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方孝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人不畏死,奈何以死畏之?臣自知罪孽深重,请皇上降罪。\\\"

朱允熥:\\\"依《大明律》,勾结藩王谋逆,可是要罪及三族的,你不怕吗?\\\"

方孝孺:\\\"罪及九族又如何?\\\"

朱允熥心里充满了鄙夷,一个人沽名钓誉竟然可以冷酷到这种地步,这就是被世人推崇的道德楷模正学先生,真是可恨又可怜。

\\\"方孝孺,一人做事一人当,朕不会牵连你的三族,更不会牵连你的九族,甚至也不会杀你。\\\"

方孝孺十分错愕:\\\"为什么?\\\"

\\\"你想让朕杀你,朕偏不杀你。\\\"

\\\"陛下要将罪臣怎么样?\\\"

朱允熥冷冷一笑,\\\"你不是牢骚满腹,嫌朕不重用读书人吗?朕就给你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带黄子澄、齐泰!\\\"

不一会,黄子澄、齐泰被带了上来。

朱允熥道:\\\"现在有一件差事,交给你们办。你们不是自命不凡吗?朕要看看,你们究竟有什么真本事!\\\"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面面相觑。

朱允熥道:\\\"陈朝权臣胡季犁灭陈朝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虞,自己也改名胡一元。陈朝遗臣强烈反对,篡位当年,胡一元不得不传位给有陈朝王室血统的次子胡汉苍,自称太上王。

去年,胡一元自称是帝舜的后裔,遣使奉表到南京,诡称陈氏宗族己绝,作为陈氏外戚,由他的儿子胡汉苍暂时登基理政。朕许了他。

谁知今年,陈朝宗室陈天平跑到南京,揭穿了胡一元谋逆的真相,请求天朝帮助他复位。

陈家是太祖高皇帝册封的安南王,胡一元篡了陈家的位,就是在藐视天朝。

朕问你们,朕该不该管这档子事?该不该把胡一元这种乱臣贼子千刀万剐?\\\"

三人垂首无语。

朱允熥鼻子里冷冷哼了一声,\\\"方孝孺,你说!\\\"

\\\"该!\\\"

\\\"黄子澄,你说!\\\"

\\\"该!\\\"

\\\"齐泰,你说!\\\"

\\\"该!\\\"

朱允熥站了起来,\\\"既然该,那么朕就命你们三人,护送陈天平归国复位?方孝孺,你们敢不敢去?\\\"

方孝孺:\\\"罪臣没什么不敢的。\\\"

出了文华殿,方孝孺对齐泰黄子澄道:\\\"皇上欲借胡氏刀。\\\"

黄子澄怫然作色。齐泰默然无语。

过了两天,朱允熥从京营中拔了200精锐,由兵部主事齐泰任指挥,任命翰林院编修方孝孺为正使,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为副使,护送陈天平归国复位。

被蒋瓛关押在锦衣卫诏狱的七百多名朱炆的党羽也跟着使团一齐前往安南。

浩大的使团出发了。

朱椿问:\\\"皇上,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能完成使命吗?\\\"

朱允熥:\\\"他们就是去送死的,方孝孺会把所有人拉下水,他就有这本事。给沭晟下一道密旨,枕戈待战,一旦得到陈天平、方孝孺被杀的消息,立即带三万兵杀入安南,将胡氏父子押到南京来问罪。\\\"

朱椿:\\\"皇上怎么知道胡一元一定会杀陈天平、方孝孺?\\\"

朱允熥:\\\"胡一元这种乱臣贼子,什么事做不出来?朕正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将安南收入版图之中。\\\"

朱椿:\\\"安南瘴疠横行,暑热蒸腾,就算得到了又有什么用?羁縻就够了。皇上还嫌大明的疆域不够大吗?\\\"

朱允熥:\\\"不嫌大。\\\"

朱椿连连摇头,\\\"北平要的粮食,己经送走了40万石,还缺110万石,实在没有着落了。\\\"

朱允熥掐指一算。

北平现在有80万人,每人每天最低两斤粮食,一天就需要160万斤粮食,40万石粮食是4800万斤。

运一次粮,30天就干完了。

营建新都工程浩大,没个十年八年是完不成的。

虽然银子不缺,但拿着银子也买不来粮食啊!

那可是80万张嗷嗷待哺的嘴啊!

缺粮不比缺别的东西,是能要了人老命的。江南既然搞不来粮食,那就只好从陕西、山西搞,对朱椿道:

\\\"尚炳色厉内茬,胆大心粗,过不了半个月,四叔定然将他擒获。陕西的大小官员,凡有附逆从贼的一律族灭,抄家。十一叔早早做好接收陕西的准备。尚炳既然敢反,关中肯定储存了不少粮食,正好解北平的燃眉之急。\\\"

朱椿:\\\"就算有粮食,尚炳就不会一把火烧了吗。\\\"

朱允熥:\\\"他不是个敢作敢当的人,烧了粮食就只剩下死了。\\\"

朱椿:\\\"关中的粮食也只能应一时之急。要不,营建新都缓一缓吧?\\\"

朱允熥的语气不可置疑:\\\"不行!\\\"

朱椿:\\\"事缓则圆,为什么不能缓一缓?\\\"

朱允熥有一个不能说的理由。

从洪武二十四年到如今,穿越过来己经十四年了,他看到朱标、朱棢、朱元璋一个个在死期来临的时候死了,只有朱樉略死早了大半年,蓝玉多活了好几年。

原主的死期是在1417年9月,而现在是1403年,只有短短的14年。

朱允熥不知道将来会是像朱标朱元璋那样如期死亡,还是像蓝玉那样多活几年。

每个人生下来的那一天,就注定要死亡。可是知道自己的死期在哪一天,这种滋味的确不好受。

就像手里握了一大把牌,看起来的确不少,可是打出去一张,就会少一张。

又像是一本日历,看起来的确很厚,但是撕掉一张,就会少一张。

重活一世,朱允熥比任何人都珍惜生命,总想在有限的生命中多留下点什么。

朱椿忧心冲冲问:\\\"允熥,还有一件事,十一叔要问你。\\\"

\\\"什么事?\\\"

\\\"你……你大婚这么多年,宫中嫔妃也有几个,为什么一个子嗣也没有?作为一国之君,这样可是不行的。会有很多人,因此生出觊觎之心。\\\"

朱允熥心里颤了一下,是啊,虽然公务繁忙,但到了该翻牌子的时候,也翻了啊,徐之凤、李景兰、郭慧……也没少临幸啊,是我不行吗?

呔,放屁!老子是最棒的!

这其中,必定有诈!

一股疑云陡然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