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九号。
晚上。
爱鹿电子在市中心大会堂,由百景公司的朱彪代为主持,顺利举办了Vcd机大会。
会议期间,宣布了对荷桥电子工业园的具体规划,除此外,还称公司在工业园正酝酿着一个更大项目,敬请各路媒体期待。
而对这种场面话,媒体记者早就听厌了。
毕竟,不论哪个会都会放一些大话,说未来怎么怎么样的。
反正将话题炒出来,之后会如何,也没人揪着不放!
再者说。
爱鹿在荷桥电子工业园,都已经画出了一张百亿规模的大饼。
此次授权六家公司后,加上一些配套工厂和对基础建设的投资等等,也不过二十亿。
还欠着八十亿呢。
就这情况,能酝酿什么更大项目?!
朱彪在大会结尾,正式公布,给予Vcd机技术授权的六家公司。
其中,钻石牌和环东电子也赫然在列。
这也是外界所困惑的。
因大家都知晓,爱鹿电子和钻石牌、环东电子是对手,还有着一些恩怨。
而最让大家意外的,是孔府宴酒组建的孔府电子,也递交了申请,且还被选中了。
江停华在离开南宁前,又在后街双体大楼那,续签了旗下产品的广告。
海报占大楼那么大外墙面积,想来,费用应该要不少吧。
而且,还和白云生活广场达成了深度合作。
将在各地门店的白云超市里,设立孔府宴酒专柜,这又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随着商业经济飞速发展,市面上的商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多样。
有如此多的品牌选择,白云超市渐渐也有了更多主动权。
如今。
很多商品想要入驻超市,都需要交一笔入场费的。
而若像孔府宴酒这样设置独立专柜,则会视专柜大小,收取高昂费用。
主要也是,白云生活广场的名声在外。
但凡有门店的城市,就没人不知道白云广场的,而且,在客流量上,也绝对属于断层式的领先。
故此。
才有人不惮以恶意的揣测。
认为孔府宴酒,又是在白云生活广场的大楼打广告,又是在商城内花大钱设立专柜,因此,才拿到的Vcd机授权名额!
与此同时。
在南宁,只有较少一部分人知道。
爱鹿电子老厂的大礼堂,同样也举办了一场大会。
且还是爱鹿电子的厂长陈小芸,亲自主持的。
如秦向河在南门楼,对张建豪几人说的。
这场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与那些海外公司沟通专利事宜。
又如在包厢里,上野俊一和木村聪也听到“专利使用费”一词后引发的反应。
这些海外公司的,也都惊讶于爱鹿电子竟然懂得设专利“陷阱”。
但大家对专利使用费的定价,还算是比较满意。
待大会到后半程,斯高柏总裁张燕升出场,抛出了关于mpEG芯片的信息。
不知是张建豪这几个,还是上野俊一他们走漏了消息。
在这场大会前,与会的那些老外,大部分就已经知晓了芯片的事。
有行动快一些的,都早将这信息传回了公司。
所以。
纵使知道是爱鹿电子下的黑手,大家也没得选择。
想制造Vcd机,就必须用到mpEG芯片,否则,就要另外设计,绕过斯高柏的专利,重新制造芯片才行。
而等那时,都不知要多久了。
到时,就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研发成功,Vcd市场也早被其它公司瓜分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爽快的接受“盘剥”。
反正这部分成本,以Vcd机的价格,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主要是,占据了巨大成本优势的爱鹿电子,对自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似乎不是太上心。
这等于是其他厂商,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眼下,就是要趁着录像机市场崩灭的空窗期,看谁最快推出Vcd机产品,看谁抢占的市场最多。
这两场大会,不论是涉及的产业规模,还是对市场的影响力。
特别陈小芸主持的那个,不仅能影响到全球市场,还爆出来另一个惊天猛料。
美国那家叫斯高柏的电子公司,就是设计制造出mpEG芯片的,竟然在很早前就被锦湖收购了。
也是至此,大家才反应过来。
爱鹿电子的产品,虽然没像长荣和金星那样在海外扬名,但在进取心上,则远比这两家更激进。
竟敢砸锅卖铁跑去美国收购一家市值近十亿元的公司。
不过,这也被爱鹿电子赌中了。
掌控斯高柏,就等于握住了Vcd机的脉门。
而更多人所关注的,是这家斯高柏公司,传闻因给Vcd机供应mpEG芯片,市值预估都翻几倍了……
按说。
这样的两场大会,又带出了惊天猛料。
且,Vcd机在这段时间,因为是领先于全球的电子产品,早被捧成了民族之光。
至于收购了美国的斯高柏,也表明内地公司在电子行业的又一个巨大突破。
在第二天,这些消息本该占据各大报纸、杂志的头版头条,和被各大电视台争相报道才对。
然。
等到了次日,则被另一条疯狂传播的新闻给完全淹没。
那就是前一天阮老二在南门楼,所爆出的那个惊人消息——苏联解体。
其实。
从昨天下午起,关于苏联解体的新闻,就占满了电视台和电台。
可对于普通人而言,直到第二天,才觉察身边被这消息充斥。
苏联解体,秦向河是“早有预料”。
这对于世界格局的影响,他当然也比较了解。
但他最关心的,则是卢布汇率走向。
在苏联解体之前,美元兑换卢布,是一比零点九左右。
据他的记忆,解体后,汇率最低时,是一美元兑三千两百多卢布。
也就是说。
等汇率跌到这个位置,他去还贷款的话。
锦湖和香港两边总借贷,以十亿卢布来算,到时,换算下汇率,只要还三十万美元即可。
甚至说,都用不到三十万美元!
不过,他可不是这次大事件的最大受益者。
据前世资料记录。
在解体之前,印度方面可是向苏联借了一百多亿卢布的。
此外,苏联为了拉拢阵营,还陆续向其他国家借出了无数贷款。
故而,秦向河的这个十亿贷款,放在其中,也不会怎么扎眼。
即便事后有人复盘,也会认为,锦湖和香港那边公司,以资产而言,这笔贷款只算中规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