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后的几日,赵顼天天与三娘腻在一起,有时是在宝文阁看书论画,有时是在御花园漫步纳凉。日子过得简单而畅快,仿佛宫墙外的纷争与权谋都远去了。只要与三娘一起,赵顼就觉得内心无比的平静惬意。

前朝的事情也都因着上一次吕公着被贬出京,旧党暂时偃旗息鼓,一时竟难得地安静下来。朝中诸事由王安石与曾布主持,新政诸法稳步推进,国库渐有起色。赵顼更是觉得这样的日子难得的轻松,嘴角常常带着久违的微笑。

可是天气却愈发酷烈。日头如熔金倾泻,灼烤着宫墙与御道,白日里连石阶都烫得无法落足。御苑的湖水日渐干涸,荷叶卷边枯黄,蝉鸣嘶哑,仿佛也被这暑气蒸得奄奄一息。整个皇城宛如一座巨大的火炉,连呼吸都带着灼热。

这一日赵顼与三娘迁到艮园。园中林木葱茏,层峦叠嶂。又有溪水潺潺,自高处蜿蜒而下,带动微风习习。

赵顼也将公务搬到艮园主屋内,屋内置着冰盆,驱散暑意;屋外蝉鸣声声,却不显聒噪,反倒与溪流、风过林梢之声应和成韵,竟织出一番别样的夏日清景。

三娘在一旁看书、为他添茶,并不打扰。二人不言不语,却常在目光相触时相视一笑,空气中悄然流淌着一种无需言语的温情,仿佛连时光也在这片温馨中缓缓停驻。

这般岁月静好的光景,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殿外传来庆言略显慌张的通报:“陛下,前朝急报!河北路奏报,已两月未降甘霖,田地干裂,流民渐起,已有数千人向京畿方向迁徙,地方官请求朝廷速发粮赈灾!”

“什么?”赵顼手中的朱笔猛地一顿,墨汁在奏折上晕成一团。他霍然起身,脸上的闲适瞬间被凝重取代,连带着殿内的温度都似降了几分。他快步走到三娘身边,伸手将她轻轻一抱,语气里满是歉意:“三娘,看来今日我又不能陪你了。河北大旱关乎民生,我必须立刻回前殿议事。”

三娘抬手抚了抚他微皱的衣襟,柔声安抚:“国事为重,你快去吧。我没事的,你不用牵挂。”赵顼凝望她一眼,眼中满是不舍,却只轻轻捏了捏她的手,随即转身,带着庆言疾步离去。

消息如惊雷炸开。不过半日,旧党官员便如嗅到血腥味的猎犬般,纷纷发难。枢密副使冯京率先出列,手持朝笏躬身道:“陛下!河北大旱,流民四起,此乃天灾示警啊!自新政推行以来,三司条例司侵夺六部职权,青苗法扰民,均输法乱市,如此违逆天道、动摇民本,上天岂能不降罪?”

话音刚落,御史台李定紧随其后,语气更为尖锐,神色带着些得意的说着:“冯大人所言极是!祖宗定下轻徭薄赋之策,百年无大乱,百姓安居。如今陛下强行变法,搅得朝野不宁、民心不安,才惹来天怒,致使甘霖不降!臣恳请陛下废除新政,恢复祖制,再下罪己诏以告慰上天,方能平息灾祸!”

一时间,殿内附和之声此起彼伏,“废除新政”、“罢王安石”、“下罪己诏”的呼声如潮水般涌来。

赵顼端坐御座,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指尖紧压龙椅扶手,指节发白。他岂不知这些人的真实用心?

这些人哪里是关心天灾,分明是借旱灾为由,再次向新政发难。

他也深深的明白,这场旱灾是真,百姓流离是真,但旧党借天灾攻新政,不思共济,反趁机攻讦,才是真正的“天怒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