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前面说过,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大都不能成功的原因。

其一,农民起义者多未受专业军事训练,组织能力欠缺,难以与官军抗衡。

其二,起义军内部往往矛盾重重,缺乏统一指挥,易致力量分散。

其三,起义领袖或有短视之弊,缺乏长远战略眼光,难以应对复杂局势。

其四,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支撑持久战事。

其五,政府反应迅速,且常施分化瓦解之策,起义军易受打击。

凡此种种,皆农民起义难以成功之关键所在。

而陕西这场由流民主导杀官造反的闹剧,还算不上起义。

他们只是一群饿疯的人,想要活命爆发的一场闹剧罢了。

榆林官兵死伤殆尽,榆林百姓大都受兵灾,而那流民也没落得什么好处。

三方皆输,要说在这场事件中有谁得到好处,必然就是王之寀和朱威了。

王之寀将责任都扔给了岳阳,朱威则是可以坐山观虎斗,只要他愿意,早在月前就能够兵不血刃的取了榆林。

“大人,全杀了!这是这个月第八批了,加起来都有五千多人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袁浩又开始对朱威抱怨了。

流民在榆林没有抢到粮食,也没有人组织了,那就只能四散了,有脑子的知道宁夏兵的厉害,不敢再往西走了。

而那些没脑子的,或者头晕眼花失去方向往宁夏走的,全都被收拾了。

袁浩这种杀才可不会管那些百姓流民可不可怜,多年的杀戮早都让他心如钢铁了。

现在来找朱威抱怨其实还是为了出兵立功。

朱威自然也知道袁浩所想,只不过他还是不急。

雪停了,在暗卫那四封信发出够的那天就停了。

如今已经是四月四日了,正好是清明节。

朱威轻声叹了一口气:“清明节啊…不是个好日子,去将那些尸体都埋了吧。”

“那咱们什么时候出兵?李维都运了两次粮草了。”

朱威皱着眉头有些不悦的问道:“你在教我做事?”

袁浩立马怂了:“不敢,属下这就去安葬那些流民。”

说罢小跑离去,朱威揉了揉眉头,袁浩急,他也急啊,三万大军从集合到现在两个月了,每日的花费都是天文数字,有人会说就算不将部队拉出来,每日也会有花费,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了?

这是他们没有理解古代打仗的资源消耗并非只是粮食。

除了运输耗费民力物力之外,还有路上的人吃马嚼,都是额外的支出,更何况现在已经开春,正是春种的时节,这三万多人加上民夫徭役本可以开荒种植,现在却只能待在这里。

来回一算消耗就不止平常的两倍了。

当然了,这些消耗以朱威现在的家底是消耗的起的,可是再厚的家底也不能这般消耗下去,现在宁夏蒙明大灾之后的恢复工作还是很重的。

所以,陕西要拿,并且是要以雷霆之势拿下,在豫陕通道修复之前,可是也要在张之极,白飞飞,李牛,秦冉儿,徐梦瑶,还有徐家那些人确定能够安全出京之后。

这个时间点的把握,很难。

消息传输太慢,哪怕是暗卫一来回也需要二十天时间。

二十天,在开春的时节中,尸体都能烂的不成样了。

可是没有办法,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也是科技未发展起来的缺点。

“四月十二!”

朱威默默在纸上写下这个日期。

这是给他自己下的最后通牒。

“来人!”

“在!”

“让孛儿斤动起来吧。”

“是!”

……

延安府。

岳阳带着陕西卫所大军于三月底赶到此处。

陕西也是有边镇的,比如固原镇,可是那固原镇的兵就不是他能调的动了。

陕西这地方真的是有说法的,明末张献忠、李自成起义于此,到了近代又是我党主要的根据地之一,反抗精神经久不息。

现在也是一样,岳阳到了不过十天而已,就出了不少乱子。

最主要的还是兵与民的矛盾问题。

宁夏没人敢去,那些流民和榆林的百姓只能往南走了,而榆林的南边就是延安府。

几十万人啊,没粮食会发生什么事儿就不用说了,榆林已经给了示范了。

为了安稳这些流民,岳阳也是无奈,用军粮在城外施粥,这才能够稳住局势。

可是卫所的官兵原本就有些吃不饱,这两年好了一些,一天能吃两顿饭了,现在又让他们回到一顿饭的时候,谁愿意?

让这些官兵去找岳阳闹他们是不敢的,但是他们敢对延安府的百姓下手啊,高门大户他们可没这个胆子,可是那些平头百姓就遭了秧了,这种事儿他们可是驾轻就熟了。

这种情况就是考验将领本事的时候了。

军法从事是不行的,因为人家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你拼命,你却将原本属于他们的粮食送给其他人,害得人家连饭都吃不饱,这也就算了,最后还要用军法处置他们,开玩笑呢?

岳阳只要下一个军法从事的命令,这群也是饿疯了的兵丁晚上就能来个营啸。历史上这种事发生太多次了,只要有点脑子的,都不会这样干。

不管不顾,也是不可取的。

民心不可违,尤其是现在这种军民在一处之时,将老百姓得罪太狠了,有的是苦头吃,除非你能将这些百姓都杀了。

那能如何办呢?

岳阳是想了一个好方法,借钱,借粮。

朝谁借?

自然就是富商或者高门大户了。

现在兵在手上,城外流民众多,只要不傻的富人,都会多多少少出一点的。

用这些银钱粮食赔给那些被抢了百姓,大部分事情也能够平息。

若是实在不行,那就只能用最后一招了。

让官府的人出面解决,当然也不用找延安知府,只用找当地的衙役小吏就行,这些人都是地头蛇,处理这种问题是有一套的。

“大人,上次那个衙役又过来了。”

有人前来通报,岳阳听了以后反而有些开心,虽说身份地位差别很大,但是这个衙役很对岳阳的胃口。

说话好听,办事利索,这些天这么多事儿,大都是这衙役一人解决的。

“让他进来!”

“是!”

很快一个二十出头模样的青年人弓着腰走进房内,进来就往地上一跪:“小的张献忠,参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