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宋钊的执着,李东沐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于是闭口不谈。
只是,此次再到青玉县,李东沐的规划中已经有了新的想法。
第二天,李东沐一行来到了青玉县的产业集聚区,实地查看了三大主导产业。
食品加工,包含白酒产业,只不过与鲁阳县相比,这里更多的是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唯一一家上规模的,还是与茅子酒厂合资建设的,不过产品知名度并不高。
服装加工,是青玉县近些年新培育的产业,主要为一些大型服装企业代工,确实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不过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主要作用还是带贫。
烟花爆竹,是青玉县的一项传统产业,而且还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只是,随着这些年的环保和禁燃禁放政策影响,不少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正在谋求转型。
看过这三个主导产业之后,李东沐也给出了一些客观的评价,只不过最大的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市场思维。
从这一点来看,李东沐已经将青玉县作为了地企合作的第一个试点,可以将茅子酒厂等大型国有企业的年轻骨干下派挂职,以此为青玉县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产业看过之后,李东沐又前往了青玉县的最大港口-德江合湾。
德江是西部地区一条大型河流,流经博州三个县区,其中在青玉县折弯北上,最终流向长江。
顺着德江一路向下,最终可以在长江交汇,到达沪城出海。
因此,博州市的出海物品大多数都会运转到青玉县装箱上船,港口的日吞吐量还算可观。
只是,青玉县抓不住这个机遇,只能赚一些过境船只的费用,始终没有形成产业。
这也就是县委书记宋钊口中所说的,对经济促进作用不大。
“宋书记,青玉县围绕港口还是可以大做文章的,你们要多在这方面下功夫。”
李东沐只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作出了点评,至于如何贴合青玉县发展,还是需要县委书记和县长谋划思考。
宋钊只是笑着点点头,然后在回应的时候,再次提到了希望市委能够多一些政策和资金支持。
对于这些回答,李东沐内心是有些反感的。自己还没有想好如何干,这边就只会伸手要,这就像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嗷嗷待哺的婴儿。
看着宋钊那圆鼓鼓的脑袋,又看向他尖尖的脑袋,心中已经初步有了打算。
“李书记,中午留在青玉县吃午餐吧?我们的经济虽然不强,但是美食还是不少的,也想在就餐时再聆听您的教诲。”
李东沐瞥了对方一眼:“怎么?还等着你张口向市委要钱?这个饭的成本太高。”
“等到港口经济有起色,我带着市委班子一同到你们这儿来品尝美食。”
说过之后,李东沐一行便乘车离开了。
一行人只是简单的在车上吃了工作餐,然后一路向西。
只是,汽车刚刚进入下一站的境内,丁鹤伦的电话便打了过来。
“书记,今天下午省委组织部高云飞部长要来我市调研,您看是否要陪同一下?”
“什么时间到?调研主题是什么?”李东沐问道。
“大概下午四点半到,主要调研基层d建和干部队伍建设,我想着应该是与干部调整有关。”
李东沐看了看时间,应该是能够赶得上的。而且省委常委来调研,自己理所应当的要陪同,否则就失了礼数。
“好,与省委组织部做好对接,我现在就赶回市委,四点前应该能到。”
挂了电话之后,李东沐一行便直接返回市委。
在十年前,万山省确实属于偏僻的大山区,从一个乡镇到另一个乡镇用时三四个小时太正常不过了,如今基本上能够实现县域内两个小时左右到达。但是县与县之间车程几个小时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
在车上,李东沐与随行的发改、商务、交通等部门的领导召开了会议,就此行3个县的情况进行了盘点,并就下步的工作进行了强调。
交通局的领导本想着自己就是来打酱油,或者接受路域环境批评的,没想到竟然承接了一个大项目。
市域内水运港口需要尽快拿出一个谋划方案,而且还要尽快作出可行性报告。
会议结束后,李东沐想起了一件即将在今年下半年动工的一件水运大事,那就是位于东南省份的某个运河项目。
这个项目虽说全段都在别的省份,但是对西南几个省份的影响确实巨大的,因为它直接与西南省份的几个重要河道联通,并且大大缩短出海时间,为西南的交通格局,自己商品竞争力,都会是极大的提升。
“这次调研不虚此行啊。”李东沐喃喃道。
李东沐也没想到这件事,因为那条运河还是在重生前无意中看到的,哪里会想到自己会到万山省任职,更不会想到博州市正处在大水运格局中的关键位置。
“若是能够将博州的水运打通,那博州真的就处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上,自己也算是做了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啊。”
想到这儿,李东沐的斗志就变得更加昂扬,疲惫的车程也变成了大脑的沙盘,不停的演变着工作计划。
水运港口建设耗资巨大,需要全市上下的万众一心,更需要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前提一定是有可行的依据。
因此,李东沐才会着急催促交通、发改部门尽快拿出谋划方案。
下午四点钟,李东沐一行准时下了高速口,丁鹤伦已经站在路旁等候。
“高部长到哪儿了?”李东沐问道。
“应该还要半个小时左右。”
丁鹤伦的话音刚落,只见一辆商务车缓缓驶来。
“咦?我没有向市长汇报这件事啊?”
“他的车怎么也来了?”
李东沐笑着拍了拍丁鹤伦的肩膀:“不用猜测了,有些人时刻紧盯着省委重要领导的动向,不需要说,第一时间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