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茹菊从其他人的谈话中知道了楚队长的爸妈是牛棚的人,也是惊异不已。
深深的为其捏了一把汗,这在几个月前要是被发现,那可是后果不堪设想!
楚队长心理承受能力真是常人不能比的,她是既敬佩又敬畏!
陈莹莹发现赵茹菊成了楚队长的半个心腹,现在靠山是越发强大,她不知道现在自己投诚还来不来得及……
赵劲下班回来知道这件事,也是惊掉了下巴。
“楚知青果然是楚知青,做事真是滴水不漏啊!”
常娟娟给他打来洗脸水,没好气的白了对方一眼,“快洗掉你脸上的煤灰,咱们好去找楚队长当证婚人。”
赵劲被说也不往心里去,他可是老婆奴,憨憨的笑了,“诶,好嘞。”
楚恬知道赵劲和常娟娟要结成革命伴侣的事儿,欣然祝福,还送了他们两个枕套。
他们的婚礼是在知青点办的,除了何婉婉,所有知青都参加了。
何婉婉本来是打算参加的,可顾宴要上白班,他妹妹顾糖糖失明需要照顾,所以只能缺席了。
但是送了常娟娟一块红色纱巾。
常娟娟本来不想要的,但实在是太喜欢了,又是结婚能够用上的,能够让自己美美的一天就接受了。
她对何婉婉推心置腹道:“婉婉,你也该为自己打算打算了。
这些年,你为了顾家牺牲太多了……”
何婉婉心里苦笑,顾左右而言其他,“娟娟,你今天是最美的新娘,祝你白头到老。”
常娟娟见她不往心里去,只能道谢。
何婉婉走出知青点,内心是复杂无比的,赵劲和常娟娟只相处了一个月就领证结婚了。
而自己和顾宴已经长跑三年之久了,而且一提到结婚的时候,对方就说需要多赚钱,给妹妹治病,不想拖累自己。
等妹妹眼病好了,再赚些钱娶自己,办个风光的婚礼。
她当时听着心里甜蜜,谁承想顾宴当煤矿工人,这一干就是两三年……
看他咳痰、擤鼻涕都是黑的,她是既心疼又觉得埋汰……
在她眼里对方本该是风光霁月的,现在倒好,斗志全无,只想赚三瓜俩枣,这啥时候能结婚?
她不要彩礼不办婚礼,对方就是不同意结婚……
真是有点埋怨楚恬,要不是她给大队的社员们弄个煤矿的活计,顾宴早就到黑市倒买倒卖,发家致富了……
哪里像现在还是小农思想,不思进取。
她想等高考完了,政策放开再给顾宴次机会。
到那时候赚钱的机会多如牛毛,对方很快能积累财富。
没有钱的烦恼,两个人就能和谐相处,很快结婚了。
赵劲和常娟娟结婚后不久,就到了过中秋的时候。
京城家里邮寄来了包裹,里面都是好吃的。
包裹里面还有一封信,从字里行间楚恬得知,楚爸爸、楚妈妈已经官复原职了。
他们没有搬去老宅,还是住在了职工家属院里,那里上班方便。
他们现在已经适应了当下的工作生活,现在最记挂的是楚恬姐弟,希望他们照顾好自己,早日一家人团聚。
萧凌直接来了电话,他得到可能恢复高考的消息,给楚恬邮寄了很多学习资料。
没过两天,陈言奇激动也打来电话,给楚恬邮寄了数理化丛书和教科书等资料。
楚恬道了谢,给张三单位去电话,让他找人收点教科书和学习资料邮寄过来,对方忙应了。
楚恬和楚寒简单的过了中秋节后,就开始秋收了。
大伙在打谷场晒好粮食,就立马组织大伙去交公粮。
交公粮的队伍排起了长龙,赵茹菊热的脱下了外套。
她对给她递水的陈莹莹道谢后,就打量起周围。
见路边有电线杆子,上面还有大喇叭,她有些羡慕城里的居民。
要是七星大队也通上电就好了,那她看书的时候就不用那么费眼睛了,而且还能多看一会。
突然她听到一阵丝丝拉拉的电流声,然后电线杆的大喇叭上就播放了一则让人血液沸腾的广播!
“……高考恢复,考试时间定于12月10日,本次高考考试不局限于应届高中生,还包括工人、农民、上山下乡以及回乡的知识青年、复员军人跟干部……”
广播一共播放了三遍,赵茹菊从开始震惊到后来的热泪盈眶。
她旁边的陈莹莹激动的摇晃着她的手臂,“茹菊你听到了吗?
高考恢复了,我们可以考大学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了这个广播,其中很多大队的知青闻言,都兴奋的欢呼,雀跃不已!
其中不乏放浪形骸的,社员们虽然不解,但也能够理解,更有人羡慕不已!
赵茹菊和新来的知青,回到大队就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了所有的知青!
大家都兴奋不已!
他们都盼来了这一天!
她还跑到楚恬家里去分享这个好消息!
楚恬适时的表现出了惊喜,然后提点对方,“这次高考条件放这么宽,那教科书就是紧俏货了……”
赵菊花闻言立马提议,“楚队长,那我现在就到县城去看看,实在不行拍电报到家里,让他们将我的教科书邮寄过来!
到时候咱们一起看。”
楚恬笑着道了谢,表示自己也让父母留意了。
赵茹菊闻言,窘迫的笑了笑,楚队长神通广大,人脉那么广,几本教科书,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她刚要着急忙慌的回到知青点拿钱票,就被楚恬叫住了,将自行车借给了她。
赵茹菊连忙道谢,这可是帮了大忙了,晚上摸黑回来她也是怕的很。
但去晚了,可能县城连纸片子都没有了,现在就是抢时间的时候。
她回到知青点取钱票,将教科书的事儿说了。
知青们兴奋的热情这才冷静了下来。
他们立马去找张志田说项,集体去县城淘教科书。
张志田二话没说就同意了,现在已经交完了公粮,地里基本没有多少活了,于是放了行。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到了县城,来到废品收购站,一下傻了眼。
那里人满为患,赵茹菊只找到了半本别人不要的语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