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军游勇闯明末 > 第303章 生意转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汪轶鸣看似鼓励的话一出口,却叫汪正海顿时有些尴尬;

“话也不是这个意思,为父是想说,如今咱们急缺军械,尤为这火器最甚;咱们得尽快想个法子解决才行。”

见老爹把话又拉回了正题,汪轶鸣莞尔一笑,便顺着话头继续说道;

“爹说的正是;只是这燧发枪虽比起鸟铳强上许多,但局限性也十分明显;”

“以儿子之见,爹您没必要太过在乎。”

汪正海眼神流转,却似欲言又止;

过了片刻才犹犹豫豫的道出几个字来;

“也…也未必吧,有总比没有强。”

汪轶鸣见其如此,心里其实十分理解自己这个父亲;

“爹说的也有道理,有总比没有强;”

“那我想想办法。”

闻言,汪正海顿时来了精神,立马追问道;

“你有办法?能搞到多少?”

看汪正海如此激动,汪轶鸣只觉有些无奈;

叹了口气,应道;

“办法不是没有,只是没这么快,数量也不会太多…”

“有就行!大概多少?”

“最多长短一千来支吧。”

汪轶鸣紧缩眉头,抬手揉搓着下巴,故作思索的样子。

“是不太多…”

“嗯,只要有就行;爹也不催你,你尽力,尽力就行。”

汪正海心情明显好了不少,满意的上前拍了又拍自己儿子的肩膀。

在汪正海想来,这燧发枪显然已成紧俏货,今日王承恩说的就很明白,各军各镇都在争取中,哪是这么容易能搞得到的。

自己儿子既然说了能弄能到,那就一定是能弄到的;

即便数量少些也没关系。

而汪轶鸣想的是,现在一件件事情都已经着落在了他这里;

必须快刀斩乱麻,否则麻烦也会越来越多。

至于燧发枪,那玩意儿自己能继续造不假,可一旦开工,影响的却是他核心的晋级;

非绝对必要他是不可能再造燧发枪的了。

至于答应给自己老爹的,他打算回京后,将自己麾下还保有的一千多支逐步分批全部转给汪正海。

至于自己的计划,只能等到了晚上独自一人时,根据系统情况再重新谋划一番。

说到系统,汪轶鸣本想在加工厂功能方面继续发挥作用;

可等待他研究查看之时,发现新的规则又诞生了;

准确的说是规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加高了难度。

自打汪轶鸣打算直接玩把大的之后,他心里也盘算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那就是近现代化全火器武装自己老爹的亲兵队伍;

按照技术进程,现在是可以制造米涅枪的;

米涅弹、膛线加火冒三者合一,大大提升了火枪的射程、精确度及杀伤力;

但经过深思熟虑后,汪轶鸣打算放弃米涅枪这种过渡产物;

直接上有着金属定装弹的枪械;

按照他的记忆,从米涅枪到技术成熟可用以列装的金属定装弹枪械定型,中间技术时间仅相距不到三十年;

如此一来,那何必费时费力搞什么劳什子米涅枪?

有着系统加持,只要做好合适的选择,弹药补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前面说到的系统加工厂新规则的出现,再次提高了技术升级的难度;

这条规则就是:起初系统加工厂制造一百件单品技术水平可提升一年,当进入进十九世纪后,变为需要制造两百件单品才能提升一年,现在却升级为了每五百件单品才能提升一年;

原本将玻璃镜与防风煤油灯制造数量均已达到一万件之后,汪轶鸣认为加工厂技术水平就算突破不了二十世纪水平,却也能稳稳达到十九世纪末;

可新规则的出现让他再次失算了,技术水平仅发展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少片后几年的阶段;因此,距离计划理想的年份还差着二十多年。

也就是说汪轶鸣想按计划实施前,需再造两种东西,而且其中一种必须造满万件。

那目前自己还能造什么呢?

火炮?马车?

这两者不是不可以,只是火炮的存量还有不少;

马车造出这么多,自己老爹这边虽然需要,但也消化不了这近万架四轮马车;

最关键的是,这两种东西都极其消耗原材料,派不上用场的话,等同于白白浪费资源。

考虑到还要为家中再选择一种物品作为日后生意来做,汪轶鸣一时间不免犯起了难来;

最好是能达成两全其美的东西。

眼前只能将老爹汪正海所需的四轮马车先给补齐了再说;

料想再加一千架应是足够他军中所用了。

翌日,汪轶鸣先将系统新造好的一千架四轮马车送去了教场大营;

顾不上与自己老爹和那帮叔伯舅舅们攀谈,便又急匆匆的折返回了家里;

其实不光汪轶鸣顾不上与他们交谈;

汪正海他们这个时候同样也没了闲暇时间;

训练、募兵、选拔亲兵等等…

没一个不是忙的脚不沾地的。

家中母亲阎氏这几日也是越来越忙;

府上的事务与产业需要操持,香皂的生产她也要亲自把关,生怕哪个环节出了纰漏。

镜子与防风煤油的生意现在虽还没见到有什么明显的成效;

想来不过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

正如此在心中琢磨着,却不曾想反转来的如此之快;

刚到家还没来得及喝上口茶水歇息片刻;

小厮裴林说是奉母亲阎氏的吩咐来寻他了;

也不知母亲阎氏是为什么事派人来找自己,看裴林略带急切面色判断应是个急事无疑;

汪轶鸣也不多问他一个小厮,等见了母亲自会知晓。

中院前厅,阎氏焦急的来回踱着步,嘴里念念有词;

至于念叨的是什么,估计就连离她最近的贴身丫鬟也听不清楚;

还没进屋,离着十几步外,汪轶鸣就已经看的十分真切了;

母亲阎氏一向沉稳,如此坐立不安,定是遇到急事无疑。

“娘,这是出了什么事寻我这么急?”

见儿子迈步进门,阎氏顾不得多做解释,上前直接问道;

“鸣儿,那琉璃镜你现在可还有现成的?”

“琉璃镜?有啊,怎么了?”

汪轶鸣被其问得一头雾水,眉头紧蹙;

“快!你现在有多少都先赶紧给娘!”

“都给您?”

阎氏越急,汪轶鸣却是越加狐疑起来;

“等等,娘,您先别急。”

上来就向自己要玻璃镜子,还这么着急,汪轶鸣不得不先问个明白;

“儿子记得不是给过您几百面嘛,昨个爹还说这些日子拢共都没卖出多少;”

“怎今日您却如此着急的要儿子补货了?”

“昨日是昨日,你爹他就知道领兵的那些事,生意上的门道他哪里会知晓?”

阎氏深深叹了口气,摇头苦笑道;

“升了总兵,这看似风光无限;可想坐稳了,那手底下的养的亲兵就得足够多,而花出的银子更多!”

顿了顿,阎氏平稳了下情绪,摆摆手后,说道;

“不说这些了。”

“鸣儿,这个节骨眼上,你爹那里有多需要银子你是清楚的,娘就不多说了;”

“直至昨个,确实这琉璃镜的生意还没什么显着的起色,可今个就不同了。”

“哦?怎么个不同?”

汪轶鸣听的也来了好奇的心思。

“先是你萧伯伯与你何叔那里,他们前些日子进的货根本没出徐州地界便被抢购一空了。”

“没出徐州就卖空了?”

“没错,你萧伯伯他们本想筹划好了,亲下江南一次,把琉璃镜子的销路尽快铺开,于是提前约了些江浙生意上的好友想试试口风;”

“谁曾想,那帮人看了货后没几日纷纷前去求购;一来二去,你萧伯伯他们手里的货很快就被买光了。”

“哈哈…这岂不是好事,倒省的跋山涉水跑这么一趟了。”

见儿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阎氏抬手就轻垂了他一下,没好气的说道;

“哪里是这么简单的事,那些个南方商贾各个心思缜密,底蕴雄厚,关系错综复杂;”

“愿意和你好好做生意那是还没摸清你的底细;在他们眼里,能用银子解决的事情都不是问题。”

阎氏侃侃而谈,恨不能将心中所想如竹筒倒豆子般与自己儿子说个痛快;

见儿子负手而立,眼眨也不眨的瞧着自己,她才发现自己有些偏离了主题;

轻咳两声,算是揭过前面的话题,又略微调整了一下,才继续讲述了起来。

原来那些江浙商人在买空萧家与何家的玻璃镜子后,并没打算收手,甚至不惜以抬价与先付款方式进行预订;

导致他们两家不得不上门来找阎氏央求尽快补货;

家里铺子最近卖的本就不太理想,出货甚少;

见他们两家直接带着现银前来求购,也没多想,就将现有存货都给了他们。

哪知铺子里和家中的存货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

说什么都要加大供货;

正巧又遇汪正海选拔亲兵的档口上,需要大笔银子支出;

性子本就有些急的阎氏只得应下他们的诉求,来寻汪轶鸣商量对策。

汪轶鸣在听完了母亲阎氏的描述后,隐隐嗅到了一丝耐人寻味的味道;

说这里面有什么阴谋的话,目前来看还尚不至于;

不过被算计多少还是有的。

就现在来看,这些江浙来的商贾必是私下达成了什么默契;

玻璃镜子的价值与利润他们定是知晓的;

与其让萧家、何家带去江南赚个盆满钵满,还不如他们联合起来就地截胡,吃下所有的存货;

这样的话,等玻璃镜子一旦在江浙等地面市,定价权将完全会被他们牢牢把控住;就连销路也是掌握在他们手中;那么不管现在进价多少,他们都会稳赚不亏;

甚至等把萧家与何家养肥了,让他们在销路上有了依赖后,再行反向压价,直至最后逼着他们两家不得不交出货源或是制作秘方为止。

可惜,他们这回怕是要失算了;

玻璃镜子与防风煤油灯本就是汪轶鸣用来给自家赚快钱的;

搞完这一波之后,做与不做还都两说着呢;

哪里轮得到被他们这些商贾来算计拿捏?

若手里的货他们这次真能全吃得下,对于自家,也包括萧家何家在内,那真是省了事又获了利;

要是这样,又何乐而不为呢?

念及至此,汪轶鸣便把心中所想与母亲阎氏分析了一遍;

阎氏听后也是大为赞同。

母子俩又仔细商量了一番后,决定直接先干票大的,将所有存货全部出手,先把银子赚到手之后,就停上一停,等待日后合适的时机。

讲心里话,汪轶鸣其实并不觉得那些个商贾一口气能把九千多面各式玻璃镜子全部吃下;

但自己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忙,没时间精力与这些个唯利是图的家伙们斗法;

况且他相信自己的母亲,还有萧峻与何文安二人,定都是有足够的智慧、能力和手腕对付那些个商贾们的。

阎氏从汪轶鸣那里接手了所有玻璃镜子,望着那堆积如山,九千两百多面各式玻璃镜子之时,她不禁感叹,震惊道;

“儿啊,娘是真没想到这琉璃镜子竟会有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