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夜间,停泊在东京湾的米国海军第三舰队,带着五十万米国驻日军队开拔了,至于他们去哪里,米国军队没有说明。
第三舰队还带着五十万陆军直接玩失踪,让外界猜测不已。
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如此一来,米国陆军和海军也将全面介入这场米国精心策划的战争。
到目前为止,米国的空军已经折损一万军人。
尽管国内反战情绪高涨,米国政府和军方还是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将海军的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以及驻扎日本的米国五十万陆军通通投入战场。
如果米国是和其他国家发生军事冲突,米国的大街小巷或许还不会出现如此众多的反战人士。
因为,米国的目标是周浩和他的东北国防军,东北国防军自从组建以来,打了不少仗,其中就包括米国,几乎就没有战败的。
在之前的北海战役中,东北国防军以弱势的兵力,击败日本和米国英国的联合空军,之后更是将日本投入到还地区的大军全体消灭,更是俘虏了一百万日本军人。
根据东北国防军公布的数据,此次战役中东北国防军击落日军飞机六千余架,击落米军和英军的空军三千多架,现在在北海的战俘营里面,还有一百万的日军战俘,此战过后。米国人们就在反思,是否应该将东北国防军视为敌对势力。
如果能够和周浩以及他的东北国防军建立友好关系,米国是否就不需要有这么多的战争了?
于是,激烈的争论就在米国内部大肆展开了,甚至全米的大学同样都展开相应讨论。
华盛顿,米国总统召见了米国国防部长米歇尔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多伦。
“两位,我的压力很大啊!
没有想到国内的反战情绪居然如此高涨。
这一仗,我们如果打赢了,那就什么都好说,如果我们打输了,我们三个都会成为替罪羊。”
“总统阁下,我们即将在东北国防军后方展开登陆作战。
一旦登陆作战顺利,我们就能将东北国防军再一线都大军彻底包围。
同时,东北国防军的第二战场也会在这两天也会正式拉开序幕。
一旦东北国防军都第二战场被人开辟了,那么紧接着就会有第三战场,第四战场,以及第二战场。
整个东北国防军就会被全面压制。
而我们的目的仅仅是让东北国防军撤军,让那些占领区的人民获得独立而已。
国际舆论都在我们手里掌握。
在国际上,周浩和他的东北国防军一直都是孤家寡人。”
开弓没有回头的箭,既然我们已经押上我们的政治前途,那么二位,我们就一起干吧!”
米国总统也算是彻底地豁出去了。
“米歇尔还有多伦,我虽然不会打仗,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周浩和他的东北国防军这是要单挑几个世界大国的节奏。
对我们而言,我们需要掌控战争的节奏。
不要让对方掌控了战争节奏。
不知你们发现没有,东北国防军的每一场战争打得都非常的快捷。
都是在极短时间内就结束了战争。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也不待二人回答,米国总统就继续说道:“周浩和东北国防军之所以每次战斗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完成,主要原因就是不管是周浩还是他的东北国防军都经不起太大的损耗。
东北国防军的底子还是太薄了。
你们都看到东北国防军如今部队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四百万甚至五百万,但是周浩却不敢把他现在的这几百万人给打没了。”
米歇尔和多伦二人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们深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
他们不知道如今东北国防军的情况吗?
他们两人当然是知道东北国防军的具体情况。
只要把周浩如今手里的精锐部队打没了,周浩就不得不停止他们的军事行动。
然而,知道是一回事,想要做出来却是另一个故事。
周浩同样也很清楚这么个道理。
所以,周浩就把他的部队训练得极其精锐,每一场战斗,东北国防军的人员损失都是有限的。
周浩每次战争都在进行计算,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绩。
见米歇尔二人居然没有什么反应,米国总统继续说道;“既然你们已经制定了四面围攻的策略,那就尽快将这一措施落到实处。”
“在部队完成登陆后,截断东北国防军撤退的道路,迫使包围圈内的东北国防军投降。”
“总统阁下,如今的周浩就算知道我们的策略,他也无能为力。”
米歇尔笑着说道:“我们用的这是阳谋,就算周浩知道了也无能为力。
华夏人喜欢使用计谋,而使用计谋的最高境界就阳谋。
你明明知道这是一个坑,但是你却必须跳进去。
这种憋屈就可想而知。
米歇尔认为,如今的周浩肯定知道米国要拉很多国家一起对付他这一事实,但是周浩却无能为力。
如今的周浩唯一能做的就是协调他有限的物资,同时寄希望于他的每个战士都能够超常发挥,稳住他的每一条战线。
与此同时,莫斯科,苏俄大统领办公室。
谢尔盖耶夫和伊古斯再次联袂来到这里,他们当然是被召集过来的。
一进门,就发现苏俄大统领已经被端坐在他的宝座上等待二人的到来。
“大统领阁下,你找我二人过来是要讨论什么事情吗?”
伊古斯知道,这个时候把他们二人叫来,肯定是关于应该如何向东北国防军开战的事情。
按照和米国特使文森特的约定,如今米国带着日本正和东北国防军打得火热,联盟应该向东北国防军发动战争了。
“大统领阁下,米国如今和东北国防军都打出了猪脑子,他们如今都还没有互相宣战。
互相不宣战,打出猪脑子,那都是属于武装冲突,不属于双方的战争。
可是,一旦双方发表了战争宣言,那就不死不休了,就算以后双方要停战,那也是极为繁琐的事情。
而不发表战争宣言,双方随时都能停止军事冲突。”
“那我们就只管发动战争好了。”
苏俄大统领心里也有底了。
其实,苏俄大统领的内心还是很不踏实的。
毕竟,他们面临的还有东北国防军的两百万大军,虽然这两百万是东拼西凑的,但是也不能对他们有丝毫的轻视。
曾经的经历让联盟记忆犹新,二比一的兵力对比,还被打得狼狈不堪。
现在的情况还没有二比一呢。
万一,再次战败,如何收场?
难道就看那些核武器来硬撑场面吗?
“伊古斯,我们如何确保不会战败?”
苏俄大统领这个时候是真的未谋胜先谋败了。
伊古斯和谢尔盖耶夫都知道,想要彻底他们当面的敌人,难度不小。
就算现在他们以举国之力,三百万大军齐聚,三人也没有足够的自信。
当年的两场失败,给联盟造成了重大的心理阴影。
“大统领阁下,我们完全可以仅仅以一个姿态般的对东北国防军出手。”
苏俄大统领和谢尔盖耶夫同时看向伊古斯。
“什么样的姿态?”
苏俄大统领赶紧说道。
这个时候苏俄大统领的内心是极度纠结的,他迫切地盼望一场重大的军事胜利,以期收复失地,就算不能全部收复,能够部分收复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东北国防军给联盟从上到下的阴影,到现在仍然没有消散。
或许,针对东北国防军打一场伟大的胜利,这个阴影就会彻底消失。
但是,战争的不确定性,让三人都无比的纠结。
“大统领阁下,我们完全可以可以控制和东北国防军军事冲突的规模。
只要我们不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我们就不可能出现重大的损失,只要我们没有太大的损失,我们就不存在失败这个说法。
当然,我们在宣传的时候一定要加大加重宣传。
我们出现一个团级的军事冲突,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宣扬成一个师甚至一个军这一级别的重大冲突。
只要我们在两条线上有六七个冲突点,我们就可以宣扬成与东北国防军的全面战争。”
“好,就这么操作!”
苏俄大统领一把拍在桌子上,算是最终拍板了。
与此同时,米国海军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已经在东海会合,然后缓慢向北行动。
“斯洛德将军,再等一天我们就要到达仁川外海了,根据情报人员传递回来的信息,东北国防军在仁川的防御几乎可以用没有来形容。”
此时的斯洛德正在海军第三舰队的旗舰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而第三舰队司令塞尔对于即将开始的登陆作战也是充满了信心。
“这个东北国防军第一军的军长真的是周浩的小舅子,如此水准不是草菅人命吗?居然还成了一支十五大军的军长。
这个周浩也不行啊,居然任人唯亲。
第一军如此规模,如此装备,他们的军长居然就这种水平?”
当抢滩登陆,是那么儿戏的吗?
米国第三舰队这第七舰队是纸糊的吗?
从第一军的在仁川的防御论来看,完全就是一个门外汉。
为了让被米国的登陆部队能够尽快登陆,安珠甚至组织当地百姓对仁川整个海岸线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实地盘查。
第一军甚至把当年日军立在海岸边用来防止军舰冲滩的水泥墩子都搬走了。
为了收集东北国防军的情报,米国情报局也是花了大价钱,在东北国防军控制的几乎每个县都派遣有经过他们严格培训的特工。
而东北国防军安排当地百姓清理海岸的时候,负责仁川地区情报的米国情报局的这个情报员也被招募去了。
距离海岸线三四公里的范围内,东北国防军居然没有任何反登陆措施。
这个安珠莫不会是米国自己的内线吧?
这个观点一直在米国这个情报员的脑海里萦绕。
但是,在看到距离海岸线四五公里外东北国防军第一军的防御设施,这个情报员才知道,安珠这个家伙是真的在给米军下套。
“怎么样,对于东北来说这样的防御配置,你的陆军还打算在这里登陆吗?”
仁川的基本火力配置已经摆在斯洛德的桌子上了。
“东北国防军这一手,明显就是请君入瓮。”
斯洛德一脸的蔑视。
“可是,他们忘了,我手里有五十万大军,而他们却只有二十几万人,就他们的那个防御阵地,应该还在我们舰炮的射击范围内吧。
而且,我们这里还有空军的优势。
你说,我有什么好的害怕的。
我现在想的是如何快速登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汉城,截断东北国防军的归途。
南北夹击之下,迫降东北国防军这两百万大军。”
随即,斯洛德话锋一转。
“我们的计划是在登陆之前,就解决掉东北国防军海军第一舰队,解除敌人从海上对我们的威胁。
可是,到目前为止敌人第一舰队的影子我们都没有见到。
如果,我们正在进行登陆作战的时候,他们从我们的后面杀过来,对我们的威胁还是挺大的。
尤其是他们的潜艇部队,已经给我们的运输部队造成了不少的损失。
我们登陆作战的时候,他们的潜艇部队如果混入我们的舰队,专门攻击我们的运输船,那就麻烦了。”
“斯洛德将军,这你就不用担心了。”
第三舰队司令塞尔安慰道:“如果仅仅是我们第三舰队为你们保驾护航,我或许还不敢给你什么保证。
现在是我们第三舰队和埃文斯那个家伙的第七舰队,我们海军的实力绝对不是东北国防军海军第一舰队可以撼动的。
我们两个舰队有近两千架战机,足以给你们撑起空中的保护伞。”
当然,塞尔我不是仅仅对斯洛德说一说就了事。
他也很清楚东北国防军有多难缠。
此时的米国第三舰队和第七舰队的侦察机已经全部派遣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