军里的孩子们接受的教育让他们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因此姜浩看上去和过去一样,但几个孩子却很快就察觉到了二兄的变化。
一时间他们不敢说话,只因为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不容易兄长回来,却发现兄长变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好在二兄还是二兄,看到他们打了招呼,和之前一样的招呼,让孩子们从惊疑不定中走出来。自然是想要和兄长说说,可二兄一回来就去看父亲。
他们不敢打搅到二兄,看着跪在床前的兄长,一时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整个人都带着几分忧伤,自然不敢上前,如今才敢上去打招呼。
事实上看到二兄回来时简直就是惊喜交加,要知道他们几个人一直不知道怎么一回事,长兄再也没有回来,二兄说是要找长兄,过后就带着人离开了家,一去好多天没有回来。
失去了长兄,结果二兄又去找长兄,可去了就不好联系,怎么不让他们几个人着急?盼望故人回归边城。
可还没有等回二兄,父亲就出事了,被人送回家的父亲就是昏迷不醒,他们好怕,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尤其是老三,才十三岁的孩子,却要顶起来,只因为如今留在家里最大的孩子是他,作为兄长要照顾好底下的弟兄姐妹,更要照顾好父亲,真的是紧张。
一开始的他就不知道自己怎么办,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最起码要把府里的情况稳定下来,好在二兄全身而退,终于回来了。
一时间他们都要哭,此刻的他们已经知道长兄的确去世,父亲如今也是陷于昏迷之中,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塌已经塌了。
虽然他们努力想要做好儿女应该做的事情,但心里一直惴惴不安,看到二兄回来就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安稳下来。
二兄回来后先去看父亲的情况,他们只敢在一旁盯着,等着二兄看过父亲后才扑上来,用哭声述说着恐惧。
姜浩一个个摸过这些孩子的头,告诉他们,“不怕,以后有二哥在,你们可以万事无忧,好了,不怕!”
几个孩子纷纷抹了一下眼泪,这时候有人说饭菜准备好了,让姜浩吃饭,而饿了的姜浩自然去吃饭,如今的他要是不好好吃饭,那么将来的事情是不可能做好。
姜浩吃饭时几个孩子就围着他,要知道他们早就没有了这个习惯,往往会忙着做自己的事情,可这一次却怎么也要跟着二兄。
看到一个个有些惶恐的孩子们,姜浩也没有说什么,毕竟他们还是孩子,在面对变革时才会不放心。
此刻的姜浩自然不可能说让他们放心,他们就一定放心,因此他只怕慢慢安抚他们,以后就让他来照顾他们。
真的说起来,如今姜家长房的孩子里不全是姜大将军的孩子,还收养了别人的孩子,是一直跟着姜大将军的人,后来人死在战场上,孩子的亲娘知道后竟然上吊而亡,留下一个将将两岁的孩子和一个刚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孩子的父母亲都是孤儿出身,两个人算是一起长大,属于青梅竹马,最终结婚后成为一家人,当娘的人在知道丈夫死后就直接整个人崩溃,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孩子如何,直接就上吊自杀,说是追着丈夫而去。
两个孩子就这么没有了自己的父母亲,也没有其他长辈可以收留,一时间都没有人想要留下两个孩子,最终被姜大将军收留下来,当成自己的孩子养。
姜大将军没有给孩子说过他们的身世,要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往往会过的很不好,因此他不让外人提起这件事,当成自己的孩子养着。
倒是姜涵姜浩知道情况,但也把两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兄弟照顾,要知道姜家人一直喜欢做好事,因此这种情况的孩子自然是养着。
后来陆续又还有一些孩子们成为了孤儿,姜大将军自然不可能全部收养,家里照顾的能力不怎么强,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都领回家。
姜大将军一开始把两个孩子带回来交给了妻子,但后来发现妻子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后来妻子再一次怀孕后有些累,最终不敢再收养孩子。
但也让那些孩子们在父母亲死后也有了去处,专门找人照顾那些孩子,让那些退伍的老兵们负责监督,也就让孩子们活得很不错,这也是为什么姜家这些年来在边城的名声如此好的原因。姜家长房一直暗中资助着退下来的老军,还照顾着失去父母的孤儿。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姜家长房就没有多少闲钱,孩子并没有享受多少那种官家子弟的好处,那种什么都不要做就可以活在高处的情况不存在。
姜家长房的每一个人都要念书习武,就算是做不到文武双全,也能识字,有养活自己的能力,这是姜家长房的姜长留下的话。
其实作为武将真正能够走到最后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早早死在战场之上,因此姜家的孩子并不需要都去干武将这一行,可以走不同的路,也算是给姜家长房留下血脉,因此姜家长房的孩子们多多少少都要会些谋生的本事。
这种教育成长起来的姜家孩子就没有傲娇之气,更不会做什么纨绔子弟,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支撑去做一个游戏人间的官二代,事实上如果什么都学不好的话,直接被赶去种田。
姜长的孙子辈里就有这么一位,被长辈娇养,姜长一开始不知道,等知道后逼着他上进,结果人家不愿意,总是打马虎眼。
后来姜长暗中跟随,才知道这个孙子说是自己最讨厌那些当官的人,都是一群国贼禄蠹。
姜长知道后一下子脸都变了,就直接让人把这个孙子叫来,也不说什么大道理,很想指着鼻子问:你说我们都是一些国贼禄蠹,那么你这个依靠国贼禄蠹养活的人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