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光粒子束接收成功’的消息通过各大媒体机构传递开来的时候,毫无疑问,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创造者徐川再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人人日报》:“我国学者徐川院士主导的超光速验证实验首次成功利用接收装置捕捉到2.4倍光速飞行的光粒子!”
《华新社》:“宇宙与我们不再遥远,cRhpc机构顺利完成超光速验证实验!”
《潇湘日报》:“超光速航行实验的成功验证不仅仅打开了物理学通往未来的大门,也打开了人类文明走向更远未来世界的大门!”
《.......》
在25号的实验成功验证了光粒子可以通过曲率空间超光速飞行的消息还挂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与社交媒体的热搜榜上时,cRhpc机构成功接收到超光速飞行的光粒子束又一次刷了屏,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讨论。
虽然说引起的轰动远没有第一次验证超光速飞行可以做到那么庞大,但重要性却完全不弱于前者。
【卧槽,两天的时间,就搞定了超光速粒子的接收难题?】
【川神搞科研的速度还真是一如既往的快!人也是一如既往的帅!】
【能够发射能够接收,这不就是妥妥的超光速航行技术吗?只要把光粒子换成飞船就行了。】
【牛逼!我只想说:搞快点!】
【这绝对是物理学史上的光辉时刻,是值得被载入史册的一刻!】
【上帝!华国人都要开始用超光速技术开始星际旅行了吗?】
【NASA呢?我们的NASA呢?NASA到底在做什么!】
【这太可怕了,说不定明年华国人将航天员送到冥王星,送到柯伊伯带甚至是奥尔特云去了。】
【......】
......
不得不说,当超光速粒子成功被接收到的消息传递开来的时候,惊讶的不仅仅是互联网上的吃瓜的群众。
就连关注着这场实验的物理学家乃至各国的政府机构都被惊讶到了,甚至是吓了一大跳。
要知道就在前两天,cRhpc机构的那位徐教授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超光速可行。
而在发布会上,他还表示至少需要几十年甚至是更遥远的时间才有可能做到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应用。
然而这才过去了几天,超光速粒子的接收就已经搞定了?
这种速度,可不仅仅是惊讶到了各国。
远在太平洋对岸的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内,那位发型炫酷的总统先生满脸疲倦的看着电视中的新闻报道。
就在前天,他还专门对外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赞扬了cRhpc机构以及全体物理学家们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他还专门收看了那位徐教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并询问了NASA的专家,确认了超光速航行技术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然而仅仅是两天的时间,这一切就都变了。
看着新闻报道上那显赫标出来的标题,面容很是疲倦憔悴的总统先生忍不住在心头怒骂。
说好的要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超光速航行技术呢?
照这个速度下去,怕不是明年就能做到!
一群骗子!
站在办公室中,从NASA那边请过来的一名技术顾问很显然没有弄明白现在总统先生的心思。
在看完新闻报道后,他忍不住感慨着开口道:“华国在航天发展和太空技术上已经彻底甩开我们了!”
瞥了一眼这名NASA的顾问,被戳到了心底痛处的总统先生面无表情的开口道。
“这还需要你提醒吗?”
面无表情的说了一句后,总统先生又在心里骂了一句:“真是一群饭桶!”
五年前,NASA还是世界第一的航天机构,而现在,NASA连对方的尾灯都看不到了。
虽然说NASA和内华达公司联合研发新一代的坚韧号航天飞机让米国具备了重返太空的能力。
但即便是重启航天飞机,拥有了坚韧号,甚至做到了重新载人登月。
但这所有的成果在面对太平洋对岸的那个对手时,简直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今两个国家在航天领域上的差距,就像是二十世纪初时候一样。
不同的是,领先的和追赶的已然完全相反了。
面对小型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空天发动机引擎为核心基础的新型航天飞机,他们的坚韧号航天飞机,连对方的尾灯都看不到。
并没有太在意总统先生冷淡的话语,这位NASA的顾问紧接着开口道:“我想说的并不是超光速航行技术。”
听到这话,坐在办公桌后面的总统先生看了过来,皱着眉头开口道:“你想说什么?”
NASA顾问:“不可否认的是,在超光速航行技术的研究上华国或者说那位徐教授的确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但这项技术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短时间内,至少在十年内他们顶多能够做到利用超光速技术做到超光速通讯而已。”
总统:“顶多?这还不够吗?”
顾问:“我并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即便是掌握了超光速通讯技术,影响也并非那么大。”
“您知道的,现阶段的华国也顶多是将少部分的人送到火星上去。对于太空的开发和探索目前也只局限于月球和火星这两个星球,更遥远的地方依旧是难以触及的领域。”
“这种情况下,需要借助太阳每次耗费数亿经费才能完成单项通讯的超光速通信技术价值并不是很大。”
“或者说,在人类文明开始全面探索太阳系,将自己的脚印烙印到更遥远的冥王星、柯伊伯带等地方之前,超光速通讯技术的重要性远没有那么高。”
总统先生皱着眉头问道:“如果是超光速航行技术呢?”
“他们已经做到了能够接收超光速粒子,或许要不了几年的时间就能够做到将飞船送到超光速空间里面去了!”
NASA的顾问耸了耸肩,开口道:“很显然,这项技术并没有那么容易做到。”
“不要被外界的新闻欺骗了,成功接收接收超光速粒子本就是这次验证实验的目标。”
“这并非两次截然不同的成果,只是那位徐院士在将之前尚未做完的实验继续做完而已。”
“将一颗没有质量的光子送入超光速航行的曲率空间和将有质量的物体送进去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更别提将一架上百吨重的航天飞机送入超光速空间了。”
“针对超光速航行技术,无论是NASA自己的评估,还是cRhpc机构众多物理学家,乃至那位徐教授自己都认为这是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相对比将注意力放到超光速技术上,我更建议将目光放到火星,以及航天技术的发展上!”
听到这份解释,也或许是那句‘那位徐教授自己都认为这是短时间内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原本忧虑无比的的总统先生总算是稍稍放松了不少。
目光投向这位顾问,他开口问道:“火星?说说你的看法。”
顾问点了点头,开口介绍道:“相对比研究超光速航行技术来说,对火星的开发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事情。”
“您知道的,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中,前期的实验已经证实了那位徐教授的陨石撞击重启火星磁场的方法可行。”
“而改造工程也正在全力收集小行星带中的的陨石为接下来的撞击重启火星磁场做准备。”
“一旦在接下来的实验中顺利的重启了火星地磁,那么火星未来将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
“无论是移民、还是火星上的资源开发、亦或者是借助火星当跳板开发小行星带,都具有庞大的潜力。”
“华国在这方面的行动足以证实开发火星才是他们的目的。”
“而如果我们能够紧跟着对方的脚步在火星上修建一座火星基地甚至是一座移民城市的话,这不仅可以重新让我们的航天事业伟大起来,也能够极大的提升您在民间的支持率,甚至是直接连任。”
“毕竟这可是移民火星,即便是我们最巅峰的时候都从未做到过的事!”
办公桌后面,发型炫酷的总统先生皱着眉头沉思了起来。
事实上前面的一堆‘废话’根本就没有打动他,但最后一句能够提升支持率却让他心动。
别看他早在2017年的时候就当选过一届总统了,这是他的第二次任期。
但米国的法律只规定了总统最多‘连任’两届。
关键词是连任,而他没有并没有连任,在2021年的时候曾输给了那个老登。
也就是说,如果支持率足够的话,在两年之后他再度连任一次宝座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只是在他现在的支持率几乎已经跌到了谷底,原本他是没有想过连任的事,但现在来看,似乎还有那么一丝希望?
思忖了一会,总统先生抬起头,开口问道:“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
顾问毫不犹豫的开口道:“要么增加对航天领域的投资,大力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航天技术。”
“要么则找华国合作,借助他们的航天飞机甚至是更先进的外太空开发技术来完成这一工程!”
听到这话,坐在办公桌后的总统想了想,敲着桌子开口问道:“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合适?”
“我个人的建议是后者,因为对您而言,时间已经不多了。”
听到这话,总统先生顿时就沉默了下来。
尽管并不是很愿意接受这一现实,但目前来看这似乎已经是最好的方法了。
更关键的是,米国几十年以来几乎所有围绕着航天领域发展的技术,都是建立在传统化学燃料运载火箭体系上的。
无论是NASA宇航局,还是Spacex公司,亦或者是蓝色起源、波音等等企业,无论是上个世纪还是现在,他们进入太空的手段依旧是化学燃料运载火箭。
然而最令人绝望的也在这里。
化学燃料运载火箭可没法大规模的将物资运往火星。
如果他想实现在开发火星修建基地,乃至移民的话,似乎找太平洋对岸那个国家合作是唯一的答案了。
.....
与此同时,太平洋另一边。
湘南,星城cRhpc机构的总部。
在理事会会长的办公室中,一名从京城特意赶来老人正和徐川一起坐在沙发上闲聊着,一边喝着下午茶。
超光速航行技术验证实验的成功对于国家来说毫无疑问是一场史诗,值得这位亲自跑一趟了。
“....说起来,我还真的从未想过能有见证超光速技术实现的这一天。”端着瓷杯抿了口里面温热的茶水,老人笑呵呵的感慨道:“你创造了太多太多以前从未想过的奇迹啊。”
沙发对面,徐川笑着道:“这离不开您和国家的支持。”
老人笑着轻轻摇摇头,跳过这个话题开口问道:“说起来,超光速的验证实验成功了,接下来你准备做什么?继续去主持火星的改造工程吗?”
徐川点了点头,道:“这是一方面吧,不过火星的地球化改造目前还正在捕集小行星带中的陨石,目前还不是很急。”
“至于我接下来的工作.....”
略微思索了一下,他接着说道:“接下来我大概会做两方面的研究。”
“一方面是对超光速通讯技术进行实验。”
“我之前说过,光粒子束和电磁波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既然超光速曲率空间能够容纳光粒子,那么自然也能传递电磁波。”
“太阳和木星轨道上不是还剩下两组尚未用完的实验设备么,我准备用它们来试试曲率空间能否正常传递电磁波。”
闻言,老人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另一方面呢?”
这的确在他的预料中,来之前他就向华科院的专家了解过,超光速通讯技术无疑是目前最有可能做到的超光速应用技术。
“另一方面则是材料了。”徐川笑着开口道。
“材料?”
听到这个回答,老人有些好奇的开口道:“室温朝代材料不是已经完成研发了吗?还有什么材料值得你亲自动手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