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茂平再次成为了享誉国内的大作家,这一世的成就,和上一世比起来,还要更高一些。
丰富的经历,两世为人的感慨,时代的巨变,以及对个人和人生的思索,让原茂平的作品比起上一世的,更有深度,笔触也更为厚重。
因着国家的飞速发展以及一直以来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原茂平也搭上了时代的快车——
他的作品总给人一种奇幻之感,切题像在当代,可书写的又仿佛平行世界一般,给人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感觉。
两世的积累,让原茂平不仅在成名的时间,还是在作品的质量与得奖的等级上,都比上一世的成就要突出。
是的,原茂平回来之后没多久,就意识到了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原来的时间节点——
上一辈子,那一次采访之后,林秀英一直郁郁寡欢,再加上多年操劳,积劳成疾,一年后就离开了人世。
原茂平本以为,操持完老妻的后事,自己的创作生命并不会就此终结,毕竟痛苦也是作家创作的源泉。
他还有好多事情想诉诸笔端,还想在有生之年书写一部巨作。他想,他或许会在作品中,为秀英书写一个单独的章节。
可原茂平却逐渐发现——
妻子的离开像是南方的回南天,是一场持久而漫长的潮湿。这场潮湿从因没人晾晒而逐渐发霉的书页开始,逐渐在他的笔端洇成一团黑色的墨渍。
他最先感受到的是生活上的不适,再没人操心起他的饮食起居,没人关心他几点吃药,没人提醒他久坐不好,没人扶他去晒太阳。
原茂平曾经对妻子所谓的“女权理论”嗤之以鼻,嘲笑她一把年纪了,还学人家小姑娘打女拳。
可妻子离开之后,他不得不承认,所有让他想起老妻的地方,都是源于妻子的“利他属性”。如果有个保姆来操心这一切,也许他就不会这么频繁地想起妻子了。
说干就干,原茂平让儿子给他请了保姆和护工。保姆负责收拾家里,护工负责照顾他的身体。
他越发想写一本书,一本关于他人生的书,因此他不能倒下,他要为秀英单独写一篇序。
保姆的市场单价很贵,护工要按小时收费,都是从他的稿费里面支出。原茂平看着每月的账单,老花的眼睛已经认不出小数点标在了第几位。
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人类劳动力的珍贵,可这么多年,秀英干的活比保姆和护工加起来的还要多,自己却并没有因此支付给她报酬。
原茂平有过刹那的疑惑,这么多年...自己支付给秀英什么报酬了吗?
是一个遮风挡雨和和美美的家,还是年少时许诺的一生一世的爱?
他有些回答不上来...
可请了保姆和护工之后,原茂平依然感觉不习惯,因为没人帮他整理书稿,没人将他的那些连笔的行草,整理成一页页的成稿。
虽然编辑部自然会帮他录入为电子文稿,可没了秀英在旁边帮他们辨认梳理,就连编辑们的效率都低了很多。
迫于无奈,原茂平叫来了自己的小儿子,帮着他们一起梳理和校对手稿。
可是两代人的审美观念已经完全不同,小儿子并不理解他的情节安排,也不欣赏他的语言措辞,还总拿出热门网文让他看,一边说道:
“爸,你写这些东西都过时了!现在都流行龙傲天,流行追妻火葬场,你应该写点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东西!”
原茂平原本还忍受着儿子的指手画脚,可作家的灵感总会在这一次次的“好心建议”中感到挫败甚至枯竭。
到最后枯坐半天,满脑子都是龙傲天的时候,原茂平忍不住将儿子赶回了家,对着窗外的枇杷树看了半天。
他是自私的,他想。在创作的时刻,他再次想到了妻子的利他属性。
想起妻子从不干涉他的创作,甚至欣赏他对情节的设计,她喜欢他笔下创作出来的人物,如同喜欢他们自己的孩子。
可是他说了什么呢?他说妻子理解不了他的创作,说她缺乏理解的内涵。
文人总是刻薄,总在相轻。他有些为自己的自大和傲慢汗颜,可已经没人能够接受他的抱歉。
原茂平想,自己一定要努力活得再久一点,最好单独为秀英写一本书。不如这本书,就算作为秀英写的传——
原茂平的创作生涯就是从这个时候终结的。
明明他下定了决心,更拟好了传记的大纲,想好了前面几个部分的小标题。可当他提笔的时候,他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好像时至今日,他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他和秀英携手走了那么久,可提笔的时候,他发现他对秀英的了解,甚至写不满一个章节。
原来在他以为的相濡以沫的生活中,对爱人视而不见的冷漠,就是最大的残忍。
原茂平将他四十二岁作品初次得奖时的那支派克钢笔折断了,像是折断了他大半辈子引以为傲的梦想和荣耀。
这并不全是因为秀英。而是他觉得自己身为一个作家,如果失去了对身边人的洞察和体谅,那所谓的“洞察世事,写尽文章”,又有什么意义呢?
原茂平开始终日坐在太阳底下晒太阳,回忆他人生大大小小的经历。有些深刻有些模糊,可关于他和秀英风风雨雨的这么多年,他却已经快要尽数遗忘了...
原茂平的最后一个愿望——
是希望自己想起来的多一点,越详细越好。他想在漫长的时光中,将一个人深深地、长久地记住。
发现自己回来之后,原茂平以为这是上天垂怜,自己迎来了一次新的机会。
原茂平不想等到两年后才和秀英认识,所以托了自己的表姐。重来一次,他并没有什么流连花丛的想法,只是想把这一世的时间高效且无悔地利用起来。
见到宁墨的那天中午,原茂平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他终于想起了和老妻的初见,就是在这个公园,身边正是他的表姐!
可不同的是,那一次,秀英答应了他了。可这一次,秀英没有。
经过了半个月的风吹日晒,原茂平才慢慢意识到——
原来就算重来一次,人生的际遇和机会也是会随之改变的。不仅世界的进程发生了变化,他和秀英的故事线,也逐渐变得没有了交集...
原茂平用了很长时间说服了自己,他也终于理解了“追妻火葬场”的含义。原来读者喜欢看破镜重圆的剧情,是为了满足自己在现实里的遗憾...
生活还是在继续。原茂平没有一蹶不振,也抓住了每一个机遇,心头的遗憾逐渐淡去,毕竟他如今的妻子,也称得上是完美的妻子。
人生哪儿能事事如意,他这样安慰自己。
想到这的时候,电视里正在播放记者对宁墨的采访,面对记者尖锐甚至带着些许性别偏见的问题,宁墨不卑不亢,不仅回避了记者提出的坑,还三言两语让记者自己掉进了坑里。
“林女士,您在事业上成就突出,但却始终孑然一人,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您选择了这种生活?”
原茂平紧紧地盯着电视,甚至调大了音量,想要听清楚宁墨的回答。
镜头里的宁墨已经满头银丝,却和上一世接受采访的状态截然不同,她声音洪亮,带着浅笑,一字一句说道:
“生活的选择因人而异,我只想说,天地广阔,不要用有限的选择来束缚自己。
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就足矣。因为我们不是恋爱沉迷,也不是不婚主义。
真正重要的,是过坚持一种自洽而有力量的幸福主义......”
原茂平看着手头的纸笔,没能将她写进书里,也许是他的遗憾,可是秀英已经将自己活成了一个奇妙的谜题。
她用行动证明,与其等待别人定义,不如自己执笔。
在广袤的人生旷野中,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