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布鲁斯只是对罗马的100多人进行了三天的训练然后就走了人,可是越先进的东西其实越容易掌握。
科学这东西是把复杂的东西的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所以这些人都学会了怎样使用枪支。
罗马的养老院就把这100人分配下去,开始教导整个罗马的使用枪支,随后罗马的雇佣军团全部换装使用枪支,尤其是优先配备了北部战场。
北部战场指挥军队的罗马人军官名叫西庇阿,西庇阿是罗马名将,他和他的父亲老西庇阿都曾经是罗马的军事指挥官。
他们都是因为汉尼拔而出名,一个被汉尼拔击败,一个击败了汉尼拔。
汉尼拔可以说是地中海时期无人可以比拟军事战略家,即便是千百年后汉尼拔也是光芒照耀西方。
西庇阿的父亲是老西庇阿是第1个和汉尼拔作战的人,结果被击败退回了罗马,然后失去了军事指挥权。
再下来有一个叫保卢斯的人率领着罗马的军队迎战汉尼拔,西庇阿那时候还是年轻人,气势昂扬的少年郎,他也参加了那一次战役和汉尼拔的军队决战。
那时候汉尼拔只有4万军队,罗马人有8万军队,汉尼拔一次突击,使用4万军队全歼了罗马人……说是全歼罗马人可能不太实际,也就是只有少数罗马人逃了出去。
这少数人当中就有西庇阿。
那一场战役打的罗马人惊心动魄,几乎打光了罗马人的两成的成年男子。上罗马处在了恐慌当中。
西庇阿在那次惨痛的失败当中并没有气馁,反省自己和分析汉尼拔的战役,最后孤身进入到西西里,在那里仿照汉尼拔的模式训练了一支军队。
14年吗磨一剑,和汉尼拔进行了一次生死决战,最后战胜了汉尼拔。
那一决战可以说是正面的硬碰硬的战役,军队数量相等,各个兵种的数量相等,汉尼拔还多了80头战象,就这样,他用汉尼拔的方式战败了汉尼拔。
西庇阿成了罗马人的英雄,收到了人们的崇拜,然而他回到罗马以后,被他的政敌各方面的打压,郁郁而不得志,伤感的离开了罗马军队,隐居在农庄里面。
这次北方告急,罗马人一夜数惊。
北边出现了两支庞大的军队对他们的罗马形成了致命的危机。于是所有人都想起了西庇阿。
长老院的长老们亲自到了西庇阿的庄园,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劝说西庇阿出山 ,西庇阿不为所动,其实他的心已经冷了。什么事情都已经看淡了。
那些长老的没有办法。只能向他说汉尼拔没有死,现在到了东方一个神的国度,不久的将来还会回来。
现在北方来的那些人全部都是来自神秘的东方神国,让他抵御北边的那些东方来的人,作战熟悉东方人作战的方式,以便应对汉尼拔这个恶魔。
西庇阿出山了,他的一生就是为了汉尼拔,他大半生的时间都在研究汉尼拔,把汉尼拔当做自己毕生的击败目标。
当他听说汉尼拔并没有在大罗马人的追击下死掉,而是到了一个神的国度。
他本来冷却的地迷茫的状态又充满了生机,40多岁的西庇阿重新披挂上阵,回到罗马城。
西庇阿回到了罗马城,就看到了堆一堆神的枪支,他看到这个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武器,整个人都是有一些发懵。
这种战术……随着他逐渐的推演了解,心中的震惊也越来越大。
他推演汉尼拔怎样使用来自东方神国的东西,他越看心中越沉重。
如果汉尼拔真的到了东方神国,罗马真的扛得住吗?东方神国这么多东西穿越千万里而来,东方神国是不是还有更加神秘的武器?
这是他完全想象不出来的。他研究了14年专门针对汉尼拔的战术,最后这才从正面击败了汉尼拔。
这次汉尼拔到了东方神国,是不是又有了其他的战术?汉尼拔可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不过能再次执掌军队,再次能够振兴他的家族,他还是非常乐意出山的。
西庇阿只能算是一个着名将领,却不是一个伟大的将领,他善于学习却并不善于创造,看着这些枪支也在琢磨着在军队怎样发挥作用,可是想了半天不得其发。
就像弓箭兵使用一样吗?
于是他把爱他率领了4万军队分出了2万使用这种枪支。其余的就是盾牌兵、长矛兵和投掷手。
军队训练了三个月,西庇阿就率领了他的军队开始到了罗马的北部。
这个时候军臣已经和阿拉提相遇了。
现在的军臣还是少年郎,徐步也已经逐步把他手中的权力让给了军臣。军臣坐在军中帐,他的左边是左贤王须卜邪,右边则是右贤王虚连题。
军臣说道:“现在咱们就商议一件事,怎么对付这个阿拉提?大家有什么意见都说一说。”
众人都有些沉默不语。须卜邪和虚连题也不说话,因为他们两个在军中的威望太大,这一路戏台已经遮住了军臣的光芒。
现在就是他们渐渐隐退的时候,他们不能说话,一说话就会左右整个会议的进程。
军臣单于等了5秒钟,见所有人都不说话,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他看了看须卜邪,须卜邪摇摇头说道:“你是单于,这件事需要你亲自决定,无论做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都会全力执行。”
虚连题也说道:“大单于,我们军方也会全力支持你的决定。”
营帐中的群臣看到两个大佬表态,神色也松弛下来,摩尔多开口说道:“这个阿拉提的确该死,咱们要击毁他们的军队,为老上单于报仇。”
一个人说话,所有人都义愤填膺:“阿拉提就是匈奴人的叛徒。我们就应该把他碎尸万段!”
这时候一个文人模样的人缓缓开口说道:“阿拉提的确是该死,可是他率领的那些匈奴人,咱们是不是需要争取一下?”
说话的这个人身上穿的是大秦的衣衫,大概30多岁,神态安然。
这是虚连题、须卜邪他们西进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落单的大秦人。
这个大秦人非常聪明,不但精通匈奴语,还能很快学会沿途上各个部落的语言。而且对军事对军队内部的管理都很精通。
所以就留在了他们这里,在队里面做了一个掌书记,慢慢的已经走上了权力的中心,成为了单于的军师。
军臣单于看一下这位说道:“常先生,值得吗?”
这个人名叫常胜。常胜点点头说道:“我认为很有必要。”
摩尔多说道:“先生,确实我们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这些人既然跟阿拉提,那么他们就叛出了匈奴,已经不是匈奴人了。
他们打着匈奴王的旗号,这就是该死的人。”
常胜说道:“当时白登山之战,阿拉提前带的老上太子离开,他欺骗了老上太子,拿到了匈奴令。
如果有人拿着咱们单于的令箭,你们是不是应该服从命令?”
众人听之后都点了点头。
常胜说道:“这不就是这样吗?所以的话他们是被欺骗的一群人,是可以争取的对象。所以我认为单于应该发布单于令,命令这些人回归,这些人只要回归既往不咎。
咱们现在已经到了极西之地,咱们争取的人数越多,对咱们越有利。从而也能削弱阿拉提的实力。
即便是做不成这件事,也能扰乱他们军心,让阿拉提疑神疑鬼。
无论这件事做不成还是做做不成,对咱都没有伤害,反而有利,而对阿拉提却是致命一击。”
军臣单于听了之后大喜:“先生说得是,就这么办!”
虚连题问须卜邪:“你以为如何?”
须卜邪点点头说道:“我认为很有道理。至少能够扰乱阿拉提的军心。”
军臣单于一听,立刻使用匈奴语写下招降文书,以大匈奴单于的命令命令那些匈奴人回归。并且书上痛斥了阿拉提所作所为。
认为他的匈奴王就是造反,也该夷三族。
写完之后,常胜命令军中文士开始抄录,抄录了1万份,然后用弓箭射在阿拉提的军营当中。
这些箭犹如阵雨射向阿拉提的军营,阿拉提命令军队反击,可是这些人都是骑着战马,射完之后扭头就跑了回来。
阿拉提军队当中有很多人拿到了这些书信,都有一些疑惑。
阿拉提现在的军队20万,其中匈奴人大概占十万,这并不是说全部都是他从西域那里汇集出来的战卒,大部分是匈奴草原被攻破之后穿过金山山谷西进被阿拉提收编的。
这些匈奴人虽然在大草原经历了大败,不过毕竟是骁勇善战,而且都熟悉匈奴人作战的方法,比他在当地召集的军队要好用的多。
阿拉提招募的当地的军队一般都是当炮灰来使用的,都是让他们冲锋消耗敌人的弓箭物资,随后才让匈奴人进攻。
所以这些群众人到了极西之地之后,并没有多大伤亡,随着渐渐向极西之地进发,阿拉提这些军队里面匈奴人成了军队的主体。
而阿拉提也知道匈奴已经亡了,冒顿单于死在了白登山,匈奴的保护神长生天也被大秦人斩杀了。
逃难的匈奴人正在彷徨的时候,阿拉提这个时候却拿出了匈奴令,这就代表了冒顿单于的命令,这才让他彻底收心,自己也成了匈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