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别提了,我见你与你二哥皆会做饭,只有我没下过厨,就想学习一下,如此,你大嫂与咱娘也能轻松些,岂料,做饭竟然一点也不简单,每次所做皆难以下咽,在那之后,咱娘与你大嫂,便再未让我下厨。”
陈家兴有些难为情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盘托出。
“哈哈哈。”陈家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我说咱娘咋满眼嫌弃之色,原来如此,其实做饭并非难事,关键在于是否用心。”
他实难想象,大哥是将饭菜做成何等模样,竟被老娘如此嫌弃,心中不禁泛起丝丝好奇。
陈家兴挠了挠后脑勺,嘿嘿一笑,“许是我确实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最严重的一次,咱娘和你大嫂饭后上吐下泻。自那以后,他们便再不让我下厨,也就做饭还算对付。”
来到厨房后,陈家兴驾轻就熟地将焯好水的骨头捞出,洗净,重置于锅中,又加入各类调味料,重新炖煮起来。
陈家旺自然也未闲着,取过一旁装有豆角的篮子,择起了豆角筋。
兄弟二人各司其职,边干活边闲话家常。
“大哥,大姐铺子里生意可好?姐夫仍在继续收山货吗?”
陈家兴将最后一根树枝,塞入灶堂之中,这才不紧不徐地说:“还算不错,铺子刚开张时,几乎没什么顾客,与左右邻居相熟之后,生意便渐渐有了起色。
据大姐所讲,每日能净赚百八十文,赶上生意好时,二百余文,她觉得这是个好兆头,相信假以时日,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
至于大姐夫嘛,自然还是操持着他的老本行。主要是,如今铺子里生意不稳定,暂时还不能舍弃这门营生。”
陈家旺听了大哥的话,深以为然,觉得姐夫说的在理。
若是贸然地断绝了收山货这门营生,而铺子里的生意又不景气,那拿什么去供两个孩子读书呢?
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每年没有十几两银子,根本就不够。
这还没算上一家五口的日常开销呢,仔细一算,那可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我也觉得姐夫做得对,就像我们家一样,爹娘他们帮秋菊打理客舍,我继续摆摊雕刻,这不仅多了一份收入,更是多了一份保障。”
陈家兴对雕刻愈发痴迷,如果可以,他将来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铺子,专门收购并售卖各种雕刻品。
“我刚刚听嫂子讲,大哥如今都开始给人雕刻寿礼了?既然如此喜欢雕刻,有没有想过开一间铺子?”
陈家旺的想法很简单,他觉得每个人朝着自己擅长的方面发展,就如同顺水行舟,肯定比做其它买卖要得心应手。
“是啊!从竹溪村回来的次日,就有个曾经在我摊子上买过东西的人,几番打听找到码头,说是他妹妹的公公要过六十大寿,让我给雕个寓意美好的物件。
没想到,待到交货那日,他一眼便相中了,二话不说就给了我十两银子呢!那可是我有史以来卖得最贵的一个摆件。
但开铺子毕竟不是小事,我暂时还没有那个打算。等到我手里有足够的余钱,或许会考虑一下。”
自己建房欠弟弟的银子,犹如一座大山,压得陈家兴喘不过气来,他实在不好意思再给自家弟弟添麻烦。
“你若想开,银子的事,你无需担忧。不是还有我吗?”
陈家兴赶忙挥了挥手,“小弟,我晓得你如今手头宽裕,可你已帮了我和你二哥,还有大姐太多太多。难保弟妹不会有想法,毕竟单是大姐一家就欠了你那么多。”
他实在不愿小弟和弟妹为此事发生不愉快。
“小溪不是那种人,帮你们三家,也并非我一人的决定,也是经过她同意的。”
陈家旺给了大哥一个宽慰的眼神。
前两个月,二哥就已将所欠自己的银两如数奉还。
而今只差大姐和大哥,可他对这两人的品性有着十二分的把握,所以,心中毫无顾虑,坚信他们不会赖账。
估摸着若是真有那般情形,爹娘定会第一个站出来,将他们痛斥一番,毕竟自己的银钱也来之不易。
“你的好意大哥心领了,至于开铺子的事,还是再从长计议吧!在集市摆摊也挺不错的,除了赶上阴雨天,或是下雪时冷了些许,其余都好,还能同左右两边的摊主闲聊几句,拉拉家常。”
陈家兴再次婉拒了弟弟的好意,即便弟妹没有意见,他也不打算再借钱开铺子,待到自己何时有了足够的能力,再做打算也为时不晚。
“那好吧!若是你何时改变了主意,记得同我说一声。”陈家旺见大哥心意已决,也就不再继续规劝。
就如大哥所说,在集市摆摊的确也有其独到之处。
有衙门的人在那里坐镇,完全不用担忧,会有小混混前来捣乱或是收所谓的保护费。
且说屋中的婆媳三人,当得知小溪竟然认了孙举人为义父,陈母的面庞上并未流露出丝毫惊讶之色,仿佛这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
因为在此之前,小儿子就曾向他和老头子提及此事,然而那时,孙举人唯恐给小两口招来麻烦,直接拒绝了。
张氏却满脸惊讶,“什么?你竟认了孙举人为义父?这个决定也太突然了。”
在她眼中,义父绝非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要像亲生子女一样,为其养老送终,那可是沉甸甸的责任啊!
在她的记忆里,并非没有认义父之人,但大多是将捡来的孩子,或是亲戚家失去双亲的可怜孩子,带回家抚养,而且是那种从小便养在身边的,像这种“半路”的属实不多。
小溪见大嫂满脸惊愕的神情,嫣然一笑,解释道:“我和相公萌生这个念头,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只可惜之前都被老人家给婉拒了,若不是那些觊觎他家业的亲戚纠缠不休,恐怕老人家还不会同意呢!”
她当然明白妯娌为何如此震惊,不过,多说无益,毕竟别人未必能理解,自己开心就好。
“孙举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就像你说的,有他教导两个孩子,明轩将来必定出类拔萃,等明睿长大了,也跟着一起学习,非但不用花费一文钱,对方还会心甘情愿地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给几个孩子,认孙举人做义父,你们可是稳赚不赔啊。
原本平日里也要供奉老人家的饭食,如今认作义父,无非是多帮其添置一些衣物罢了。你们出门在外,家里也有个人看家护院,也挺好,简直是一举两得。
反正以你们如今的条件,多养一个人也不成问题。”
不得不说,陈母活得真是通透,非但没有半句怨言,还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