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记录着他这一年来在实验室熬过的无数个深夜。
从小鼠模型的构建,到单细胞测序的数据挖掘。
从体外药敏试验的失败与重来,到临床样本的珍贵数据积累。
每一条结论背后,都是整个团队的心血。
“竞争太激烈了......”陆安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键盘上轻敲。
他知道,在肝癌研究这个热门领域,全国顶尖团队都在角逐有限的资助名额。任
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让这三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就在这时,“咚咚”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请进。”
门被轻轻推开,周采薇抱着一叠厚厚的文件走了进来。
她今天扎着利落的马尾,白大褂口袋里插着几支不同颜色的记号笔。
“陆主任,这是最近三个月的小鼠肝癌模型实验结果。”
她将文件放在已经不堪重负的办公桌上。
“pdx模型的药物响应率比我们预期低了15%左右。”
陆安立即接过文件,快速浏览起来。
他的目光在几个关键数据点上反复停留,眉头渐渐皱起。
“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可能是关键因素......”陆安喃喃道,手指停在一组流式细胞术的数据上,“我们需要加做一组t细胞浸润分析,特别是cd8+和treg细胞的动态变化。”
周采薇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立即领会了他的意图。
“明白。我这就联系流式平台预约机时,争取下周拿到数据。”
她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日程本,快速记下这个临时增加的重要实验。
待周采薇离开后,陆安重新转向电脑。
他打开邮箱,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给合作院校的几位教授发了邮件。
当然了,这些都是韩岩和徐风华之前合作过的教授,现在都是陆安的资源。
其中一封是发给肿瘤免疫学专家陈教授的,希望能借调他们实验室最新开发的那批pd-1\/pd-L1通路的关键抗体。
另一封则是发给生物信息学方向的李教授,询问能否协助分析即将获得的单细胞测序数据。
发完邮件,陆安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科研进度表上。
红、蓝、绿三色磁贴密密麻麻地排布着,记录着各项实验的完成情况。
他伸手调整了几枚磁贴的位置,在心里默默计算着时间节点。
抗体最快什么时候能到货?
流式实验需要几天?
数据分析又要多久?
国自然的战场上,每一份数据、每一次合作都可能成为胜负的关键。
陆安很清楚,在这个级别的科研竞赛中,光有好的想法远远不够,必须要有过硬的预实验数据、严谨的研究方案,以及能够证明团队执行力的佐证。
他重新坐直身体,打开申报书的初稿,开始逐字逐句地推敲立项依据部分的表述。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办公室的灯光成为整层楼为数不多的亮光之一。
桌上的茶已经凉了,但陆安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屏幕上,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节奏,就像是在和时间赛跑的倒计时。
……
尽管科研任务繁重,陆安依然雷打不动地坚持每周抽出一天时间回急诊科查房。
这个习惯从他成为带组医生时就养成了,如今即使身兼数职也从未间断。
最初,急诊科的医生们并不适应陆安的查房方式。
因为陆安不喜欢走马观花地巡视病房,而是会随机挑选几个重点病例,带着全组医生在病床前一站就是半小时。
从病史问到查体,从用药问到护理,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
年轻医生们常常被问得额头冒汗,护士站的护士们私下都称这是“魔鬼查房”。
但渐渐地,大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自己临床能力提升最快的时候,恰恰就是陆安查房的那天。
那些被反复追问的鉴别诊断思路,那些被强调的危急值预警指标,都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了诊疗习惯。
现在每到陆安查房的日子,值班医生都会提前准备好病例资料,甚至有人会特意调班来参加。
这天早晨的交班会上,杨泽仁正在汇报夜班收治的重症患者。
“昨晚接诊一名45岁男性,主诉突发上腹痛6小时。ct提示肝右叶3cm占位伴腹腔积血,AFp>1000,考虑肝癌破裂出血,已经做了急诊介入栓塞。”
陆安站在投影前,仔细查看患者的增强ct影像。
肝右叶那个不规则的低密度影周围,造影剂外渗的痕迹清晰可见。
他转头问道:“介入后生命体征稳定了吗?”
“血压维持在110\/70mmhg左右,心率90次\/分。”杨泽仁翻着监护记录,“但今早复查肝功能,ALt上升到480U\/L,总胆红素56μmol\/L,还在持续恶化。”
病房里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这种进行性肝功能恶化往往预示着更严重的并发症。
陆安的手指在ct片上轻轻敲了两下:“加一组血氨监测,每6小时一次。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准备好乳果糖。”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把血凝常规也复查一下,警惕dIc。”
杨泽仁立即在医嘱本上记下这些要求。
半年前,他刚从心内科调来急诊科时,他可能会觉得这些医嘱有些过度检查。
但现在他明白,这正是陆主任临床思维的体现,在风暴来临前就准备好救生艇!
交班结束后,住院医师唐小玉小跑着追上正要离开的陆安:“陆主任,下周三有个肝癌多学科会诊,肿瘤科的刘主任特意说希望您能参加。”
她递过一份会诊通知单,“好像是关于一个门静脉癌栓的复杂病例。”
陆安接过通知单,快速浏览着患者的基本情况。
32岁男性,乙肝肝硬化病史,门静脉主干充满型癌栓......
他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这类患者的治疗选择往往充满争议,确实需要多学科共同决策。
他掏出手机查看日程表,下周三原本安排了实验室的重要动物实验。
但看着唐小玉期待的眼神,陆安还是点了点头:“帮我排进去吧,实验那边我调整一下时间。”
走出急诊科大门,初夏的阳光迎面洒来。
陆安站在台阶上深吸一口气,身后是刚刚查房过的急诊病房,前方是通往科研楼的小路。
科研与临床,就像两条并行的轨道,而他必须同时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