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月1号的时候和一个认识了一年多的高中生聊天,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英语上去了。

她说她的英语老师说她会的英语是考试时用不上的。我当时十分诧异,因为她英语不错。我们两个互相知道对方英语不错,于是我就随口说我对现在的高考英语十分好奇。

之后她就问我说想不想做一套卷子。我说如果你能找来一套高考或者一模卷子,我就愿意写一写,不过题型不熟,不一定能写多好就是了。

然后她就真的发来了一套卷子,是今年bJ海淀一模的卷子。

卷子都发来了,我只好真的上手去写了;既然都已经去写了,那我就只好真的计时写一写了。

试卷的结构和我之前所了解的已经大不相同。150分的卷子之中有50分是听力口语部分,所以实际上书面的部分只有100分。后来我查了一下资料,笔试的时长应该是一个半小时左右。

看到这张卷子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张卷子基本上就考察了两个能力,一个是读,一个是写,目标非常明确。已经没有专门的语法题或者单词题了。

粗略来说,整张卷子之中属于阅读的部分有8篇文章。它们在题型上有一些细节的不同,但是整体上都是阅读。

最后有一个主题写作,要求100词左右,分值20分。不过对于写作的部分不仅仅有这一处考察到。最后一篇阅读文章是简答题,因此属于写作的部分实际分值占比有32分。

也就是说,笔试的部分读和写的分值比例是2:1的关系。

这试卷变得惊人的务实而又合理。英语好的人就能拿高分,并不需要对题型做多少研究,也并不需要大量的刷题。

要知道对于一些其他科目来讲,这并不适用。

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具备一定知识背景的人(大概高中以上),或者一个能够轻松地在英文环境下进行高中或之后阶段学习的人,答这个英语试卷可以轻松获得高分。谨慎一些的情况下,140分应该没什么问题。

与之相对的是,在不提前刷题或者提前了解题型的情况下,哪怕是数学系的博士,也未必就能在高中毕业多年后第一次答数学卷子时达到很高分数。别说140分,就是130分都未必能达到。

不过这一点区别也和学科本身的区别有一定关系。

大概英语能力在于对语言的掌握。一个单词认识就是认识,一句话能读懂则是能读懂;不认识的单词不会因为深思而变成认识的,没掌握的语法也不能通过深思而掌握。

而数学方面的能力偏向于解决问题,同时分支众多。在不清楚专门考察的解题工具的情况下,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去进行判断并找到思路。这一过程之中消耗的时间自然就比深谙题目常见思路的学生的耗时多了。然而考试偏偏又限时,消耗的时间长,自然就对拿高分不利。

不过这些分析都是后话。当时做题的感受就是,这个试卷的难度比我想象的要高一些。

阅读的各个文段的话题不同,一些偏生活,一些偏学术。这个设计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后期确实有在学术环境下使用英语的需求。

卷子中有一篇阅读是关于哲学中某一话题的讨论。说实话,我觉得这种内容放在中文语境下也未必不抽象。文章之中涉及到了多个不同学者对于某一问题的观点,同时还夹杂着文章作者本人的看法。在读完之后居然不能一口气把后面跟着的小题做完,而是需要回到原来的文段之中查看比对并进行分析。

在我的某些模糊印象里,高中阶段的词汇量要求应该是3000或者3500词左右,不过这套卷子做下来感觉这个词汇量似乎并不足以完全覆盖需求。

至于其他方面,语法的考察和我印象之中的卷子比起来算是弱化了许多。边边角角的细节少了不少,比如冠词、介词和连词的使用。对于时态的考察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专门的强调。另外也没有什么特别难懂的长难句。

在做这套卷子前,我对于中学时期的英语试卷结构的印象还停留在语法类的考察和单词类的考察以及一部分阅读理解上,也不知道是过于久远还是我把初中和高中记混了。

不过这个卷子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对技巧的考察。从阅读来看,首段和尾段内容的权重偏高,因此一个技巧应该是分析首尾段。

答卷的时候,我并没有去考虑这一点。当时在做有些阅读题的时候存在着不太确定的情况,有些部分就多花了一些时间,因为并没有找到答题的技巧。

整个笔试部分连阅读带作文整体耗时70多分钟。考虑到卷子本身的限时是90分钟,这个速度谈不上快。

答完了卷子之后我把它发了回去,对方核对了答案之后告诉我阅读错了两个选择,并把标准答案发给了我。

我对了答案之后发现那两个错了的题错因相似。两道题都是那种我在做题时就觉得不太确定的考察原文思想的题,而我当时都是在两个相似选项之中不太确定到底是哪个。

两道题的正确的选项都是那个内容出现在首尾段或者内容更多地出现在首尾段的选项。这应该就是答题技巧的体现了:选项不太确定的时候就去看到底哪个选项在首尾段的权重更大。

总的来说,这个卷子是相当科学的一份卷子,对英语能力的考察远胜于对答题技巧的考察。

真是奇怪,那位英语老师所说的会的是考试不考的,到底是指什么呢?

或者换一个角度想一下,英语考试是这样的,那么英语老师怎么教学呢?

毕竟高分不一定是教出来的,而教也不一定能得高分啊。