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京的房价地价应声下落,粮价在一日之内飙了五成。

面对粮价狂升,留守南京的朱椿果断出手,一面从太仓中调粮投入粮市,一面重拳打击哄抬粮价的不法商贩。

然而效果却适得其反,市场反而更加恐慌了,粮价不降反升,直接翻倍了。

南京粮价上涨迅速带动了整个江浙准粮价的上涨。

朱允熥给朱椿下了道密旨,三年之内,从南京迁六万富户到北平去,分配给扬州的是两万户,分配给无锡、南通、杭州、绍兴为一万户。

密旨竟然不胫而走。

江浙淮一带的富户顿时哀嚎一片,集体到武英殿门外请愿。

朱椿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漠然看着底下涌动的人群,冷冷道:\\\"你们想干什么?\\\"

颤巍巍站出来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看架势少说也有八十岁了,声音却很洪亮:

\\\"王爷,听说朝廷要迁都北平,还要从南京迁六万户到新都去,是否属实?\\\"

朱椿轻声问道:\\\"这是何人?\\\"

吏部侍郎林召南道:\\\"此人是南京一带有的杏林高手,早年多次给孝慈高皇后诊病,太祖高皇帝很赏识他,给了他免死金牌……\\\"

庙堂上的事这么快传到了民间,朱椿生气地问一旁的刑部侍郎,\\\"宫禁重地,私人集会,该当何罪?\\\"

刑部侍郎道:\\\"首犯斩立决,从犯杖一百,罚没家产,流放三千里。\\\"

\\\"大声点!\\\"

\\\"宫禁重地,私自集会,首犯斩立决,从犯杖一百,罚没家产,流放三千里!\\\"

底下人群中一阵骚动。

朱椿清了清嗓子,大声问道:\\\"你们听清楚了吗?孤给你们最后一个机会,速速散去,否则严惩不贷!\\\"

人群顿时作鸟兽散。

朱椿手一挥,\\\"羽林卫听令!\\\"

八千羽林卫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跑了出来,在武英殿外空旷的广场上列成队,人人手中擎着明晃晃的大刀。

\\\"传令,全城戒严!\\\"

八千羽林卫又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四面八方跑去。

正焦头乱额时,朱允熥来信催粮。

南京自身难保,哪有粮食支援此北平?

朱椿火冒三丈,在回信中好一顿数落。

朱允熥接到信,头都是大的,却并不后悔,就算捱几年再提迁都,也必定还是这个样子。

只要挺过这个混乱期事情就好办了。

眼下的困难是近五十万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南京己经很乱了,绝不能把北平也搞乱了。

朱高炽道:\\\"只能从平阳府和西安府调粮食了。\\\"

朱允熥点头称是。

平阳府就是今天晋西南的运城和临汾,与关中平原只隔着一道黄河,粮税仅次于苏州府,排名第二,第三名是松江府,第四名则是西安府。

朱允熥命朱高炽以辅政大臣的名义,向平阳知府萧敬尧和西安知府关祖荫去函,命令两府紧急筹调粮食来北平。

并派曹国公李景隆去调粮。

李景隆马不停蹄赶到平阳府。

知府萧敬看了一遍朱高炽的倍,不紧不慢道:\\\"调粮应该是户部发公文到山西布政使衙门,然后由山西布政使发公文平阳府,再由平阳府发公文到平阳粮库, 怎么是燕王世子写封私信呢?\\\"

一个小小的四品知府竟敢如此放肆,李景隆\\\"啪\\\"地一拍桌子。

\\\"事急从权。燕王世子是辅政大臣,我也是辅政大臣,管不了山西的事吗?\\\"

\\\"当然管得着。\\\"

\\\"那就调粮吧!\\\"

\\\"不能调。\\\"

\\\"为什么?\\\"

\\\"没有公文。\\\"

李景隆冷笑一声,喝道:\\\"山西是谁的山西?\\\"

萧敬尧忙道:\\\"当然是皇上的山西。\\\"

李景隆骂道:\\\"狗东西,你还知道是皇上的山西。\\\"

说着,从怀中掏出御赐令牌。

\\\"皇上口谕,从平阳府调30万石粮食到北平。\\\"

萧敬尧道:\\\"还是没法调。\\\"

李景隆差点跳了起来,叫道:\\\"为什么?\\\"

萧敬尧道:\\\"平阳粮库中只有二十五万石粮食,是供应晋王亲卫军的,晋王同意了,才能调粮。\\\"

李景隆气得直翻白眼:\\\"你真有种!不听皇上的,听晋王的!\\\"

萧敬尧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朱允熥在北平焦急地等着粮食运到。

一个月后,平阳府却只有15万石粮食送到了,刚好赶上顿。

又过了半个月,李景隆押着西安府的15万石粮食回来了。

朱允熥问道:\\\"怎么这么少?\\\"

李景隆细说了一遍,叹口气道:\\\"辅政大臣的话在山西不好使也就算了,连皇上的话在山西也不好使。萧敬尧只听晋王的话。我到晋王府讨了一封信,才在平阳粮库调了15万石粮食!关祖荫像是和萧敬尧就像商量好了似的,一模一样的腔调。\\\"

朱允熥怒从心头起,喝道:\\\"这两个狗东西,反了天了!平阳和西安富得流油,怎么会连三十万石粮食都调不出来?着夏元吉到平阳府、西安府去查账!但凡查出半两银子的贪墨,就诛这两个狗东西的九族!\\\"

朱高炽在一旁劝道:\\\"皇上息怒,秦晋两省这个样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就算派人去查账,也查不出个所以然,逼急了,人家大不了一把大火将账房和粮库烧了。\\\"

朱允熥顿时冷静下来。

看这架势,

在北方,朱济僖、朱尚炳明目张胆串连起来了;

在南方,文官、士绅、豪族屯积粮食,哄抬粮价。

这两股人想干啥?

一石激起千层浪,迁都的消息出,这些牛鬼蛇神果然冒出来了。

\\\"蒋瓛!\\\"

\\\"微臣在!\\\"

\\\"淮王在凤阳干些啥?\\\"

\\\"淮王开了个讲堂,每天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还有……\\\"

\\\"还有什么?\\\"

\\\"秦王和晋王的人都去过凤阳……\\\"

朱允熥笑了笑,我的好兄弟,你们玩得真6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