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天!
如果这些工作证都是真的,那这个女同志真是不简单呀!
不管哪个工作证,都是普通人无法轻易拥有的啊!”
震惊的人大有人在,而不信的人抱着怀疑的态度。
“竟扯淡!从来没听说过一个人还能有三份工作的!
你们可别欺负我老婆子不认字,就扒瞎!”
眼神好的小伙子忍不住辩驳两句,“大妈,您老不认得字没关系啊,反正这三个工作证又落不到您头上……”
这里边还有吃了柠檬,心里冒酸水的。
心想,一个小丫头儿片子咋这么能呢?
这得挤掉多少小伙子的饭碗?
没等她算上两句,有人忍不住替她开口了……
一个媳妇上班忙,不得不从乡下来照顾受伤儿子的老婆子撇撇嘴,“一个毛丫头再能干有啥用?
将来还不是得嫁人生孩子,围着锅台转?
她跑去工作了,衣服谁洗,饭谁做,孩子上学,谁接送?
你们这些人城里人,根本不考虑生活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众人一听,都懒得搭理,尤其是认识她的,都知道她这是不愿意照顾儿子的小家,都想推给上班的媳妇呢。
朱婶子一辈子没有城里工作,这是她的遗憾,丈夫再能干,也抵不住孩子多呀,只能糊火柴盒补贴家用。
省吃俭用才给几个儿子买了个工作,有了工作才娶上媳妇。
哪哪都要钱,这里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知道。
结果这个婆子站着说话不腰疼,她翻了一个白眼。
“你懂啥?伟人还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呢,你自己都是女的,咋还重男轻女呢?
你种地种傻了?知不知道城里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
退休了,国家还给发工资,待遇那是比没有工作强百套!
现在,就是临时工都抢不上槽!
人家那可是北京的工作,多少人削尖脑袋都得不到的。
你在乡下过的滋润,还不是有个好儿子、好儿媳给你寄钱寄东西。
少了一个儿媳妇的工资,我看他们还给不给你补贴了!”
其他人都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都新社会了,这老婆子还是旧社会的思想,谁当她媳妇谁倒霉!
那婆子见没一个人向着她的,抱着袖子灰溜溜的嘟囔:“领导还说言论自由呢?
我说两句话咋啦?”
朱婶子打消了她的气焰,不再理会对方。
她扒拉旁边的大洪媳妇,“大洪媳妇,你眼神好使,看看那小本本上都写的啥呀?
真像他们说的那样,是好几个工作证吗?”
大洪媳妇还没说话,旁边一个大妈撇撇嘴,“三个工作证?
说出来你敢信?”
朱婶子摇摇头,“这要是平常,打死我都不带信的。
但人家直接拿出来了,看见的摸得着,实实在在的,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想要不信也难呀。”
另一个眼镜男,推推鼻梁上的眼镜,实事求是道:“这有啥好争论的,那不有人去看了吗?
不管是真的假的,一会不就知道了?”
大洪媳妇十分认同,压了压震惊的表情,笃定道:“看人家那行事做派。
说话也有条不紊的样子,我敢打包票,那些工作证肯定是真的。
早先听我那给地主家放牛的老爹说过,地主祖上有个大官,老聪明了。
别人考试都是考到胡子半白还没考上,他们家的那个老祖打小就聪明,记性老好了。
内个一路什么关什么将的,轻轻松松就到故那什么宫的,你们明白吧,我就不说了。”
她怕犯忌讳,半捂着嘴,又给了大家一个你们应该懂的眼神。
眼镜男,推了推眼镜,纠正道:“是过五关斩六将。”
大洪媳妇忙尴尬的应了:“对对对,一时忘了。”
她哪里是忘了,小学才念了三年级……根本就不知道好吗?
不过这下她可记住了……
眼镜男又接过话头,总结大洪婶子的未尽之意,“所以这世上,就是有那种闻一知十的天才。
大伙不要大惊小怪,咱们华国别说古代了,现在也有。
要不咱们那个戈壁滩上的蘑菇云,怎么来的?”
当年众人都是看过报纸的,都是举国欢庆的,一阵惊呼,都道:“了不得,了不得。”
“这样有能耐的闺女,我可是头一次遇到!”
一个大娘一拍巴掌,“这不就是那传说中的文曲星下凡吗?”
“那我得回屋去拿个日记本,让这姑娘给我孙子写句鼓励的话。
让我他也沾沾慧根,将来有个好前程。”
家里有孩子的,都很是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