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点意思,连秦王都出动了。’

坐没坐相,斜倚着列席的郭嘉,他撑开慵懒半闭的双眸,眼底有精光流过。

自今年以来,先是河北高干、麴义兵发河东、太原,而后麴义遇难于行间,河北闻之震恐,关中适时进行反击,马超攻河内,甘宁伐上党。

到底为此,郭嘉都没有太在意,毕竟关中和河北都是派出的偏将,统兵逾万而已,不过是小打小闹,成不了什么气候,给不了什么机会。

但到了如今,原本平淡的局势出现了变化,开始风起云涌了起来,而标志性的事件,就是秦王刘季玉自关中而出,亲往轵县督促攻战。

大的要来了。

郭嘉推定,原本是小打小闹的局面,或将转为关中和河北之间一决雌雄的大战,而关中和河北大战,对于置身事外的曹操来说,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一般来说战局有这几种可能,一则关中胜出,河北兵败,二则河北击退关中的进犯,保全了河北,三者两边相持不下,针锋对麦芒。

而胜负相持,又有各类情况出现,胜有惨胜、大胜,败有惨败、小败,相持不下的结果又有两方默契退兵,或是两方不肯退让。

郭嘉的大脑急速转动,他思索起了每一种战局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在各类情况下获得最大收益。

且知道,在北方的三大势力中,关中和河北的实力都胜于战局中原的曹操,地理地势上也是优于四战之地的中原,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中原或为关中所图,或为河北所灭。

然而三足鼎立的当下,两只较为粗壮的鼎足互相缠斗在了一起,对于弱小的一方来说如果不能把握这次机会,就是坐等夷灭,无能之极。

和郭嘉一样,荀彧、程昱等谋臣纷纷陷入沉思,分析起了当下河内的战局,以备曹操接下来的征询。

这是一众谋臣应尽的职责,需在时局变化时,给出较为齐备的良策,而良策非深思不可得也。

不同于谋臣,统兵的武将们没有过多的思量,如夏侯惇,他领先出席,说出了他的看法。

“丞相。”大众列席,不便论及私情,夏侯惇称呼着曹操的职务。

“秦王刘季玉自关中而出,河北或将有大战。”

“于我等而言,此天降良机也,当速速遣兵北上,屯于荥阳、成皋二县,坐观河内战局的成败,若有机会,遣军渡过大河,进入河内,收渔翁之利。”

“不可。”不待曹操应答,程昱站了出来,直言

不可:“万不可遣兵北上。”

“先生是要坐失良机吗?”夏侯惇的独目中闪过疑惑和不快,他续而言道:“若等到河北、关中决出雌雄,我等就只能自缚出降,归降于两方决出的赢家了。”

“夏侯将军,我不是这个意思。”程昱为之解释道。

“如今河北、关中相争,之所以两方能交战在一起,盖因我们没有任何举动,他们自觉不用防备我等。”

“倘若是我等现在出兵北上,屯于荥阳、成皋二县,我等出兵的消息必然为刘季玉、袁本初侦知。”

“刘袁定然会心生犹疑,担心二方鹬蚌相争,最后渔翁得利,一场将兴起的大战,或将悄然消弭。”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仅不能派兵北上,或许反倒需要派兵南下,给足刘季玉、袁本初大战的空间和决心。”

“先生这话在理。”夏侯惇点了点头,接着他补了一句:“先生说不能派兵北上是对的,但派兵南下就不妥了,若是大军南下,到时候河北有变,就怕赶不及了。”

“非是真正南下,只是声言而已,伪作南下征讨刘景升,让刘袁放心大胆的厮杀相斗。”程昱应答了一句。

“到底是先生思虑周全。”夏侯惇满意的点了点头。

面对急躁北上的夏侯惇,一旁的夏侯渊笑了笑道:“兄长且宽心,如程先生言,我等确是不必急着北上。”

“说来这许都距河北不过三四百里,我帐下士卒三日行五百里,只需两三日就能赶到河内,决计不会延误军机,错失机会的。”

夏侯渊的这句话,引来殿内一片欢笑,曹操面上也是泛起了笑意。

“尔等以为仲德所言如何?”曹操向他的谋臣们垂询起了意见。

头号谋臣荀彧率先答道:“丞相,仲德所言甚是,当下我等决计不能轻动,且当伪作规图他处,如南下荆州,以坚刘袁相攻之意。”

“嗯。”曹操颔首,他的目光移向郭嘉。

郭嘉面含淡笑,他表达了和荀彧同样的看法:“仲德之言,是为良谋也。”

入夜。

曹操招来荀彧、郭嘉、程昱等人,开启了一个小规模的会议。

“卿等以为,若是刘胜袁败,孤当如何,此外袁胜刘败,孤又当如何。”曹操根据未来局势的可能发展,向几位心腹谋臣垂询了起来。

照例是荀彧率先应答,他给出了他的看法:“若是袁本初胜,以其人性狭之性,必然西进略地,以求报复,而关中有

山河之险,多半不易轻下,丞相可坐观两虎相争。”

“而若是刘胜袁败,这里分小败惨败,若是袁氏小败,丞相可遣使北上,与袁氏言明旧好,合谋抗刘,此合两弱抗一强也。”

“若是袁氏惨败,且无力于回天,丞相可趁关中、河北大战后的师老疲敝,急引兵北上,夺取冀州膏腴之地,幽州精兵之所,据关东以对关西。”

郭嘉、程昱二人各自对视了一眼,互相点了点头,相比较于战略上的规划,他二人不如荀彧,若是战术上,荀彧或许稍逊于他二人。

“丞相,荀尚书所言,老成持国之语。”郭嘉给出了他对荀彧建策的看法。

接着郭嘉补充起了细节:“当下之计,理当遣送间细,深入北境,获取河北最新的消息,同时大军整顿演武,备战将来,一旦有事,应时发兵,以免错失良机,悔之晚矣。”

“卿等所言,甚合孤意。”曹操微笑着点头,经过荀彧的分析、郭嘉的建议,他对将来之事有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