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 第1811章 郭子兴之死让历朝皇帝都开心了,朱元璋决意南下金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11章 郭子兴之死让历朝皇帝都开心了,朱元璋决意南下金陵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郭子兴迫于形势,只能同意释放孙德崖来换取朱元璋。】

张先生得到答复后,又火速赶回了城外孙德海这边。

“二将军,大帅没事!”

“只要用朱总管去交换,两人都能平安!”

孙德海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

他正想交换,但抬头看了一眼逐渐昏暗下来的天色,又变得警觉。

“不行,万一是郭子兴那老小子的诡计怎么办?”

“告诉他们,明天再换!”

被俘后的这一天一夜对朱元璋而言是非常难过的。

他先是被关在地窖里,得到可以交换人质的消息后才被放出来。

张先生晚上选择和朱元璋同榻而睡,将朱元璋的脑袋搂在怀中,生怕睡着时有人暗中加害。

翌日早晨。

两支红巾军列阵相对。

明明都是友军,气氛却比和元军交战时还要更加凝固、紧张。

在众人注视下,朱元璋和孙德崖两人于场地中央交错而过。

朱元璋拱了拱手:

“孙大帅受惊了。”

孙德崖苦笑一声,道:

“二弟是个莽夫,朱总管还请多多包涵。”

两人都没心情在这种时候多说什么,各自回到阵中。

徐达、李善长等人迫不及待地迎上前来。

“主公,您回来了!”

朱元璋看着这些下属,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

“多亏各位了。”

他已经通过张先生的讲述得知事情经过。

汤和看着远去的孙德崖,愤怒地开口道:

“总管,您好心收留了孙德崖,他二弟却差点害了您性命。”

“咱们要不直接在这里和他做一场,弄死他们!”

在场的许多朱元璋部下闻言,跃跃欲试摩拳擦掌。

朱元璋摇了摇头,道:

“都是误会,毕竟还是红巾军自己人,让他们去吧。”

下一秒钟,朱元璋抬起头,和不远处的郭子兴对视。

两人都没有说话。

近在眼前,形同陌路。

【这件事情的后果是郭子兴和朱元璋关系完全破裂。】

【朱元璋随后让人全面接管了滁州、和州两地军政权力,彻底架空了郭子兴。】

【几个月后,郭子兴忧愤成疾,最终发病身亡。】

历朝历代皇帝看到这里,终于开心了。

【秦始皇嬴政:总算死了。】

【汉高祖刘邦: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像郭子兴这种底层出身的,很多时候没必要同情他们。】

【光武帝刘秀:老祖宗说得没错。朕见过很多底层人,一部分的确是被环境所害,但大部分人命运悲惨并非因为环境,而是他们的愚蠢和贪婪。】

【宋太祖赵匡胤:很多人自己不行就怪社会,其实谁的一辈子都是由失败组成的,最重要的是做好准备,在机遇到来时抓住那次机会,一波发家致富!】

【元世祖忽必烈:大家好好听,这就是咱们大宋开国的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哈哈哈,那不然呢?朕当年如果不黄袍加身,那过几个月朕就会被弄死了,成功和失败本就是一念之间!】

【唐太宗李世民:小赵说的话是对的。朕的玄武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唐高祖李渊:世民啊,看在父子一场的份上,你别老说朕的坏话。】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郭子兴死后不久,来自龙凤政权小明王韩林儿的册封诏书就到了。】

“册封郭天爵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听着龙凤政权的册封旨意,朱元璋麾下的诸多将士都极为不满。

“搞什么?郭天爵和张天佑凭什么在咱们主公之上?”

“是个人都知道现在滁州、和州是主公说了算的,让这两个傀儡当大哥二哥算什么?”

听着众人的不满,朱元璋却没有什么表情波动。

“小明王的旨意自然有他的考虑,大家不必冲动。”

“咱们的地盘是兄弟们自己打下来的,不是随随便便一封旨意就能抢走的。”

等只剩下几名心腹时,李善长不由称赞。

“主公荣辱不惊,善长佩服!”

朱元璋笑了笑,淡淡开口:

“刘福通都能忍,我自然也能。”

谁都知道龙凤政权的实际掌控者是刘福通,但名义上的皇帝却是小明王韩林儿。

有刘福通这个例子在,朱元璋当然也能允许郭天爵和张天佑当一下有名无实的大哥二哥。

顿了顿,朱元璋对着面前几名心腹道:

“眼下不需要考虑这些虚的东西,各位对咱们的将来有什么打算?”

李善长看了一眼其他几名“淮西二十四将”,并未开口。

刚刚投奔朱元璋没多久的冯国用却无此顾虑,直接开口道:

“主公,如今我们往北是刘福通韩林儿,往东是张士诚,往西是徐寿辉,都不合适。”

“最好的办法就是南下进攻集庆路。此处乃是多个王朝定都之所,得此地后便可让主公大展宏图!”

集庆路,原名建康路。

元文宗图帖睦尔曾经以藩王的身份在建康路待过一段时间,登基后就将建康路改名为集庆路。

在华夏历史上,集庆路的首府有许多名字,比如金陵、江宁以及——南京。

听着冯国用的话,有人皱眉道:

“集庆路的确是多朝古都不假,但那些朝代多为偏安政权,以此城作为根基,不合适吧?”

冯国用摇头道:

“话是这么说,但也得看现实情况。”

“主公麾下的臣民将士基本都是安徽人,在座各位皆是如此。”

“若咱们北上去开封、长安等地,一来要正面应对元廷或刘福通部主力,二来臣民将士难道就愿意千里迢迢跑去那边了?”

“集庆是距离最近的,也是最能被所有人接受的地方。”

朱元璋沉吟良久,缓慢点头。

“老冯的话是对的。”

“大家都做好准备,等明年开春就南下,先取太平,再夺集庆!”

【出于现实考量,朱元璋将自己宏图霸业的起点定在了南京城。】

一条弹幕随之飘过。

【秦始皇嬴政:长江以南的政权,这还真是有史以来了。】

【汉高祖刘邦:啧啧,朕现在都搞不懂,一个江南政权是怎么能一统天下的?】

【汉武帝刘彻:南方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平原作战没办法战胜北方骑兵,朕倒要亲眼看看朱元璋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历朝皇帝当然都知道朱元璋未来建立了大明王朝。

但他们依旧保持着浓重好奇,想看看这个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北伐成功的王朝,究竟是怎么样一步步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