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点意外,这一章还没写完
林意感觉自己的意识仿佛被投入了一个高速旋转的漩涡,天旋地转,时空错乱。
待那剧烈的眩晕感逐渐平息,他猛地发现自己竟站在了一条青石板铺就的悠长巷弄之中。
周围不再是原始森林的苍翠,也非黑店内的古雅,而是一种……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
巷弄两旁是白墙黛瓦的民居,墙头上探出几枝翠绿的藤蔓,远处隐约传来孩童的嬉闹声和小贩若有似无的叫卖。
空气中有淡淡的炊烟和潮湿的青苔气味。
这一切,像极了他幼时在教科书光幕上看到的、那个早已湮灭在历史尘埃中的“古代东方城镇”的景象。
“这里是……?”林意警惕地环顾四周,精神力下意识地想要探出,却发现自己与灵能、与精神力的联系变得极其微弱,仿佛被一层厚厚的纱布隔绝了。
“新来的学子?”一个温润平和的声音自身侧响起。
林意悚然一惊,猛地转头。
只见一位身着青色儒衫、头戴方巾的中年文士不知何时出现在那里,正微笑着看着他。
这文士面容清癯,眼神澄澈,带着一种饱读诗书的儒雅气质,嘴角含着的笑意令人不自觉的心生好感。
但林意瞳孔骤缩——这文士的容貌,赫然与刚才在黑店中看到那幅画像上的持杖男子有八九分相似!只是更清晰,也更富有“人”的气息。
“你是谁?这是哪里?”林意沉声问道,身体微微紧绷,进入了防御姿态。
“此处乃‘明理堂’蒙学区。”文士似乎毫不意外林意的警惕,态度依旧温和,“我乃此区教习,你可称我赵先生。至于你为何在此……”
赵先生顿了顿,手中不知何时多出了一卷竹简,轻轻敲击着掌心,笑道:“自是来求学问道的。”
“求学?”林意皱眉,“我无意求学,我还有同伴重伤在外,必须立刻回去!”
他试图移动,却发现双脚如同被钉在原地,周遭的巷弄景象看似寻常,却固若金汤,根本无法突破。
赵先生摇了摇头:“既入此间,便需遵从此间规则。外界一时辰,此内一昼夜。你的同伴在那店铺之中,安全无虞,不必挂心。至于求学……”
他目光扫过林意,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探究与赞赏:“你神魂根基奇异,更沾染‘变数’,然对天地至理、万物法则的认识却如蒙童,杂乱无章,仅凭本能驱使力量,犹如稚儿舞大锤,未伤敌先伤己。长此以往,非福也。”
林意心中一动,想起自己运用灵能和精神力时,确实更多是依靠迷皇零星指点后的自我摸索和强大的本能,缺乏系统性的认知。但他岂会因对方几句话就就范?
“即便如此,也无需阁下操心。请放我离开!”
赵先生却不答话,只是转身,负手向前走去:“随我来。”
他的声音似乎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魔力,林意发现自己竟不由自主地跟了上去。巷弄尽头,一座白墙环绕、青瓦飞檐的院落显现,门楣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以古朴的字体书写着【明理堂】三字。
走进院内,朗朗读书声传来。
只见庭院中有数十个小小的蒲团,上面坐着一个个身影。
这些身影模糊不清,仿佛笼罩在雾气里,看不清具体样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甚至有些并非人形。
他们都捧着一卷卷竹简或线装书册,摇头晃脑地诵读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道可道,非常道…”
“知止而后有定…”
诵读的内容杂乱混合,似乎囊括了诸多截然不同的思想流派,听得林意头昏脑胀。
赵先生将林意引到角落一个空着的蒲团前:“坐。”
林意抗拒,但身体却不受控制地坐了下去。一本冰凉的古籍自动落入他手中,书页无风自动,上面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复杂文字,但他却奇异地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此乃《基础灵源论》,讲述能量之本初形态与流转共生之理,乃万物修行之基石。你既已能引灵能入体,更兼修精神异力,却不知其所以然,便从此篇读起。”赵先生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林意下意识地看去,书中内容深入浅出,却直指能量运用的核心本质,许多他平日修炼中模糊不清、凭感觉绕过的问题,书中竟都有清晰的阐述和解答。
他不知不觉沉浸了进去。
然而,这种沉浸并未持续多久。
忽然,整个学堂景象一阵模糊,读书声戛然而止。
周围的学子虚影变得躁动不安。
紧接着,林意感到一股灼热暴烈的气息席卷而来,眼前的青衫赵先生形象一阵晃动,竟仿佛要变成一个身披赤红铠甲、须发皆张的猛将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