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声一度传到了椒房殿,还在跟女史学习皇后德行的陈皇后听到了外头的奏乐声,开口问道:“外面是什么声响,可是陛下举办什么宴会?”
未央宫内,除了刘彻举办大型宴会,要不然她想不到还会有什么事会这么热闹。
女侍想到刚打听出来的事,又想到皇后不太好的脾气,白着一张脸支支吾吾道:“回皇后,陛下亲临兴德殿,举行册封卫夫人的仪式。”
陈皇后懵圈了。
“卫夫人是什么人?兴德殿又是怎么回事?”
女侍战战兢兢:“卫夫人据说是平阳公主进献给陛下的歌女,歌喉出众,深得陛下喜欢,所以承宠后便被封为夫人,兴德殿就是原本太后在成为皇后住进椒房殿之前的宫殿。”
这些只是女侍听来的,传的有鼻子有眼的她不知真假,不过皇后问,她便说了。
“可那个宫殿不是叫淑华殿吗?”
“陛下改了殿名。”
兴德,兴德……念叨了两句,陈皇后坐不住了,当即要去找刘彻问个清楚,他什么意思?怎么可以如此折辱她?
“放开我,我要出去,谁敢阻拦本宫……”
椒房殿的大吵大闹阻止不了兴德殿的仪式,甚至她都没能出椒房殿。
小满的册封仪式结束后,刘彻把她带到了前殿,这里正准备开宴,一场由长安贵族朝臣都到场的宴会。
平阳长公主自然来了。
窦太主也来了,就是她的脸色不太好。
太皇太后和太后住在长乐宫,只是册封一个夫人,刘彻没傻到邀请她们过来参加。
其他有头有脸的人也都来了。
他们看着刘彻同一位红衣女子几乎同时进殿,众人纷纷行礼。
“叩见陛下,伏惟陛下万福。”
“都免礼,赐坐。”
“谢陛下。”
刘彻坐下,小满非常自然的坐到了刘彻旁边。
窦太主因为辈分的原因,她坐的距离上首最近,在她看来,小满坐的位置本该是她女儿的,一个歌女也配坐她上头?
尊贵的日子过久了,以至于让她忘了,大汉的后宫至今为止,最终赢家并不讲究出身。
她亲娘太皇太后的出身不过是吕后身边的宫女。
刘彻的母后王太后更是以平民二嫁的身份生了三女一子,最终登上了皇后……太后之位。
刘彻开口:“今日朕册封卫氏子夫为夫人,朕希望诸位爱卿与朕同喜。”
说着,他举起酒杯。
众多朝臣最近已经明白刘彻的手段,知道他不好惹,不管心里如何想,面上还是要给皇帝面子的。
册封个夫人,真不是什么大事,先帝时册封的就不少,遇到喜欢的就封,又不是封后,何必大惊小怪。
即便如今太皇太后依旧掌权,也没认为大汉的皇帝要对皇后守身如玉,顶多觉得他太过隆重罢了。
除了窦太主外,众人举杯跟刘彻共饮。
酒杯还没来得及放下,窦太主的冷哼声便传来:“陛下好欢喜!可曾想过椒房殿的皇后,册封夫人这样的大事,不让皇后出来,陛下莫非想废了我们阿娇不成?”
这话私下说说没关系,可当着那么多朝臣和贵族的面说就有些不对了。
刘彻的人生里能让人短暂妥协的人没几个,太皇太后是一个,窦太主算半个。
某种程度上来说,窦太主是拥有从龙之功的功臣,她好权利,从身份上又杜绝了谋反的可能,是他不能用皇帝权利的处决的人。
高祖吕后合谋杀死韩信,站在后来人的视角来看,人们同情韩信,觉得高祖无情,卸磨杀驴。
可站在高祖时期的朝堂上,韩信被杀,虽然无情了些,可朝臣是能够理解的。
高祖夺得天下时他不年轻了。
太子仁弱,把韩信这么个大功臣留给吕后和太子孤儿寡母,他不能放心。
人都是会变得,他活着的时候韩信忠心他,等他死后,还会忠心皇后那样的后宫妇人吗?还会忠心太子那样仁弱的太子吗?
韩信太年轻,才三十多,给他几年时间就足够他打一个天下。
他不能赌!
所以高祖杀韩信,虽然无情,但是背后的逻辑是为了避免他死后大汉波澜再起。
为了国家的安定,冤死一个韩信,绝了有后患的可能,即便这个可能不算大。
杀了韩信,顶多他风评有点问题,朝臣会变得更加谨慎,其它的,问题不大,朝臣畏惧的同时也能理解他的做法。
可窦太主于刘彻没有韩信于刘邦那么大的功劳,偏偏又有功劳。
若是他连这样的人都赶尽杀绝,以后谁还能跟随他。
面对窦太主,刘彻是轻不得重不得。
上辈子哪怕废了皇后,可窦太主依旧能做嚣张跋扈的大汉公主。
窦太主是他对功臣的表明态度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